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解读小设计
《观书有感》解读小设计
朱煜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读分析】
就题目而言,这首诗是讲作者读书之后的体会的。谈心得,讲道理,一不留神,就可能把诗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还好,作者没有这样做,他从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来说话。
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景象让人感觉开阔明朗。虽然“方塘”不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清亮,天光云影,都被它映照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见。方塘不大,天空不小,而小中却含着大。水面如同镜子,这是写静态,云影徘徊,这是写动态。一动一静,情趣盎然。十四个字写景,读者读到的不止是画面,还有隐含其中的一片生机。这为后面两句的出现打了伏笔。
三四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指代“方塘”。小小的池塘因为水质清澈,故能映入天光。那么水怎么会清澈的呢?在这里,作者放开视线,跳出池塘,找到了源头活水。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看上去依然说的是景物,可背后已经隐藏了“道理”,隐藏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而是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而且,这“道理”的内涵很丰富,不是专指某一方面的。我们从中可以想到很多,大与小,生与死,长与短等诸多关系。
霍松林先生这样评说,朱熹虽是理学家,但这首诗歌与“语录讲义”很不相同:第一,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因此,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而不是“哲学讲义”。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它很有“理趣”,而无“理障”。“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不枯竭,不陈腐,不污浊,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启功先生曾言,宋诗是想出来的。宋诗讲究理趣。教宋诗,重在帮助学生了解诗中之理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对读者有何启发。诗歌透过形象表达道理,教学中也要透过形象,让学生自悟自得,训练思维能力。
【片段设计】
一、情景描述
1.经过刚才的学习,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第一、第二句描绘的情景?
2.谁再来说说第三、第四句描绘的景色?
(通过复述诗歌内容,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质疑交流
书法家启功先生说,宋诗是想出来的。那么我们在读宋诗时也来想一想,围绕题目。你想到什么疑问吗?
1.预设问题:
为什么写的是池塘,却说是“观书有感”?
作者感受到什么?
2.解决问题:
(1)猜想作者看书与看池塘的关联。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写诗的起因。
(诗人可能在书房里读书累了,走出屋子,休息一下。偶然间,看到了一池清水,又看到一条小溪正将活水注入池中。于是想到了读书求知与这情景有些相像,就起了作诗的念头。)
(2)请大家把看书和第三、第四句话连在一起体会,猜猜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不断的学习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来谈,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3.带着对诗意的领悟齐读古诗。
三、体会手法
1.宋诗常常会在字里行间的背后蕴含一个道理。刚才大家已经发现了,奇怪的是,作者既然“有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2.你能发现诗句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哲理有什么相似点吗?
(以此培养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的能力。)
四、拓展巩固
1.出示各类照片。
2.仔细观察照片,思考哪些照片的含义与这首诗相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4338.html
朱煜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读分析】
就题目而言,这首诗是讲作者读书之后的体会的。谈心得,讲道理,一不留神,就可能把诗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还好,作者没有这样做,他从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来说话。
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景象让人感觉开阔明朗。虽然“方塘”不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清亮,天光云影,都被它映照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见。方塘不大,天空不小,而小中却含着大。水面如同镜子,这是写静态,云影徘徊,这是写动态。一动一静,情趣盎然。十四个字写景,读者读到的不止是画面,还有隐含其中的一片生机。这为后面两句的出现打了伏笔。
三四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指代“方塘”。小小的池塘因为水质清澈,故能映入天光。那么水怎么会清澈的呢?在这里,作者放开视线,跳出池塘,找到了源头活水。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看上去依然说的是景物,可背后已经隐藏了“道理”,隐藏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而是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而且,这“道理”的内涵很丰富,不是专指某一方面的。我们从中可以想到很多,大与小,生与死,长与短等诸多关系。
霍松林先生这样评说,朱熹虽是理学家,但这首诗歌与“语录讲义”很不相同:第一,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因此,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而不是“哲学讲义”。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它很有“理趣”,而无“理障”。“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不枯竭,不陈腐,不污浊,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启功先生曾言,宋诗是想出来的。宋诗讲究理趣。教宋诗,重在帮助学生了解诗中之理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对读者有何启发。诗歌透过形象表达道理,教学中也要透过形象,让学生自悟自得,训练思维能力。
【片段设计】
一、情景描述
1.经过刚才的学习,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第一、第二句描绘的情景?
2.谁再来说说第三、第四句描绘的景色?
(通过复述诗歌内容,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质疑交流
书法家启功先生说,宋诗是想出来的。那么我们在读宋诗时也来想一想,围绕题目。你想到什么疑问吗?
1.预设问题:
为什么写的是池塘,却说是“观书有感”?
作者感受到什么?
2.解决问题:
(1)猜想作者看书与看池塘的关联。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写诗的起因。
(诗人可能在书房里读书累了,走出屋子,休息一下。偶然间,看到了一池清水,又看到一条小溪正将活水注入池中。于是想到了读书求知与这情景有些相像,就起了作诗的念头。)
(2)请大家把看书和第三、第四句话连在一起体会,猜猜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不断的学习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来谈,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3.带着对诗意的领悟齐读古诗。
三、体会手法
1.宋诗常常会在字里行间的背后蕴含一个道理。刚才大家已经发现了,奇怪的是,作者既然“有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2.你能发现诗句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哲理有什么相似点吗?
(以此培养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的能力。)
四、拓展巩固
1.出示各类照片。
2.仔细观察照片,思考哪些照片的含义与这首诗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