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发展专项规划
**市体育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公示
2011-2020年,是**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幸福**的重要时期,也是**市体育事业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为目标,实现内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未来十年,**市体育事业发展既面临着人民群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也将迎来城市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为加快落实《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进**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全局和长远发展战略出发,根据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和**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市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群众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占全市总人口的35%;健全了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现有群众性体育单项协会15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3600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1156个;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支持资金以及市、县体育彩票公益金配套投入30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为23个南水北调移民村配备了体育器材,在市区卫河公园、牧野广场等多处配备健身器材,争取了**县列入河南省首批乡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试点工程,并争取资金160万元,对全县所有乡镇配备建设了体育设施。“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5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8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个,生态文明村健身篮球场500个,极大满足了我市城乡群众的健身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达200余次。通过举办元旦迎新年群众长跑活动、“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万人健步走活动、“全民健身月”系列展示活动、老年人运动会、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周末篮球联赛、市直工委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2010年我市全民健身组织活动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优秀组织奖”。
(二)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各级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竞技体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开展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游泳、射击、网球、垒棒球、柔道、拳击、举重、跆拳道、武术、摔跤等15个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运动员达450余名、教练员48名;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105名优秀运动员;参加省以上比赛227次,取得奖牌515枚;争取国家、省奖励和扶持资金约500万元。在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组16个项目和成年组5个项目的比赛,最终以金牌总数123枚列全省第五名,综合排名比上届提升三个位次,并荣获省十一运会“贡献奖”、“输送奖”、“进步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等荣誉称号,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八争六”任务。在业余训练体制上,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模式,构建多元化业余训练模式和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建立了国家级排球训练基地、国家级田径训练基地和射击、柔道、排球、篮球等项目的省级训练基地;组织评选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时加强对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核。截止“十一五”末,我市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总数达到50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24所、市级25所。
(三)体育产业全面启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体育消费需求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投资开始升温。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稳步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12亿元。适时编制了《**市体育产业核心功能区规划》。与县区政府合作共建**体育产业园,目前广州爱奇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的运动场人造草项目已作为体育产业基地首个项目落户**。
(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386万平方米,人均0.64平方米。近年来**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全民健身场地上。2006年以来,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资金支持,投入15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各县自建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延津县投资2800万元修建了综合体育馆,长垣县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体育馆,获嘉县投资70万元修建了乒乓球训练馆,**县投资230万元修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市体育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城市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育强国”和“体育强省”目标的提出,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市体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对体育功能认识不断深化、对体育工作日益重视。《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和**市关于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规划等政策的贯彻实施,为**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挑战
未来十年,**市体育事业既处于城市发展的有力机遇期,但也面临发展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一是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区县、城乡体育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二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纳入”工作实施不到位,多数区(县)未能将体育事业费、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群众健身场地设施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室内体育场馆比较缺乏,区(县)“五个一工程”尚未达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群众体育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群众健身科学指导有待加强。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运动项目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业余训练投入不足、设施落后,在训人数呈递减趋势,后劲乏力,个别优势项目后备人才断档断层;市级业余训练缺少“龙头”,体教结合的业余训练模式尚不够完善,与教育系统的沟通合作有待加强。五是体育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市场规模偏小,整体产值低。高端体育经营人才缺乏,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体育企业集团。缺乏体育产业基础数据。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竞技体育实力增强为重点,以体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体育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推进全市体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为建设中原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总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促进**体育又好又快发展,体育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全民健身场地、活动、组织、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民健身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逐步满足,体质、生活质量状况和幸福指数显著改善,群众体育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础大项发展水平有新的突破,后备人才质量明显提高。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体育市场进一步规范,人均体育消费明显增加,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增长。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变体育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体育事业长远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状况。城乡、区域及群体间体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初步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四、主要任务
(一)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全面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程度和体质健康水平为三大目标,逐步实现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活动系列化、健身科学化、服务均等化、体育生活化、体质优良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促进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的创建。
2011-2015年为全民健身四大网络建设阶段。一是逐步健全以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行业、单位、学校、社会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的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二是不断健全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逐步完善“政府管理、协会组织、社会兴办、全民参与、市民自治”的全民健身运行机制。三是建立纵横交错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广泛组织面向基层、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四是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长效机制,设立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完善市、区(县)、街道(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到201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8%,城市街道/农村乡镇体育组织覆盖率为70%,县/市/区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年均60次,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为60%,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0%。2015-2020年为全民健身繁荣发展、均等化全面实现阶段。全民健身四大网络继续完善,区域、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跨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行列。
(二)加快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以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为目标,加强运动员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展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软实力中的独特作用。科学调整项目布局,适当增加项目设置,“十二五”期间增加自行车、水上项目、体操三个项目,使在训项目达到17项,“十三五”期间力争达到20项。到2015年,业余训练运动员人数、教练员人数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分别达到700人、70人和75所以上。到2020年,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人数到达1000人、教练员人数达到100人、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达到100所,重点项目组建专业运动队。努力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未来十年向国家队和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80名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输送40名以上,“十三五”期间输送40名以上,实现“奥运见人,全运见金”。积极备战2014年省十二运会和2018年省十三运会,力争省十二运会取得“保五争四”的成绩、省十三运会进入前三甲。
(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以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和后劲为目标,建设体育产业基地,提高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加快将体育产业纳入**新型产业体系,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主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鼓励社会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和经营,积极扶持体育企业,培养特色体育产业服务品牌。
2011-2015年为加快建设步伐,扩大产业规模阶段,主要任务:一是实施以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战略,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特色体育产业基地申报和建设,争取将**体育产业园、辉县万仙山攀岩公园、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建成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二是引入和培育8-10家全国知名的休闲健身用品、运动食品饮料、户外运动装备类的生产、销售、研发企业,初步建成若干有特色的体育用品和运动装备产业制造基地。三是成立1-2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有选择性地吸引5-6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在**建立连锁店或加盟店,引进和培育2-3家体育娱乐公司、体育经纪公司、体育广告公司等体育中介类企业。四是争取承办2-3项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单项体育比赛和10项以上省级体育比赛,加强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培育1-2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五是保持体育彩票销售的稳步增长,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5%,销售额达到4.3亿元。六是开展全面的**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获得体育产业发展基础数据。
2016-2020年为打造强势品牌,提升整体效益阶段,具体任务:一是力争再增加1-2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并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二是着力打造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产品品牌,培育3-4家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的大型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力争有1家体育上市公司。三是承办或协办一次国家级综合性运动会。四是体育产业对**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超过1%,体育产业就业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四)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登上新台阶
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和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形成以五处市级体育用地为中心、以十二个区(县)级体育设施为节点的市域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和“两核(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和**市体育中心)五心(五个区县级体育中心)多点(多个居住区级体育设施)一环(南北环路两侧的城市绿道体育设施)”的中心城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使全市大型体育场馆基本达到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要求,最终形成以区县为中心、街道乡镇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方便群众日常锻炼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2011-2015年为近期规划阶段,一是全面推进**市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中心、**市业余训练中心、**市游泳池等五个市级体育场馆的新建和改扩建。二是在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县等区(县)修建羽毛球、网球培训中心,满足后备人才培养和群众高水平体育消费需求。三是加快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建设,在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修建体育健身设施,推进学校等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形成布局合理、互为补充、面向大众的体育设施网络化格局。四是严格落实城市新建社区和旧城改造社区体育用地指标。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室内或室外,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m2,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m2。二是根据不同的人口规模,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项目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旧区改建中应考虑安排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其面积指标可以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表1中规定面积的70%。
表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分级面积指标
人口规模(人)
室外用地面积(m2)
室内建筑面积(m2)
1000-3000
650-950
170-280
10000-15000
4300-6700
2050-2900
30000-50000
18900-27800
7700-10700
注:1、较大人口规模的指标均包含较小人口规模的指标。
2、在30000-50000人规模的社区中宜集中设置一处社区体育中心,其面积指标为10300-13600 m2(室外)和3600-4900 m2(室内),已包含在本表的指标中。
3、当室外项目设置于室内时,用地面积指标相应减少,室内建筑面积指标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2016-2020年为远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市卫北体育公园、**市牛村全民健身公园、**市老君庵全民健身公园、**市五一全民健身公园、**市中心体育场、凤泉体育健身中心、**工业园区体育健身公园、红旗体育健身中心和卫滨体育健身中心,到2020年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
(五)积极构建体育文化新平台
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目标,搞好体育文化的传承、光大与交流,努力建设体育城市,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和幸福**贡献力量。充分发挥体育在引领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中作用的作用。加快**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打造**体育文化品牌,扩大**体育文化产品的影响力。2011-2015年为**体育文化基础建设阶段,重点在平原体育会展中心修建**体育文化长廊,修建万仙山攀岩博物馆和**体育名人堂,举办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办好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将**腰鼓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体育志》和《**体育年鉴》,凝炼**体育精神。积极创造条件,筹建**体育学院。2016-2020年为提高**体育文化影响力阶段。重点任务是筹建**体育学院,将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和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体育盛会,将**打造成体育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原体育文化强市。
五、主要措施
(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育体制创新
强化市、区(县)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切实将体育事业纳入市、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纳入市、区(县)各级政府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明确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政策。
创新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各级体育部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按照“实施事业分类管理、分清投资责任主体、吸引社会多方参与”的原则,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深化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建立“行政机构-协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注重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组织功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体育协会、中介机构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的作用,积极推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
完善体育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体育事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增长逐年增加;要重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市设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强市建设,捐助或自建设非营利性公共体育设施。鼓励社会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
(二)更新体育发展观念,转变体育发展方式
遵循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国家和河南省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的主题和建设体育强市两个层次目标,加强**体育发展的长远谋划、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带动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发展管理从经验决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政策体系。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实行《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等法律规章,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危险程度大的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确定并执行规范的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加强体育执法和执法监督,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体育行政执法体系。
努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和紧缺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科学决策能力的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经济专业知识背景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体育产业经营人才队伍以及一支具有较高执教水平的优秀教练员人才队伍。
(三)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推动群众体育大发展
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加强全市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加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力度和规范管理,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并加以实施;创造条件,组织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继续扩大学校场馆开放范围;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大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按照“管办分离”工作原则,全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各行业体育组织、各类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发动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横向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教育局、旅游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共同举办市级以上群体活动,实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特色”;纵向指导各区(县)体育局、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以实现“一区(县)一品”。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大力弘扬优秀的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项目。积极推广时尚新颖的健身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基层体育健身团队。办好全民健身日等传统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全面构建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单项体育协会为主力,体育俱乐部和区域站点为基础,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基层专(兼)职群众体育干部、国民体质监测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三支队伍为骨干、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为辅助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着力发展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积极扶持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和全民健身指导站等新型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加强行政村综合文化体育站建设,巩固全民健身组织基础。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吸引体育明星、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体育骨干成为社会体育志愿者,动员社会各界参加全民健身社会公益活动,让体育志愿服务成为活跃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力量。组织开展评选优秀体育俱乐部活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会体育志愿者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全民健身组织和骨干的积极性。
大力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登记、上岗制度,加大对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提高上岗指导率,为群众提供科学、优质的健身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长效机制,设立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并公布国民体质状况,科学分析监测数据,全面客观了解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效果。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健全国民体质测试技术队伍,建立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强化国民体质监测对提高市民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保障平台,建立以传播体育健身科学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系统。实施科学健身宣传工程,推行“体育健康直通车”计划,广泛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活动,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四)以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为重点,实现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突破
全面启动和部署新一轮省运会周期备战工作,转变备战方式,走精兵之路,从依靠规模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训练和精细管理。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计划周密、措施完善、保障有力、奖惩严明、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认真总结**竞技体育发展规律、运动项目制胜规律以及运动训练规律、运动队管理规律和备战参赛规律,切实解决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整合科研、医疗康复资源,加强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协作攻关,全力推广先进的教学训练经验,不断改进训练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
科学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结构,综合评估竞技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坚持以缩短战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原则,做强做大排球、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提升射击、柔道、篮球、游泳等潜优项目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项目,提高非奥运项目竞技水平,夯实**竞技体育整体实力。
完善业余训练管理制度,建立市体育管理部门为主导、市中心业余体校为龙头,各区(县)业余体校为基础、全市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补充的层级训练网络体系,形成一、二、三线衔接贯通、运转高效的业余训练管理和工作体系。各项目运动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给主教练放权的同时,细化量化运动成绩和输送人才指标,制定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体教结合新机制、新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学校或俱乐部。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鼓励运动员参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拓宽运动员就业空间。建立运动员保障体系,解除运动员后顾之忧。
完善竞赛制度,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提高竞赛组织管理水平,建立符合青少年成材规律的分层次、分等级的青少年竞赛制度。改革市运会的竞赛办法,以培养重点项目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以青少年为主要参赛对象,项目设置突出我市优势,年龄层次与省运会挂钩,加强梯队建设;改革市常年赛竞赛办法,小年龄组的比赛加入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测验,以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选材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搞好传统校年度比赛和活动,鼓励和协助市教育局举行综合性中学生运动会。
加大竞技体育投入。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训练和参赛经费。加大对训练场馆设施建设和重大竞技体育项目的经费投入,积极改善业余训练场馆和训练设施落后的状况,确保训练场馆和器材符合训练要求,保障各级运动队必要的训练条件。引进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才。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竞技体育事业,多渠道增加对竞技体育的投入。
(五)以加快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坚持特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建立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龙头,以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业为支柱的体育产业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体育竞赛业。大力引进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赛事落户**,培育万仙山国际攀岩挑战赛等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的高端体育赛事。培育若干个拥有多个全国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销售额大的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利用**物流产业发达的优势,把**打造成为辐射中原地区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做大做强体育彩票业,推动设立彩票自助销售终端,完善创新营销手段,稳步扩大体育彩票发行量。加强体彩销售资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成立以市政府有关领导为主任,各相关局委办参与的**体育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建立体育企业相对集中的**体育产业中心园区,形成空间聚集效应的同时,又在周边的各区、县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形成点面结合、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的**体育产业基地空间布局。尽快完善体育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基地管理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将**体育产业基地打造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产业园区,积极申报河南省体育产业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推动体育产业统计常态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认真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掌握体育产业发展动态,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服务,为体育产业及相关的重大决策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
(六)以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做好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遵循规划的前瞻性、布局的分散性、建设的实用性、功能的多样性、管理的科学性、使用的效益性为原则,制定并实施《**市健身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及《**市农民健身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设施网络。严格执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划定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控制线,并纳入市、区(县)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建立由市、区(县)体育、规划、文化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体育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协调体育专项规划实施问题。新增、改建体育设施,应由市、区(县)体育管理部门参与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拓宽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开辟多渠道、多层次体育资金来源,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两级设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采取市财政支持、区(县)财政补助和受益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基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资助、共同兴建和经营各类公共体育设施。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将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或参与运营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出台《**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办法》,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挂牌公示制度,对城乡体育设施实行动态监管。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和修缮力度,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中切块单列做好保障。挖掘潜力,积极推动社区辖内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加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体育设施供给,形成形式多样、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加强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强化公共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体为本,实行多元化经营,提升场馆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七)以构建体育文化平台为重点,通过扩大宣传和对外交往力度,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
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纳入城市文化发展大战略,努力挖掘和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过程中的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倡导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培育新时期**体育精神。积极推进体育运动与文学、艺术、影视、动漫、传媒等文化元素的融合,广泛采用信息化、娱乐化的手段,扩大体育运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重视对岳家拳、**腰鼓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积极推进万仙山攀岩博物馆、平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文化长廊、名人堂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举办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和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加大对刘国梁、张立、葛新爱、王勇等**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宣传,推进体育运动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密切联系,加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重要法规、政策和条例的宣传,及时报道**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进展、新事迹、新成绩。加强“**体育网”建设,全方位宣传**体育事业的发展动态,搭建**体育事业发展与交流的平台,为**体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国内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市体育文化团体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体育的良好形象。积极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各单项运动协会的沟通与联络,加强**与国内体育发达城市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科学谋划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亚洲国家城市尤其是周边国家城市的体育交流。
(八)以规划落实重点,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
区(县)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各自的十年规划,分解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区(县)体育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本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建立落实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尤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表2 2011-2020年**市体育专项规划指标(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4089.html
2011-2020年,是**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幸福**的重要时期,也是**市体育事业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为目标,实现内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未来十年,**市体育事业发展既面临着人民群众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也将迎来城市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为加快落实《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进**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全局和长远发展战略出发,根据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和**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市体育事业发展回顾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群众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年增加,占全市总人口的35%;健全了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现有群众性体育单项协会15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3600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1156个;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支持资金以及市、县体育彩票公益金配套投入30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为23个南水北调移民村配备了体育器材,在市区卫河公园、牧野广场等多处配备健身器材,争取了**县列入河南省首批乡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试点工程,并争取资金160万元,对全县所有乡镇配备建设了体育设施。“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全民健身路径35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8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个,生态文明村健身篮球场500个,极大满足了我市城乡群众的健身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开展群众健身活动达200余次。通过举办元旦迎新年群众长跑活动、“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万人健步走活动、“全民健身月”系列展示活动、老年人运动会、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周末篮球联赛、市直工委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2010年我市全民健身组织活动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优秀组织奖”。
(二)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各级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竞技体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开展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游泳、射击、网球、垒棒球、柔道、拳击、举重、跆拳道、武术、摔跤等15个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运动员达450余名、教练员48名;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105名优秀运动员;参加省以上比赛227次,取得奖牌515枚;争取国家、省奖励和扶持资金约500万元。在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组16个项目和成年组5个项目的比赛,最终以金牌总数123枚列全省第五名,综合排名比上届提升三个位次,并荣获省十一运会“贡献奖”、“输送奖”、“进步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等荣誉称号,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八争六”任务。在业余训练体制上,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模式,构建多元化业余训练模式和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建立了国家级排球训练基地、国家级田径训练基地和射击、柔道、排球、篮球等项目的省级训练基地;组织评选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时加强对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核。截止“十一五”末,我市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总数达到50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24所、市级25所。
(三)体育产业全面启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体育消费需求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投资开始升温。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稳步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12亿元。适时编制了《**市体育产业核心功能区规划》。与县区政府合作共建**体育产业园,目前广州爱奇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的运动场人造草项目已作为体育产业基地首个项目落户**。
(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386万平方米,人均0.64平方米。近年来**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全民健身场地上。2006年以来,先后争取和利用国家、省资金支持,投入1500万元对全市1000多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生态文明村、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各县自建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延津县投资2800万元修建了综合体育馆,长垣县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体育馆,获嘉县投资70万元修建了乒乓球训练馆,**县投资230万元修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
二、**市体育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原经济区,为**城市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育强国”和“体育强省”目标的提出,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市体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对体育功能认识不断深化、对体育工作日益重视。《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和**市关于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规划等政策的贯彻实施,为**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挑战
未来十年,**市体育事业既处于城市发展的有力机遇期,但也面临发展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一是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区县、城乡体育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二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纳入”工作实施不到位,多数区(县)未能将体育事业费、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群众健身场地设施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室内体育场馆比较缺乏,区(县)“五个一工程”尚未达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群众体育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群众健身科学指导有待加强。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运动项目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业余训练投入不足、设施落后,在训人数呈递减趋势,后劲乏力,个别优势项目后备人才断档断层;市级业余训练缺少“龙头”,体教结合的业余训练模式尚不够完善,与教育系统的沟通合作有待加强。五是体育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市场规模偏小,整体产值低。高端体育经营人才缺乏,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体育企业集团。缺乏体育产业基础数据。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竞技体育实力增强为重点,以体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为主线,以体育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推进全市体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为建设中原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总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促进**体育又好又快发展,体育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全民健身场地、活动、组织、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民健身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逐步满足,体质、生活质量状况和幸福指数显著改善,群众体育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础大项发展水平有新的突破,后备人才质量明显提高。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体育市场进一步规范,人均体育消费明显增加,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增长。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变体育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体育事业长远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状况。城乡、区域及群体间体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初步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四、主要任务
(一)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全面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提高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身参与程度和体质健康水平为三大目标,逐步实现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活动系列化、健身科学化、服务均等化、体育生活化、体质优良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促进文明城市、健康城市的创建。
2011-2015年为全民健身四大网络建设阶段。一是逐步健全以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行业、单位、学校、社会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的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二是不断健全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逐步完善“政府管理、协会组织、社会兴办、全民参与、市民自治”的全民健身运行机制。三是建立纵横交错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广泛组织面向基层、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四是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长效机制,设立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完善市、区(县)、街道(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到201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8%,城市街道/农村乡镇体育组织覆盖率为70%,县/市/区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年均60次,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为60%,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0%。2015-2020年为全民健身繁荣发展、均等化全面实现阶段。全民健身四大网络继续完善,区域、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跨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行列。
(二)加快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以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为目标,加强运动员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展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软实力中的独特作用。科学调整项目布局,适当增加项目设置,“十二五”期间增加自行车、水上项目、体操三个项目,使在训项目达到17项,“十三五”期间力争达到20项。到2015年,业余训练运动员人数、教练员人数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分别达到700人、70人和75所以上。到2020年,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人数到达1000人、教练员人数达到100人、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达到100所,重点项目组建专业运动队。努力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未来十年向国家队和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80名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输送40名以上,“十三五”期间输送40名以上,实现“奥运见人,全运见金”。积极备战2014年省十二运会和2018年省十三运会,力争省十二运会取得“保五争四”的成绩、省十三运会进入前三甲。
(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以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和后劲为目标,建设体育产业基地,提高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加快将体育产业纳入**新型产业体系,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主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鼓励社会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和经营,积极扶持体育企业,培养特色体育产业服务品牌。
2011-2015年为加快建设步伐,扩大产业规模阶段,主要任务:一是实施以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战略,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特色体育产业基地申报和建设,争取将**体育产业园、辉县万仙山攀岩公园、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建成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二是引入和培育8-10家全国知名的休闲健身用品、运动食品饮料、户外运动装备类的生产、销售、研发企业,初步建成若干有特色的体育用品和运动装备产业制造基地。三是成立1-2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有选择性地吸引5-6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在**建立连锁店或加盟店,引进和培育2-3家体育娱乐公司、体育经纪公司、体育广告公司等体育中介类企业。四是争取承办2-3项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单项体育比赛和10项以上省级体育比赛,加强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培育1-2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五是保持体育彩票销售的稳步增长,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5%,销售额达到4.3亿元。六是开展全面的**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获得体育产业发展基础数据。
2016-2020年为打造强势品牌,提升整体效益阶段,具体任务:一是力争再增加1-2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并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二是着力打造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产品品牌,培育3-4家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的大型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力争有1家体育上市公司。三是承办或协办一次国家级综合性运动会。四是体育产业对**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超过1%,体育产业就业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四)推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登上新台阶
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项目和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形成以五处市级体育用地为中心、以十二个区(县)级体育设施为节点的市域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和“两核(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和**市体育中心)五心(五个区县级体育中心)多点(多个居住区级体育设施)一环(南北环路两侧的城市绿道体育设施)”的中心城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使全市大型体育场馆基本达到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要求,最终形成以区县为中心、街道乡镇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方便群众日常锻炼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2011-2015年为近期规划阶段,一是全面推进**市平原体育(会展)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市体育中心、**市业余训练中心、**市游泳池等五个市级体育场馆的新建和改扩建。二是在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县等区(县)修建羽毛球、网球培训中心,满足后备人才培养和群众高水平体育消费需求。三是加快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建设,在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修建体育健身设施,推进学校等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形成布局合理、互为补充、面向大众的体育设施网络化格局。四是严格落实城市新建社区和旧城改造社区体育用地指标。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室内或室外,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m2,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m2。二是根据不同的人口规模,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项目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旧区改建中应考虑安排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其面积指标可以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表1中规定面积的70%。
表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分级面积指标
人口规模(人)
室外用地面积(m2)
室内建筑面积(m2)
1000-3000
650-950
170-280
10000-15000
4300-6700
2050-2900
30000-50000
18900-27800
7700-10700
注:1、较大人口规模的指标均包含较小人口规模的指标。
2、在30000-50000人规模的社区中宜集中设置一处社区体育中心,其面积指标为10300-13600 m2(室外)和3600-4900 m2(室内),已包含在本表的指标中。
3、当室外项目设置于室内时,用地面积指标相应减少,室内建筑面积指标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2016-2020年为远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市卫北体育公园、**市牛村全民健身公园、**市老君庵全民健身公园、**市五一全民健身公园、**市中心体育场、凤泉体育健身中心、**工业园区体育健身公园、红旗体育健身中心和卫滨体育健身中心,到2020年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
(五)积极构建体育文化新平台
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目标,搞好体育文化的传承、光大与交流,努力建设体育城市,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和幸福**贡献力量。充分发挥体育在引领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中作用的作用。加快**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打造**体育文化品牌,扩大**体育文化产品的影响力。2011-2015年为**体育文化基础建设阶段,重点在平原体育会展中心修建**体育文化长廊,修建万仙山攀岩博物馆和**体育名人堂,举办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办好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将**腰鼓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撰《**体育志》和《**体育年鉴》,凝炼**体育精神。积极创造条件,筹建**体育学院。2016-2020年为提高**体育文化影响力阶段。重点任务是筹建**体育学院,将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和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体育盛会,将**打造成体育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原体育文化强市。
五、主要措施
(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育体制创新
强化市、区(县)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切实将体育事业纳入市、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纳入市、区(县)各级政府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明确各级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政策。
创新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各级体育部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按照“实施事业分类管理、分清投资责任主体、吸引社会多方参与”的原则,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深化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建立“行政机构-协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注重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的自律组织功能,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体育协会、中介机构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的作用,积极推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
完善体育事业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体育事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增长逐年增加;要重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市设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强市建设,捐助或自建设非营利性公共体育设施。鼓励社会各种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
(二)更新体育发展观念,转变体育发展方式
遵循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国家和河南省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的主题和建设体育强市两个层次目标,加强**体育发展的长远谋划、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带动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发展管理从经验决策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政策体系。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实行《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等法律规章,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危险程度大的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确定并执行规范的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加强体育执法和执法监督,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体育行政执法体系。
努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和紧缺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科学决策能力的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经济专业知识背景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体育产业经营人才队伍以及一支具有较高执教水平的优秀教练员人才队伍。
(三)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推动群众体育大发展
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加强全市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加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力度和规范管理,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并加以实施;创造条件,组织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继续扩大学校场馆开放范围;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大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按照“管办分离”工作原则,全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各行业体育组织、各类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发动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横向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教育局、旅游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共同举办市级以上群体活动,实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特色”;纵向指导各区(县)体育局、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以实现“一区(县)一品”。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大力弘扬优秀的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项目。积极推广时尚新颖的健身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基层体育健身团队。办好全民健身日等传统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全面构建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单项体育协会为主力,体育俱乐部和区域站点为基础,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基层专(兼)职群众体育干部、国民体质监测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三支队伍为骨干、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为辅助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着力发展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积极扶持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和全民健身指导站等新型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加强行政村综合文化体育站建设,巩固全民健身组织基础。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吸引体育明星、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体育骨干成为社会体育志愿者,动员社会各界参加全民健身社会公益活动,让体育志愿服务成为活跃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力量。组织开展评选优秀体育俱乐部活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会体育志愿者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全民健身组织和骨干的积极性。
大力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登记、上岗制度,加大对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提高上岗指导率,为群众提供科学、优质的健身指导服务。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长效机制,设立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并公布国民体质状况,科学分析监测数据,全面客观了解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效果。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健全国民体质测试技术队伍,建立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强化国民体质监测对提高市民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保障平台,建立以传播体育健身科学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系统。实施科学健身宣传工程,推行“体育健康直通车”计划,广泛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活动,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四)以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为重点,实现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突破
全面启动和部署新一轮省运会周期备战工作,转变备战方式,走精兵之路,从依靠规模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训练和精细管理。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计划周密、措施完善、保障有力、奖惩严明、运转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认真总结**竞技体育发展规律、运动项目制胜规律以及运动训练规律、运动队管理规律和备战参赛规律,切实解决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整合科研、医疗康复资源,加强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协作攻关,全力推广先进的教学训练经验,不断改进训练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
科学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结构,综合评估竞技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坚持以缩短战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原则,做强做大排球、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提升射击、柔道、篮球、游泳等潜优项目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项目,提高非奥运项目竞技水平,夯实**竞技体育整体实力。
完善业余训练管理制度,建立市体育管理部门为主导、市中心业余体校为龙头,各区(县)业余体校为基础、全市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补充的层级训练网络体系,形成一、二、三线衔接贯通、运转高效的业余训练管理和工作体系。各项目运动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给主教练放权的同时,细化量化运动成绩和输送人才指标,制定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体教结合新机制、新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学校或俱乐部。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鼓励运动员参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拓宽运动员就业空间。建立运动员保障体系,解除运动员后顾之忧。
完善竞赛制度,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提高竞赛组织管理水平,建立符合青少年成材规律的分层次、分等级的青少年竞赛制度。改革市运会的竞赛办法,以培养重点项目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以青少年为主要参赛对象,项目设置突出我市优势,年龄层次与省运会挂钩,加强梯队建设;改革市常年赛竞赛办法,小年龄组的比赛加入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测验,以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选材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搞好传统校年度比赛和活动,鼓励和协助市教育局举行综合性中学生运动会。
加大竞技体育投入。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训练和参赛经费。加大对训练场馆设施建设和重大竞技体育项目的经费投入,积极改善业余训练场馆和训练设施落后的状况,确保训练场馆和器材符合训练要求,保障各级运动队必要的训练条件。引进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才。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竞技体育事业,多渠道增加对竞技体育的投入。
(五)以加快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实现体育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坚持特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建立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龙头,以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业为支柱的体育产业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体育竞赛业。大力引进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赛事落户**,培育万仙山国际攀岩挑战赛等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的高端体育赛事。培育若干个拥有多个全国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销售额大的大型体育用品企业。利用**物流产业发达的优势,把**打造成为辐射中原地区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做大做强体育彩票业,推动设立彩票自助销售终端,完善创新营销手段,稳步扩大体育彩票发行量。加强体彩销售资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成立以市政府有关领导为主任,各相关局委办参与的**体育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建立体育企业相对集中的**体育产业中心园区,形成空间聚集效应的同时,又在周边的各区、县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形成点面结合、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的**体育产业基地空间布局。尽快完善体育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基地管理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将**体育产业基地打造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产业园区,积极申报河南省体育产业和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推动体育产业统计常态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认真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掌握体育产业发展动态,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服务,为体育产业及相关的重大决策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
(六)以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做好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遵循规划的前瞻性、布局的分散性、建设的实用性、功能的多样性、管理的科学性、使用的效益性为原则,制定并实施《**市健身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及《**市农民健身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体育设施网络。严格执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划定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控制线,并纳入市、区(县)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建立由市、区(县)体育、规划、文化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体育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协调体育专项规划实施问题。新增、改建体育设施,应由市、区(县)体育管理部门参与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拓宽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开辟多渠道、多层次体育资金来源,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体彩公益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两级设立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专项资金。采取市财政支持、区(县)财政补助和受益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基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或资助、共同兴建和经营各类公共体育设施。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将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或参与运营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出台《**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办法》,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挂牌公示制度,对城乡体育设施实行动态监管。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和修缮力度,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中切块单列做好保障。挖掘潜力,积极推动社区辖内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加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体育设施供给,形成形式多样、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加强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强化公共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体为本,实行多元化经营,提升场馆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七)以构建体育文化平台为重点,通过扩大宣传和对外交往力度,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
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纳入城市文化发展大战略,努力挖掘和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过程中的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倡导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培育新时期**体育精神。积极推进体育运动与文学、艺术、影视、动漫、传媒等文化元素的融合,广泛采用信息化、娱乐化的手段,扩大体育运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重视对岳家拳、**腰鼓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积极推进万仙山攀岩博物馆、平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文化长廊、名人堂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举办寻找黄河-黄河故道定向越野赛和中原岳飞武术文化节。加大对刘国梁、张立、葛新爱、王勇等**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宣传,推进体育运动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密切联系,加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重要法规、政策和条例的宣传,及时报道**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进展、新事迹、新成绩。加强“**体育网”建设,全方位宣传**体育事业的发展动态,搭建**体育事业发展与交流的平台,为**体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国内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市体育文化团体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体育的良好形象。积极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各单项运动协会的沟通与联络,加强**与国内体育发达城市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科学谋划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亚洲国家城市尤其是周边国家城市的体育交流。
(八)以规划落实重点,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
区(县)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各自的十年规划,分解目标、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区(县)体育部门要制定本地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与本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条线之间、层级之间目标一致。各级政府及体育部门要建立落实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尤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人、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表2 2011-2020年**市体育专项规划指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