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浅谈小语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


浅谈小语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45-01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然而,问题不在于滥,而在于精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提炼问题,使问题具有科学性
  
  课堂提问是语言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要有艺术性、有效性。由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变通性、挑战性等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蕴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时,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表达特点的情况,教师可在此处这样设计提问: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这一诗句的关键词是哪个?
  
  ②“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字指什么?
  
  ③“潭水”和“情”这二者在哪一点上有相似之处?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关联词“不及”和夸张词“深千尺”,以理解前后两句的对比、映衬关系。让学生从赏析中懂得了诗人运用夸张、比喻、映衬等手法,完全是为了表达他与好友汪伦的友情深厚无比。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中感受诗歌意境的美妙,思维的跳跃,想象的奇妙。
  
  二、教师要鼓励和诱发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具有主动性
  
  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心理上有顾虑,担心自己说错或问得太简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也习惯教师讲自己听,缺乏主动思维。思维来自疑问。宋代张载认为读书“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他主张读书时要从没有疑问的地方发现疑问。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教师在设疑问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坐井观天》时,可诱导学生思考:“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也许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跳出去,青蛙仍然坐在井底,固执而自信,它看到的天还是像井口那样大。也许有的学生认为跳出了井口,青蛙会惊奇地说:“小鸟姑娘,你说得对,天果然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要是我不跳出井底,怎么也不会相信你的话。”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大拓宽了。
  
  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使教学具有高效性
  
  课堂教学中恰当提问与启发,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教师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提问,适时适度地启发,组建一条问题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通过启发性提问、质疑性提问、对比性提问、发散性提问,让学生在悬念启发、类比启发、故事启发等中激活思维、拓展思路,提高思维质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提高思维品质和能力。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教师在教学《长征》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理解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巧渡金沙江,跳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然后提问:“刚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稍后,进一步提问:“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先体会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伟大胜利,再理解“云崖暖”,学生终于理解了“云崖暖”的意思。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常用这种提问方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432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