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69-01
小学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体现着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为小学生今后的语言文字功底打下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课往往是小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们怕写作文,有些学生还对作文课产生厌烦的情绪等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理念为改进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但是,怎祥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趣味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确实还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任何课程,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前兆。
小学生,无论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我们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浪漫、独特和创意。就像一个故事一样: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说:“是饼干、是圆圈、是乒乓球、是月亮……”答案真是五花八门。问小学生,他们说:“是句号、是圆圈。”,似乎再找不到其他的答案。再去问中学生,他们觉得奇怪:“怎么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如果作者在生活中没有积累,那么他所写出来的就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东西。比如,学生要写一篇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家乡过去的面貌和现在的面貌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一篇强烈表现家乡变化的作文来。可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力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这样有助于切实有效的打好作文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你的作文水平也是提不高的。所以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打好基础,而且必须从低年级就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基础。比如,要求低年级学生看图写一段通顺的话,让中年级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让高年级学生记事、写物做到真实、具体等。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创新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不应该怕学生奇思怪想、异想天开,而是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要从学生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等特点出发,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因素,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欲望,调动写作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目标驱动、任务驱动、兴趣驱动、情感驱动等方面注意“先放后收”。“放”,即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放胆为文。“收”,即对文字的考究,对文面的讲求,对文体的留意,对主题的牵引等。“先放后收”使思维在文章形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活动,把写作和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新,就要在作文教学中做到关注差异,在凸显个性中以人为本,在感悟体验中互动提高,体现出让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作文指导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作文各个环节的过程中重获主观体验,建构语言知识,形成表达技能。
四、注重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从根本上说的。一个人的经验既有直接取得的又有间接取得的,但是人不可能事事都来自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是间接取得的。间接的知识、经验主要来源是阅读书面的资料。从阅读中获得的许多知识,在作文中就能将自己的经验表达出来。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要教学生写好作文,必须先教学生学会如何读,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样既使学生学会了怎样读,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写,学生在读的时候也积累了许多的知识,也就为他的作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尊重学生,让作文尽显生命原色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给予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是老师讲得多,等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己经失去了写作的兴趣。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应该有新的思路和方向,这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4343.html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69-01
小学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体现着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为小学生今后的语言文字功底打下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课往往是小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们怕写作文,有些学生还对作文课产生厌烦的情绪等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理念为改进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但是,怎祥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趣味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确实还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我们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任何课程,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前兆。
小学生,无论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我们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浪漫、独特和创意。就像一个故事一样: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说:“是饼干、是圆圈、是乒乓球、是月亮……”答案真是五花八门。问小学生,他们说:“是句号、是圆圈。”,似乎再找不到其他的答案。再去问中学生,他们觉得奇怪:“怎么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任何文章都是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如果作者在生活中没有积累,那么他所写出来的就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东西。比如,学生要写一篇描写家乡变化的作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家乡过去的面貌和现在的面貌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一篇强烈表现家乡变化的作文来。可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力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这样有助于切实有效的打好作文的基础。如果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你的作文水平也是提不高的。所以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打好基础,而且必须从低年级就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基础。比如,要求低年级学生看图写一段通顺的话,让中年级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让高年级学生记事、写物做到真实、具体等。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创新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不应该怕学生奇思怪想、异想天开,而是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要从学生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等特点出发,调动学生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因素,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欲望,调动写作兴趣,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目标驱动、任务驱动、兴趣驱动、情感驱动等方面注意“先放后收”。“放”,即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放胆为文。“收”,即对文字的考究,对文面的讲求,对文体的留意,对主题的牵引等。“先放后收”使思维在文章形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活动,把写作和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新,就要在作文教学中做到关注差异,在凸显个性中以人为本,在感悟体验中互动提高,体现出让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作文指导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作文各个环节的过程中重获主观体验,建构语言知识,形成表达技能。
四、注重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我们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从根本上说的。一个人的经验既有直接取得的又有间接取得的,但是人不可能事事都来自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是间接取得的。间接的知识、经验主要来源是阅读书面的资料。从阅读中获得的许多知识,在作文中就能将自己的经验表达出来。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要教学生写好作文,必须先教学生学会如何读,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样既使学生学会了怎样读,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写,学生在读的时候也积累了许多的知识,也就为他的作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尊重学生,让作文尽显生命原色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给予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是老师讲得多,等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己经失去了写作的兴趣。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应该有新的思路和方向,这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