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


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
  
  安溪 ●叶水源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数学,就得思考数学问题,通过思考而探究,通过探究而解决,通过解决而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问题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人的一切行为或活动都由人的主观意识所支配。没有问题意识,就不能产生问题探究活动。因此,无论是谁都要有问题意识。
  
  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只要有问题意识,就能更好地提出问题。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可以说,树立问题意识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应该加以培养、长期训练,让问题意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
  
  从教师层面来讲,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在自己的脑海里要有数学问题的思想意识。只要有这种意识,就能更好地驾驭数学课堂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就能体现数学问题,就能时时处处注意设计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展开一个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如在教学《角的知识》一节时,一是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作角?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是在探究新知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的分类。此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在学生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时,教师就可以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板书完了,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之后,教师再问: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总之,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心中要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
  
  二、构建数学问题
  
  一切问题的产生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精心构建。那么问题从哪儿来呢?笔者认为,其来源有几个途径:一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自己提出的问题,二是课本中编者拟设好的一些问题,三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构建数学问题呢?有什么方法呢?要从何着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
  
  (1)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提问。数学知识是比较连贯的,比较系统的。每一个新知识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都是由旧知识派生出来的。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新旧知识点上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学习“米的认识”时,就可提出“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
  
  (2)可以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寻找原因,问个“为什么”。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怎么形成这样的概念等一些知识性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出一些值得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例如:①某一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就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提问。②一种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③某一应用题应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多种或更好的解法?抓住主要问题提问。
  
  (3)可以学习某个知识点或某一项内容之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揣摩,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与巩固。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不知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是为了简便计算等有关的问题。
  
  三、引导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呢?笔者认为:
  
  一要营造兴趣探究氛围。教学时,要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有兴趣,就有动力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1)表扬鼓励。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时候,结合当时的教学情境,进行有的放矢地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2)设置悬念。悬念可以吊起人们的胃口,唤起学习的兴致,学习亦然。当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途径还有很多,在这时就不一一列举。
  
  二要提供交流探究平台。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所得都是个体的习得,范围是比较小的,有些问题的理解思路也许比较狭窄或肤浅。为此,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所得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交流所学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讨论,在讨论中分析,在分析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可以在交流中得到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如在教学“圆柱、球”时,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触摸,发现圆柱体上下两个圆面—样时,教师提出问题:圆柱体上下两个圆面到底是不是一样大呢?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哪些方法来验证,动手试一试。在学生经过激烈地讨论和实验之后,教师让各组学生汇报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他们的思维被激活,别出心裁地探究出用线量周长,用尺子量直径,把两个圆面描在纸上,再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并将上面的盖拿下来,再与下面的圆比一比等多种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证明圆柱两个底面的大小是一样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和讨论,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探究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才能。这样,就能更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33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