音乐培养民族情感
音乐培养民族情感
辽宁省大洼第三高级中学 王海雨
【摘 要】民族音乐一般是指思想和内核为中国所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很厚意境的、写意性的音乐。民族情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这种情感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罪深厚的、纯粹的、真挚的情感,是一个超理性的范畴和境界。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
【关键词】民族;情感;音乐;歌曲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却一直处于重要不重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对民族音乐的课程功能进行重新探索与再认,如何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是我们音乐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一、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情感的内涵
民族音乐一般是指思想和内核为中国所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很厚意境的、写意性的音乐。民族情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这种情感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罪深厚的、纯粹的、真挚的情感,是一个超理性的范畴和境界。民族情感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体现。
那么民族音乐与民族情感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在艺术的王国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不是情感,可它却是情感的最佳载体;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情感是民族音乐主题的升华。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
二、利用音乐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是有较高的民族意识,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开拓的精神和完善的人格,而这种人才素质的基础应该是深厚的民族情感。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来强化和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利用民族音乐的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民族音乐史表达形式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无论在节奏、音阶、调式、旋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有都反映着民族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民族情感的相依相存。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民族音乐的魅力,去点燃学生民族情感之火,从而让学生产生始于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升华为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
2.充分发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宝库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创作歌曲、戏曲唱腔、说唱音乐,可以说是浩若烟海,灿如星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在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精心发掘音乐作品的涵义,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情感的主旋律,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首先要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派生出中华民族各种精神现象和本质的核心。在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之后,在选取符合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主题的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我国,体现这一思想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如《苏武牧羊》、《满江红》、《颐和园》、《中国男儿》、《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等。教师要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发展历史与接受力等等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教师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我国的民族音乐正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中吸取丰厚的营养而孕育、生成并茁壮成长。如民族音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的问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民间歌曲收集整理工作的起点,其反应的内容体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繁荣昌盛。儒家、道家等思想即脱胎于民族音乐。所以,可以说包容、博大、多元一体的品格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音乐的底蕴所在。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一曲《梅花三弄》充分地展现梅花那晶莹玉洁的动人气韵和凌霜斗雪的英雄气概。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描绘出的温静、优雅、素洁、有如仙境的月夜,营造出令人心醉神往的境界。琴曲《阳关三叠》完整滴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离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祖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戏曲音乐,生动而感人的讲诉了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这些内容既增强了趣味性有加深音乐的理解,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融入了民族情感的培育。
没有真正生活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切的情感积淀。因此,在教学中,或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或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或音乐的创作中,或是让学生深入到祖国各地采风,这些手段都需要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孔斯特著。袁静芳,俞人豪译。罗传开校。民族音乐学[荷][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1.
[2]胡德,金士铭译。景zhān@②校。民族音乐学导论[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26.
[3]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2000(3):11.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3035.html
辽宁省大洼第三高级中学 王海雨
【摘 要】民族音乐一般是指思想和内核为中国所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很厚意境的、写意性的音乐。民族情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这种情感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罪深厚的、纯粹的、真挚的情感,是一个超理性的范畴和境界。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
【关键词】民族;情感;音乐;歌曲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却一直处于重要不重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对民族音乐的课程功能进行重新探索与再认,如何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是我们音乐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一、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情感的内涵
民族音乐一般是指思想和内核为中国所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很厚意境的、写意性的音乐。民族情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权意识、民族自尊性、民族自豪感,爱祖国,爱人民的意识,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振兴而献身的精神,这种情感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罪深厚的、纯粹的、真挚的情感,是一个超理性的范畴和境界。民族情感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体现。
那么民族音乐与民族情感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在艺术的王国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看,音乐不是情感,可它却是情感的最佳载体;音乐不能揭示情感产生的原因,却可以把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客观说明了音乐与情感的辩证依存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最佳载体,民族情感是民族音乐主题的升华。民族音乐在民族情感的激发和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有内在不可分割性,又有外在的相互促进性。
二、利用音乐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是有较高的民族意识,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开拓的精神和完善的人格,而这种人才素质的基础应该是深厚的民族情感。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来强化和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利用民族音乐的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民族音乐史表达形式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等等,这些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无论在节奏、音阶、调式、旋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有都反映着民族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民族情感的相依相存。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民族音乐的魅力,去点燃学生民族情感之火,从而让学生产生始于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升华为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
2.充分发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宝库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创作歌曲、戏曲唱腔、说唱音乐,可以说是浩若烟海,灿如星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在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精心发掘音乐作品的涵义,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情感的主旋律,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首先要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派生出中华民族各种精神现象和本质的核心。在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之后,在选取符合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主题的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我国,体现这一思想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如《苏武牧羊》、《满江红》、《颐和园》、《中国男儿》、《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等。教师要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发展历史与接受力等等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教师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我国的民族音乐正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中吸取丰厚的营养而孕育、生成并茁壮成长。如民族音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的问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民间歌曲收集整理工作的起点,其反应的内容体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繁荣昌盛。儒家、道家等思想即脱胎于民族音乐。所以,可以说包容、博大、多元一体的品格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音乐的底蕴所在。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一曲《梅花三弄》充分地展现梅花那晶莹玉洁的动人气韵和凌霜斗雪的英雄气概。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描绘出的温静、优雅、素洁、有如仙境的月夜,营造出令人心醉神往的境界。琴曲《阳关三叠》完整滴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离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祖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戏曲音乐,生动而感人的讲诉了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这些内容既增强了趣味性有加深音乐的理解,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融入了民族情感的培育。
没有真正生活的体验,就不会有真切的情感积淀。因此,在教学中,或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或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或音乐的创作中,或是让学生深入到祖国各地采风,这些手段都需要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孔斯特著。袁静芳,俞人豪译。罗传开校。民族音乐学[荷][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21.
[2]胡德,金士铭译。景zhān@②校。民族音乐学导论[A].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26.
[3]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4]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J].交响,2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