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望洞庭》解读小设计


《望洞庭》解读小设计
  
  朱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读分析】
  
  因参加“永贞革新”,刘禹锡不为权贵所容屡次左迁,而且一次比一次贬得荒凉、偏远。这二十多年间他曾多次路过洞庭,这首诗是他在长庆四年(824年)八月从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刺史的任上途经洞庭所写。中国古代文人有伤秋、悲秋的传统,刘禹锡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秋词》),盛赞了秋的明朗澄净。《望洞庭》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在秋季的月夜遥望洞庭的山光水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再现了月下洞庭的美景。
  
  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开头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秋月映照下的八百里洞庭湖波光粼粼,水天一色,一个“和”字用得特别好。“和”就是和谐、和美,恰到好处。湖光和秋月水乳交融合为一体,简直就是一幅“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工笔画,营造出空灵朦胧、宁静和谐的氛围。无风的时候,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平静得就像那未经打磨的铜镜,暗淡少光却不失平滑。洞庭湖中有不少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君山。接下来两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水”仅仅是衬字,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偏义复词”都是双音节词,到底偏哪一个意,要根据语素间的逻辑关系及上下文的语意来进行识别。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此处的“去来”实际只是指去,“来”仅仅是衬字。诗人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视线从波澜不惊的浩渺水面抬起定格在湖中著名的君山上。由于“遥望”,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在诗人眼里,笼罩在月色下的君山显得格外苍翠。如果把平静、苍茫、无垠的洞庭湖看作是一只素白的银盘的话,那么浮在湖面的、外表呈螺旋状的黛绿色君山恰恰就是躺在这银盘上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这里,诗人用惊人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贴切的比喻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转化为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使人们不由得啧啧称奇。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不需要出现那些语法术语。对这类写景诗,重在帮助学生体会比喻,发挥想象,设想画面。然后再回到古诗,通过反复诵读,体悟作者构思的精妙。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这首诗的名句。诗人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形象和特征,视大为小,举重若轻,联想丰富,感染力强。在湖光秋月交相辉映、情调和谐的背景下,八百里洞庭湖如同一只银盘,取其在月下无风时的缥缈和平静;有大小七十二峰的君山,仅仅是这只银盘里的小小的青螺。这是夸张手法里的缩小夸张,与我们常见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扩大夸张正好相反。这样匪夷所思的描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表明作者功力之精深老到。
  
  【片段设计】
  
  一、叙述导入
  
  听着同学们刚才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静静的水面上映着月亮的倒影,没有风,水波不兴,那水面就是一面光亮的铜镜子啊。借着月光,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小山。
  
  二、据诗作画
  
  1.如果要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你觉得需要画些什么?
  
  答案预设:湖水、小山、月亮、树木、渔船……
  
  2.大家提到了这么多景物,在画面上怎么放,才能让画面充满美感呢?
  
  通过讨论,梳理出“远近、大小”等不同视角。
  
  3.在这首诗中,景物也有远近、大小、动静的不同,找一找,交流一下。
  
  4.诗人写景是很讲究的。他们会选择不同角度描述景物,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信息。诗如画,画如诗。有的时候,诗还能让你感受到画中表现不出的动感,让你看到动作,听到声音,闻到气味。所以,有时读一首诗,我们要调动所有感官才行。
  
  三、体悟手法
  
  1.让我们和上音乐再次诵读,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美景。
  
  2.前面说到了大和小。有时,诗人会描写两样东西,读者一读就比出大小。而这首诗中的“大小”却有些特别。
  
  出示“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指什么?“青螺”指什么?
  
  为什么宽阔的湖面,拥有七十二峰的君山在作者眼中由大变小了呢?从诗中找答案。(遥望)
  
  作者的想象力真奇特,因为站得远,看得全,就把自然界里的山水看作了盘子和青螺。作者眼中的风景不仅美,而且很有趣味。我们虽然没有到过洞庭湖,可是读了这首诗,对洞庭山水的特点也有了大致的印象。
  
  (最后一句诗的手法的理解是难点,学生不一定能读出其中的奥妙,所以设置这个环节。如果在第二部分的讨论中能提到,那自然最好了。)
  
  知识链接: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旧唐书》作彭城人,生长于江南。贞元进士,与柳宗元同榜。他是诗人,又是思想家。他有远大的抱负,却屡遭贬斥,因而诗歌也多桀骜之气,常借虫鸟以讽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看作他对横逆的态度。他的怀古诗也低回沉着,启人遐想。他很重视竹枝词,也说明他对民间文学的态度,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艺术上能自创一格。他对下层民众喜闻乐见的事物,能大胆接受。长期的流放生活,使他呼吸了更多的泥土气息,视野因而更开阔。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432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四年级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