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作文浙江卷全解析
奔跑鼓掌皆风流-2012年高考作文浙江卷全解析
供稿/陶 子[杭州学军中学]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同学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甲: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解析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基于“导向鲜明”“人人可写”“防止套作”的命题要求,借台湾作家刘继荣的博文以及网民的各种议论,将整个社会愈演愈烈的“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以及由此涵盖的中学生如何追求成绩、如何追求人生的问题,放到作文中讨论,可谓贴近考生生活,回归写作本源,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浙江高考作文始终追求的“现实、人文、思辨、文学”等命题指向。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变”,即题型的微变化。乍一打量,故友照面,仔细研读,便可发现,作文的题型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实为“新材料命意作文”题。一方面传承了“新材料作文”自主、灵活、开放的“三自”特色,另一方面,又在“立意”上以“材料内容及含义”和“网民的三种观点”双重限定,不仅有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新材料命题作文”,更不同于2009年的“新材料作文”。毫无疑问,它是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又一次不乏新意的独特变革。这种既加强限制又不失开放的作文命题,为公正考查考生的现场写作能力、有效防止各类套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二是“活”,即内容的灵活化。命题材料虽出自刘继荣的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但并不等同于博文,两者有明显差异。博文的主题是赞赏甘居中游、争做凡人的想法,这虽然有现实的积极意义,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心态是一种反拨,又能让大多数“中游”者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正确的定位,但毕竟不能涵盖所有的人生。由此,命题材料还加上了三种网民议论,天衣无缝地融入了“争做英雄”的人生观,命题的灵活性和巧妙性可见一斑。考生的审题,不能死板地拘泥于博文的主旨,而应立足于对“材料内容及含义”的把握,即敏锐抓住两个关键词语“路上奔跑”和“路边鼓掌”,并根据上下语境理解其引申义和象征义,它们才是作文内容的精髓所在。不难看出,所谓“路上奔跑”者,就是表现突出被公众瞩目的优秀人物,联想开来,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成功者,那些政治家、企业家、科技文化精英等等;而“路边鼓掌”者,则是人群中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物,延伸一下,就是占整个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参透了这些,才算读懂了题意。
三是“实”,即人生的切实化。就立意而言,命题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不仅给考生创设了较大的作文空间,也较好地体现了多元化的时代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套话作文的泛滥,可谓一石三鸟。而此题最大的亮点,就是作文的触发点是考生自己的境遇,作文的感悟点是现实的生活,作文的闪光点是人生的境界。无论是为数不多的成绩突出的优秀生之一,还是绝大多数平平凡凡的“中等生”里的一个,立意时,每位考生都必须根据网民的三种议论,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选择其一,或赞同“路边鼓掌”,或肯定“路上奔跑”,或辩证思考“两者并许”,方可符合命题要求。要特别注意的是,“鼓掌”也好,“奔跑”也罢,都一语双关,实虚兼容,本质上都是每位考生人生理想、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想情感的形象寄托。因此,如何由表及里,确定“为何鼓掌或奔跑”“鼓掌或奔跑的意义”,体现自我对于人生定位的价值判断,才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人生追求中,奋力奔跑,英雄的荣光必将升华生命的高度;欢欣鼓掌,平凡的伟大自会彰显平实的光辉。同理,高考作文也是如此,无论“奔跑”还是“鼓掌”,我书我心皆可风流:激扬高蹈的,文采斐然的,高分垂青;而沉稳平实的,质朴淡定的,也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高分佳作1
矮纸斜行闲作草
文/浙江一考生
我自爱北国那猎猎狂风,掀起历史的尘埃,傲骨铮铮;我自爱那万绿丛中一蕊殷红,一枝独秀,流万世之芳;而我更爱如水的江南,恬静的溪流浣出的淡雅女子,梆梆的摇橹小调中,婉转的细润歌喉。,
总说在奔腾的江流中,不息向前的生命力使万物不由得向更远处拼搏、追求。诚然,生命于世人而言,是一场不可遏制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拥挤的浪拍打在岸上,就必须鼓足力气,争高争先,直至终于看到尽头,融入那无垠的蔚蓝。然而,若看到的尽头便是尽头,那么一番搏斗之后,终究也是成了波澜不惊的大海,一如瓦尔登般平静的洋面,竟不如湖水那样澄澈透明,能映出一颗纯真的心。
在这急切不停的求索中,作为一个奔跑者,是否错过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静?并非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双能媲美豹子的健腿,并非每一个梦都在遥不可及中等待追寻,亦非每次尽力狂奔的尽头,都是甘美的琼池。
遥望一位诗人,立于山之高处,低吟“一蓑烟 《2012年高考作文浙江卷全解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339.html
供稿/陶 子[杭州学军中学]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同学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甲: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解析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基于“导向鲜明”“人人可写”“防止套作”的命题要求,借台湾作家刘继荣的博文以及网民的各种议论,将整个社会愈演愈烈的“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以及由此涵盖的中学生如何追求成绩、如何追求人生的问题,放到作文中讨论,可谓贴近考生生活,回归写作本源,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浙江高考作文始终追求的“现实、人文、思辨、文学”等命题指向。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变”,即题型的微变化。乍一打量,故友照面,仔细研读,便可发现,作文的题型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实为“新材料命意作文”题。一方面传承了“新材料作文”自主、灵活、开放的“三自”特色,另一方面,又在“立意”上以“材料内容及含义”和“网民的三种观点”双重限定,不仅有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新材料命题作文”,更不同于2009年的“新材料作文”。毫无疑问,它是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又一次不乏新意的独特变革。这种既加强限制又不失开放的作文命题,为公正考查考生的现场写作能力、有效防止各类套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二是“活”,即内容的灵活化。命题材料虽出自刘继荣的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但并不等同于博文,两者有明显差异。博文的主题是赞赏甘居中游、争做凡人的想法,这虽然有现实的积极意义,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心态是一种反拨,又能让大多数“中游”者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正确的定位,但毕竟不能涵盖所有的人生。由此,命题材料还加上了三种网民议论,天衣无缝地融入了“争做英雄”的人生观,命题的灵活性和巧妙性可见一斑。考生的审题,不能死板地拘泥于博文的主旨,而应立足于对“材料内容及含义”的把握,即敏锐抓住两个关键词语“路上奔跑”和“路边鼓掌”,并根据上下语境理解其引申义和象征义,它们才是作文内容的精髓所在。不难看出,所谓“路上奔跑”者,就是表现突出被公众瞩目的优秀人物,联想开来,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成功者,那些政治家、企业家、科技文化精英等等;而“路边鼓掌”者,则是人群中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物,延伸一下,就是占整个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参透了这些,才算读懂了题意。
三是“实”,即人生的切实化。就立意而言,命题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不仅给考生创设了较大的作文空间,也较好地体现了多元化的时代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套话作文的泛滥,可谓一石三鸟。而此题最大的亮点,就是作文的触发点是考生自己的境遇,作文的感悟点是现实的生活,作文的闪光点是人生的境界。无论是为数不多的成绩突出的优秀生之一,还是绝大多数平平凡凡的“中等生”里的一个,立意时,每位考生都必须根据网民的三种议论,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选择其一,或赞同“路边鼓掌”,或肯定“路上奔跑”,或辩证思考“两者并许”,方可符合命题要求。要特别注意的是,“鼓掌”也好,“奔跑”也罢,都一语双关,实虚兼容,本质上都是每位考生人生理想、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想情感的形象寄托。因此,如何由表及里,确定“为何鼓掌或奔跑”“鼓掌或奔跑的意义”,体现自我对于人生定位的价值判断,才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人生追求中,奋力奔跑,英雄的荣光必将升华生命的高度;欢欣鼓掌,平凡的伟大自会彰显平实的光辉。同理,高考作文也是如此,无论“奔跑”还是“鼓掌”,我书我心皆可风流:激扬高蹈的,文采斐然的,高分垂青;而沉稳平实的,质朴淡定的,也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高分佳作1
矮纸斜行闲作草
文/浙江一考生
我自爱北国那猎猎狂风,掀起历史的尘埃,傲骨铮铮;我自爱那万绿丛中一蕊殷红,一枝独秀,流万世之芳;而我更爱如水的江南,恬静的溪流浣出的淡雅女子,梆梆的摇橹小调中,婉转的细润歌喉。,
总说在奔腾的江流中,不息向前的生命力使万物不由得向更远处拼搏、追求。诚然,生命于世人而言,是一场不可遏制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拥挤的浪拍打在岸上,就必须鼓足力气,争高争先,直至终于看到尽头,融入那无垠的蔚蓝。然而,若看到的尽头便是尽头,那么一番搏斗之后,终究也是成了波澜不惊的大海,一如瓦尔登般平静的洋面,竟不如湖水那样澄澈透明,能映出一颗纯真的心。
在这急切不停的求索中,作为一个奔跑者,是否错过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静?并非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双能媲美豹子的健腿,并非每一个梦都在遥不可及中等待追寻,亦非每次尽力狂奔的尽头,都是甘美的琼池。
遥望一位诗人,立于山之高处,低吟“一蓑烟 《2012年高考作文浙江卷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