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研究



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研究
  
  朱煜
  
  一、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研究背景分析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由于作文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难”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趣,费时很多但效果不佳。我认为造成这一“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三个问题则较为突出,亟待解决。
  
  第一,学生作文起步不扎实。虽然现在各种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作文教学的内容,但是教师往往对此重视不够。语言发展的规律表明,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不少教师对于简单的说话、写话练习不精心备课、教学,必然影响学生正确的语感和良好的作文心理机制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不少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表达不清,继而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第二,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不明确。首先,现在的许多教材都是将阅读和作文两部分编在一起的综合型教材。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阅读教材的数量大大多于作文教材,阅读课文可按照一定的内容组合成数个系统的教学单元,而作文内容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样的情况首先造成作文教学序列不明确。作文能力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样的,都有其客观的规律,需要经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反复实践的过程。没有一定的教学序列,就使得作文教学在一个个单独练习中循环往复,无法前进。其次,造成学生对小学阶段的作文学习的内容、特点(如各种体裁等)不能形成清楚的认识。小学生作文常出现偏题、中心不明确等原因就在于此。经常出错,又不知如何改正,学生的作文兴趣就会大受影响。再次,教师面对这样的教材常会不自觉地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阅读内容上。这样一来,作文教学时间受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练习机会少,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互动不够。在日常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出材料让学生写,另一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写。在教学活动中这两种方法都无法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习效率自然不高。
  
  二、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基本内涵
  
  1.分段。
  
  “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中的“分段”,是指将小学里的作文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来进行。每个年级段都编制出相应的教材,每个年级段的教材都由若干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中包含若干个学习点。学习点就是各个年级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如低年级中有看图说句子、用动词写句子、记录一小段对话、展开想象写句子等,中年级中有《美丽的校园》(学习如何写景)、《老鹰捉小鸡》(学习如何写活动)、《一只苹果》(学习如何状物)、《招待客人》(学习如何有条理地记事)等,高年级中有《小麻雀》(续写作文)、《可爱的鹦鹉》(学会细致观察、精心描写)、《妹妹的故事》(学习加工材料的方法)等。各个学习点的表现形式因各年级段的要求不同而灵活多样,有概念型的(偏重于指导方法),有材料型的(给出材料指导写作),有自主型的(给出一定范围自由写作),还有比较型的(偏重于范文比较学习)等。
  
  2.互动。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以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赋予新的含义。课堂教学是师生全方位交往的生命碰撞的过程。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实现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呢?我认为,采用互动式教学是一个好办法。
  
  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作文与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中的“互动”除了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互动外,还应随着作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努力实现家校互动、学校与社会生活互动、家长与孩子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生活更了解、更热爱,将作文当作反映自己对生活感受的需要,教师、家长亦可通过互动实现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作文教学分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开发作文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教学形式。
  
  三、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基本原则
  
  1.注重整体性。
  
  小学作文教学虽然被分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而且各年级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但它们仍属于一个整体,阶段目标的达成必须为总目标(通过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使小学生具备相应的观察、分析、判断、表达能力,养成动笔的习惯和真实表达自己感受的良好品质,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打下基础)服务。各年级段的学习点应该系统安排,难易适度,统筹兼顾。
  
  2.讲究阶段性。
  
  低年级段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观察、想象能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相对完整的内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中年级段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获得通顺地描述事物、事件的能力,使其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其书面表达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习作的乐趣。
  
  高年级段主要培养学生独立习作的能力,树立书面表达的目的性意识,学会自主积累写作素材,并在习作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发展和获得高尚情操的熏陶。
  
  3.发挥主体性。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精心选择,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同时把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生活的主体;学习既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表达既是自然而然、自由自觉的生活形式,又是受到一定目的和要求的引导、渗透、规范的学习形式。这样的作文学习才真正是内部动力驱动之下的学习。我们常讲的“作文就是做人”就是这个意思。
  
  4.重视情感性。
  
  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无论采用什么教材、什么教学方式,都不能单纯地进行写作基本能力的训练,而且要充分利用和诱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这样,学生对作文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出写作热情,写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1)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还能增强作文教学的艺术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坚决不能把与教学无关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一定要戒除急躁,努力做到态度亲切、循循善诱。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充满热情,要善于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
  
  (2)创造最佳的写作环境。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良好的氛围下作文,学生很乐意,往往能写出一些意趣横生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审美心理结构相适应的学习环境,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如使用声像媒体、组织表演等来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自始至终处在良好情感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关注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教学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命题时,应尽量出多个题目,给不同的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讨论时,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指导时,应该充分利用基础好的学生的习作,举例、分析;讲评时,应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积极发现学生的进步、长处,使其获得成功感。对于个别学困生还应该经常进行个别辅导,使其不断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四、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主要教学过程
  
  1.低年级段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低年级段的作文教学分为生活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三个单元。生活作文主要记叙生活中的见闻或感受,通过这一练习帮助学生初步懂得如何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描写句式。想象作文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编写、续写各种童话、故事。因为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活动的主要心理过程是想象。喜爱想象是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他们学习作文的需要。应用文单元则主要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应用文写作。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进行生活作文的教学时都应该先创设情境,使学生一上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作文的状态。其次,应安排听的活动和观察活动。按照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特别注重听的训练,而且要形式多样。在练习听的时候,要辅以观察画面或情景的练习,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通过听来促进阅读,培养兴趣,实现语言的内化、方法的迁移。此外,句式练习和想象练习也应该贯穿于教学之中。通过句式练习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并理清观察到的内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写句子或写段落打下基础。想象练习一般可安排在学生对观察的事物较为熟悉的时候进行。想象练习给学生以较大的自由思维空间,可根据现有的学习内容合理发挥。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在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时,教师不必“扶”得太多,但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讨论、想象,在师生平等互动的活动中,使学生充满乐趣地编出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这一点对于想象力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应用文的教学,则应以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仿写为主。各年级段采用的方法相似,只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听、说、观察等活动可根据各个学习点的内容和要求自由组合运用在教学中。另外,教学中不能将练习仅仅停留在口头表达上,应该要求、鼓励学生尽早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最合适的时间内学会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我曾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过一堂想象作文课。我给学生看一幅图,图上画着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我先请学生观察,再组织学生讨论画上的内容,并及时将学生想象到的内容写在黑板上,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在师生互动合作的氛围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书本上读到的故事、电视里看到的动画片和自己的幻想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有趣的故事,并享受着其中的乐趣。从下面这段习作就可以看出学生创作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的成效。
  
  小兔和雪孩子
  
  一个冬天的夜晚,雪花纷飞。转眼间,大地一片白茫茫的。
  
  第二天早上,小兔发现地上有厚厚的积雪,高兴地叫道:“妈妈,妈妈,我们可以堆雪人喽!”兔妈妈一听,马上拿出两粒纽扣和一根胡萝卜,拉住小兔的手就奔出屋去。她俩忙了一会儿,堆了一个大雪人。瞧,雪人正朝她们笑呢!
  
  一阵风吹来,小兔感到冷极了,她怕雪人冷着了,又跑回屋里,拿来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给雪人戴上,雪人笑得更欢了。
  
  过了一天,太阳出来了,雪人慢慢地融化了,她的笑容也渐渐地消失了。过了一会儿,地上只留下了雪人的“眼睛”、“鼻子”和帽子、围巾。
  
  小兔见了,难过得哭了。妈妈抚摸着小兔的头说:“别难过,以后我们还可以堆一个更大的雪人呢!”
  
  2.中年级段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中年级段的作文教学分为记叙文、应用文两个单元。记叙文单元含有写入、记事、写景、状物等不同内容的学习点,能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各种体裁的作文特点,掌握不同内容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中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仍应有情境设计,教师要更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并掌握观察的方法。因为中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念思维过渡,观察能力迅速发展,他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
  
  中年级段对句式的练习应更为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求他们提笔就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学生对许多语言文字的掌握常常停留在似懂非懂的浅层次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因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正确使用了字、词,句而感到焦躁不安,从而影响作文学习。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文之前,应先让学、生进行一些与作文内容有关的口头的句式练习。练习时可以先出示关键词作为提示,由学生讨论、说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进行了句式练习后,学生对将要写的作文内容进一步了解,对字词、语句的运用更规范了(这也是句式训练最主要的目的),作文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这样的练习要组织学生针对作文要求开展选材讨论,教师可从学生发现的材料中选取一两个加以指导,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由于教师讲解的材料是学生找到的,所以学生听讲时也比较容易理解,再通过对材料的扩写、续写,可以学会一些基本的作文方法。当然,学生如此写出来的作文可能有雷同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教师可在教学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之相关的题目,或者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自己选材定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择课堂中学习过的材料进行习作,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选择相关的题目自由写作。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形成,教师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更要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别人的材料使自己得到启发,从而早日学会根据自己的生活来写作文。
  
  我曾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过《会咬人的“小鲨鱼”》一课。先是创设情境引入一段较简单的描写鲨鱼玩具的话,再让学生观察该玩具,并对其进行口头描述,然后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有条理地观察叙述。接着请学生玩玩具,边玩边说感受。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并对照例段进行比较。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如何状物。课堂上的口头描述练习和玩玩具的实践是师生之间十分重要的互动活动,它使得学生在动笔前对作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于是作文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了。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如何有条理地状物,并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高年级段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高年级段的作文教学也分为记叙文和应用文两个部分。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和各项能力逐渐增强,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后更愿意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利用有关的材料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审题、处理材料、细致描写的方法之外,更应该留出时间给学生,引导其自由写作。教师要指导学生使其懂得如何修改,并及时帮助学生将文章修改得更好。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收”与“放”的度。“收”得多,学生个性无法展现,兴趣无从培养;“放”得多,教师的指导性无法体现,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将成为课堂里的“听众”。
  
  在高年级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我们都知道,广泛的大量的阅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在低、中年级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重点在于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到了高年级阶段,教师则应该逐步教会学生发现所阅读的作品的长处,学会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将随之获得更大的提高。同时,写作就可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表达感受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于他的任务。
  
  三个年级段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法虽然各有侧重,但其中是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的,即:作文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起步阶段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应以听优秀的范文,说、写简单的句子、段落,培养语感、观察力、想象力为主;第二阶段应以材料作文和生活作文结合起来教学为主,从中学习审题、选材、描述等基本的写作方法,加大培养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力度;第三阶段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教师只在一旁加以点拨、引导、修改。如果将这条思路用最精练的话来概括,那就是“起步宜早,兴趣先行,重视辅导,敢于放手”。主要的教学方法概括地说,是以听、说为先导,以读、写为手段,仔细观察,练习句式,启发想象,组织比较。其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以记叙文为主,应用文为辅,材料作文与生活作文有序组合。
  
  五、结语
  
  虽然我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还刚刚起步。因此,对于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研究还显得很不成熟。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摸索、前行,也希望能得到大家和同仁的指教。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337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