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高中政治课堂问题生成的思考


高中政治课堂问题生成的思考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师学兵
  
  【中图分类号】G648.6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50-01
  
  我国教育家叶澜曾说过“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可以看出动态生成改变了以往教师简单灌输的方法,而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体,这与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内涵实质是一致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突出了教学过程的生命性,能促进教学,提供师生互动的舞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追求教学动态生成成为高中政治课亮丽的风景线。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师生互动的多样性,把课堂作为动态的发展的具有新的、超出原计划的的流程。用动态生成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充分考虑到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教师实时处理课堂新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反馈,促成新结果的生成,从而构建开放的、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体系。
  
  一、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教学目的不明确的课堂,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教学无序课堂。预设和生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精心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推动课堂的有序进行。生成教学是对原来预设的进一步深化,更加彰显教学的效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它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它会造成课堂教学不仅形散而且神散,进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培养。两者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1.研读和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教材,预设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的具体知识载体。
  
  2.了解学情和选择学法。奥苏贝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对预设的要求为:一是应着眼全体、立足个性、致力主体,以知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3.处理好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意外”事件。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研究学习新内容时,不断地进行思维的碰撞,可以激活各种新资源。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时没有意料到得事件,如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分歧,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的质疑等等。所以教师要善于接住学生的各种问题,也要在解决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且在不断来回的过程中提高问题的速度和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提高。
  
  二、创造条件,开放式生成
  
  为了更好的生成,创造条件,需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开放、活泼的求知氛围。
  
  1.创设情境。情境是带有主体感情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氛围,学生的认知和特定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很多概念、原理抽象性很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如果一味的灌输,必然使政治课失去兴趣。如果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加以分析和讨论,引起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思考,促进教学的动态的生成。可以看出,创设情境是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法和环节。
  
  2.营造氛围。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碰撞,经验能够共享,理性的升华。
  
  3.学生分组。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而学生的分组学习、探究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教学目标的生成不是固定的,是动态和开放的,尤其开放式的生成更需学生的配合。学习小组可以在对问题讨论上显示出其积极作用,学生的情感高亢,思维活跃,讨论激烈,语言交锋犀利,千方百计想质疑辩难出个明白,从而使冲突迭起、达到高峰,因此说冲突是教学艺术的灵魂与精髓,课堂教学因冲突而精彩纷呈,闪现出教学艺术的光辉,最终提炼出教学生成的理想境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辩论等形式有意识地制造冲突。
  
  三、归纳延伸,总结升华
  
  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说精彩的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启发诱导,那么,精妙的结尾就应具有耐人寻味,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让学生回味、反思,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升华。问题生成的最后环节就是归纳总结和延伸,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1.开放式的延伸。课堂教学在有限时间里通过师生互动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基本知识的概论。但是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此,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拓展,用好总结环节进行“开放的延伸”,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学的进一步生成,挖掘潜在的生成性资源。
  
  2.引导性总结。生成性教学能够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闻所未闻的知识,有些教师为了掩饰而匆匆结课,缺乏升华的机会。另外一节课中可能有很多知识点的衔接和联系,需要教师的引导总结,加以系统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已生成的东西进一步生成,深化的其认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借鉴的方法和存在的不足。
  
  四、对课堂问题生成的反思
  
  1.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向学生学习引导者、促进者。由原来的灌输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转变,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做;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控制者转向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协调者,师生共同参与,教师要把握方向、全面协调;教师要从教材的复述者、教书匠转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要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2.走出生成性误区。过于热闹的“伪生成”, 课堂表面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热烈,但课堂的答案是“预设”的,主体一样也是“预设的”,教师心目中存有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答案和“主体形象”,完全漠视了个体的差异性,缺少一种宽容的氛围。
  
  总之,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细心呵护学生,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呈现不一样的动态美。课堂问题预设与新课标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各种能力的内涵相一致,教师只有重视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引导教学总结,关注每堂课的生成,让政治课变得越来越精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447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