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忍得住穷



忍得住穷
  
  文\郭庆晨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担负一定的责任,干出一番事业,需要面对许多的考验。在诸多的考验中,苦、劳、饿、乏四味是必不可少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处于贫穷、艰苦的境地,才能够遍尝苦、劳、饿、乏的滋味,故而此“四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那么,如何才能够经受住这些考验呢?虽然孟老先生没有明言,但从字里行间总能发现或感悟到某些暗示,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忍”字。
  
  “忍得住穷”,是人生的真谛,也是所有廉官的共同特征。自古以来,不论是宋代的范仲淹,明代的海瑞、于谦,还是清代的于成龙,无不以“忍穷”而著称。尤其是范仲淹,更是以“能忍穷”作为自己为官做人的经验之谈,他曾谆谆告诫于子弟:“老夫平生屡经风波,唯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仲淹的“忍穷”,是有相当功夫的。他曾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之职。这么大的官却一直安于清贫。平日里,只要没有宾客登门,饭桌上就不会有第二样荤菜。他在仕途中遭贬、调任次数不少,调转时,竟有拿不出赴任的路费的窘迫情况。他安贫乐道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入殓时竟然连一件新衣也找不出来。
  
  清贫不但帮助范仲淹免除了灾祸,还涤荡了他的思想,陶冶了他的情操。因为他长期处于穷苦的生活环境之中,因而思想感情很容易与劳苦大众贴近,感知他们的艰辛,体味他们的苦楚,从而为民众着想,并进而为民众排忧解难。可以说,他那著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养成,与他忍得住穷、耐得住苦,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忍不得穷又会怎样呢?贪官忍不得穷、受不得苦,因为贪财而丧命者,如秦代的李斯,宋代的蔡京,明代的严嵩、魏忠贤,清代的和珅,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以李斯比较典型。
  
  出身于贫民家庭的李斯,年轻时在楚国当小吏时,就不安于身份低下、生活贫苦的日子,发誓要做“仓鼠”,不做“厕鼠”(他认为粮仓中的老鼠能够尽情享用粮食,食而无忧,而厕所里的老鼠只能偷吃粪便,龌龊低下)。为了做“仓鼠”,他拜荀子为师求学,学成后赴秦,很快就受到了秦王的重用,被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后来,他的同学韩非入秦。李斯自知韩非的学识、才能都在自己之上,生怕被韩非取而代之。为了保住上等人的生活,他竟然用卑劣的手段将曾写出过《五蠹》《主道》《问辩》等著作的韩非诬陷定罪,并将其毒死。李斯搬掉了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做“仓鼠”的理想是实现了,可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嫉贤妒能、为做“仓鼠”而诬陷毒死同学的恶名。
  
  唐代文学家王勃有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是说,处境越窘迫,意志应当越坚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穷,是磨炼意志、砥砺品质的“磨刀石”;相反,忍不住穷,不愿与穷为伍,总想着去追求豪华、奢靡的生活方式,顶多也就是像李斯那样以做“仓鼠”为人生理想,穿金戴银、胡吃海喝,撑死拉倒。也难怪,吃穿住用玩,应有尽有,便容易丧失向上的志向和动力,养成思想上的懒惰。如此一来,还奢谈什么事业、理想?
  
  或许有人会说,是人都想过富日子,没人愿意长期受穷。作为百姓,弃穷奔富,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官员就不同了。官员握有公权力,且有为民排忧解难的使命在身,就不能只顾个人享福,而只能忍穷。这一点,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已经说得很清楚:“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既然如此,官员便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守住清贫,当好公仆;要么弃官不做,去发大财,从此不需再“忍穷受苦”。何去何从,快拿主意,只是别再想着既要当官又要发财——甘蔗岂能两头甜!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311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