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探微
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探微
江苏 高邮 ●沈德琴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虽然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学生厌学的情绪依然存在,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仍然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只是从外部的客观环境出发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没有将其与学生的主体特点相结合。根据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学习兴趣起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在本文中笔者拟从发生认识论的视角,探究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政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在感觉到学习对象与已有经验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的一种倾向性。学习兴趣的激发阶段是学习兴趣培养的最初阶段,是其他三个阶段的基础,没有兴趣的激发就不可能产生兴趣,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兴趣品质。有的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讲授中以灌输为主,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重点画给学生背背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感到腻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产生兴趣体验。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满足我们的需要。”学习兴趣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学习兴趣萌发于特定的情境与学生个性的统一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需要客体的刺激,也需要适应主体的状态。根据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平衡理论,当学生遇到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新信息时,学生就不会对信息作出反应,而是忽略新信息保持原来图式的平衡。因而,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经验中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认知结构,形成思政学习兴趣
发生认识论认为要形成学习兴趣,既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又需要主体状态的适应。兴趣的形成不是取决于主客体单方面的因素,而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兴趣的形成是在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把学习内容移植到头脑里,而是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加工。加工以后学生以自身接受的方式,将新增的学习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或者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内容,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就是在这种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要让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加工这些知识,使学生找到并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加工能力。
三、内化价值体系,维持思政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形成以后,如果仅仅通过外部因素的刺激,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当学生受到教学情境的吸引而萌发、形成了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后,教师就要继续发展、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即使产生了学习兴趣,也会因为没有进一步将兴趣发展、深化而变成“三分钟的热度”,慢慢地消失。要维持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将兴趣内化,即将外部的刺激转化成主观对学习意义的内在认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内化,因为价值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与学生价值观一致的学习内容能被学生愉快地接受,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将正确的价值观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并让学生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使学生将知识与自我价值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倾向性的个体兴趣。而内化在价值体系中的兴趣只有长久维持下去,才能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驱力。
四、迁移应用知识,巩固思政学习兴趣
皮亚杰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要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中介,而这个中介就是实践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一座桥梁,作为认识中介物的实践在不断的双向建构过程中,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平衡,以实现认识事物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巩固兴趣的目的。作为政治教师,一方面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多结合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运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当学生在利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成功的时候,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将更加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而坚定的学习信念又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习的兴趣。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3486.html
江苏 高邮 ●沈德琴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虽然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学生厌学的情绪依然存在,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仍然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只是从外部的客观环境出发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没有将其与学生的主体特点相结合。根据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学习兴趣起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在本文中笔者拟从发生认识论的视角,探究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政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在感觉到学习对象与已有经验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的一种倾向性。学习兴趣的激发阶段是学习兴趣培养的最初阶段,是其他三个阶段的基础,没有兴趣的激发就不可能产生兴趣,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兴趣品质。有的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讲授中以灌输为主,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重点画给学生背背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感到腻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产生兴趣体验。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满足我们的需要。”学习兴趣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学习兴趣萌发于特定的情境与学生个性的统一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需要客体的刺激,也需要适应主体的状态。根据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平衡理论,当学生遇到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新信息时,学生就不会对信息作出反应,而是忽略新信息保持原来图式的平衡。因而,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经验中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认知结构,形成思政学习兴趣
发生认识论认为要形成学习兴趣,既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又需要主体状态的适应。兴趣的形成不是取决于主客体单方面的因素,而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兴趣的形成是在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把学习内容移植到头脑里,而是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加工。加工以后学生以自身接受的方式,将新增的学习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或者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内容,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就是在这种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要让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加工这些知识,使学生找到并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加工能力。
三、内化价值体系,维持思政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形成以后,如果仅仅通过外部因素的刺激,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当学生受到教学情境的吸引而萌发、形成了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后,教师就要继续发展、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即使产生了学习兴趣,也会因为没有进一步将兴趣发展、深化而变成“三分钟的热度”,慢慢地消失。要维持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将兴趣内化,即将外部的刺激转化成主观对学习意义的内在认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内化,因为价值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与学生价值观一致的学习内容能被学生愉快地接受,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将正确的价值观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并让学生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使学生将知识与自我价值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倾向性的个体兴趣。而内化在价值体系中的兴趣只有长久维持下去,才能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驱力。
四、迁移应用知识,巩固思政学习兴趣
皮亚杰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要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中介,而这个中介就是实践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一座桥梁,作为认识中介物的实践在不断的双向建构过程中,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平衡,以实现认识事物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巩固兴趣的目的。作为政治教师,一方面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多结合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拓展、运用,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当学生在利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成功的时候,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将更加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而坚定的学习信念又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