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见习反思
医院见习反思
今天不去科室,休息,给自己的心灵放一次假。
昨天再一次被杨松老师批评,心情很沉重。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科室的人比较多,已经没有看报告的位置了,随意找了台电脑看文件,在浏览的过程中发现一张多发性硬化的CT图片,自己不是太清楚便去问杨老师。被我叫到电脑前的杨老师看过图片后,试图调窗宽窗位及上下翻层面,我告诉他这是一张单独的图片而不是序列。于是又被教育了一顿,CT片子要连续的观察,确定哪有异常哪没有然后进行分析,你又拿张残缺的片子叫我猜,老师如是说(不得不说这是教学思维对我的毒害,换句话说我的思维太呆板了)。
见习这么久了,关于见习到底该干什么的问题,一直都在探索中。
总是太急于求成。
杨松老师说:不要太急于求成,我总感觉你想一口吃成胖子,你现在在做我做的事情,影像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不要俞越,不然花了工夫也没什么效果。
“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多见习了半个月,就比别人强多少”
也许我就是这么想的,似乎总有一种优越感,老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些。太过于轻率,有时候自信得过头了,给别人造成的却是伤害,即便我不是故意的。
追踪事情的源头,我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信的性格
虽说我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很多时候,不自觉的就骄傲了,也许自己还不知道,然而别人却能明显感受。
第二,我想要的太多
有时候烦恼不是源于你知道的太少,而是你想要的太多。
第三,对影像的认识不够
老实说,对影像这门学科没有什么认识,即便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对于影像的认知依然是懵懂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失败的地方吧,往往很多时候对事物缺乏认识,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
老师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分很多层次,只能是一层一层的往上爬,没有阶段可以逾越,一口吃成胖子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如果能力没有达到那个层面,即便勤奋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有些东西不需要研究得太细太难太深,那不是你现在该做的事情,经过长期的积累有一定经验后,慢慢确定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在那个领域里再去深入探讨,什么都精通的那是全才,那毕竟是很难的,也很少有人是。
“你这种学习方法不对,我不想给你讲这么难的问题,我倒希望你问些很基础的你不知道的东西”
杨老师给我的见习提出了一下三点建议:
第一步:看正常的X线报告,熟悉各种解剖结构,在正常的报告中找异常,训练自己的眼力。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础,我看了三年才有所熟悉,你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就有所成就,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步:随便调张报告,找病变在哪,区别正常与异常,而不需要你去下诊断。自己对病变进行描述,再与所写报告比较,看自己哪些地方还没看到或是哪些地方自己看到了而报告上没有,不要依赖报告,许多报告都是不严谨的,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敢于批判。
第三步:才是看典型的病例,对照教材比对哪些征象可以在片子上找到,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杨老师说现在的实习生一上来就看CT是很不严谨的,真正X线片才是基础,X线看好了CT肯定没问题,CT更为直观。其实影像就是解剖和病理,把这两者搞懂了,阅片也就那么回事。真正实习和讲课是不一样的,讲课是向你灌输知识,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你,让你对一种疾病有个初步的认识;而实习是自己发现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诊断不是那么好下的。
关于交班,老师说:那些老师交班的片子不需要你去研究,都太难了。实习生交班的片子可以听听别人的问题是什么,自己能不能解答,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去听会更好些。老师还说:他们有人喜欢在交班的时候问该下什么诊断,我觉得这样问不好,我更倾向与问基础的简单的问题。这一想法与陈伦刚老师的看法一脉相承啊,影像只能提供征象提供线索,最终的确诊还是得靠病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杨松老师总喜欢追踪病理结果的原因吧。
对于老师给出的建议,我反复想了很久,搞得头疼。
我的观念有些与他不符。
现在的教育给人有一种速成感,就说09影像的实习,在放射科待的最长也就三个多月吧,而他们也有自己的任务,就是想在练眼力上投入大量时间感觉也不是不太可能的,出科考试还是要准备的,各种疾病还是要稍微看看吧,一百多种疾病应该是有的。
我是从看正常X线片起步的,只是这一块投入的时间比较少,加上异常胸片,也就个吧星期吧。我的重点是放在第三块,看病例,当然这自然将第二大块融入进去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只想对所学过的所有疾病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这是我见习的初衷吧。说到感性认识,这应该是在上学的时候就应该做到的,奈何自己没做好,且许多疾病在书上包括课件上都没有影像图片,自己又没能借阅图书参考,哎,也只能多投入点了。
杨松老师一个特别严谨认真心细,责任心极强的人,这在以后的见习日志中我会谈到的。
关于见习,我想不在于我掌握了什么知识,而重在感悟生活以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5419.html
今天不去科室,休息,给自己的心灵放一次假。
昨天再一次被杨松老师批评,心情很沉重。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科室的人比较多,已经没有看报告的位置了,随意找了台电脑看文件,在浏览的过程中发现一张多发性硬化的CT图片,自己不是太清楚便去问杨老师。被我叫到电脑前的杨老师看过图片后,试图调窗宽窗位及上下翻层面,我告诉他这是一张单独的图片而不是序列。于是又被教育了一顿,CT片子要连续的观察,确定哪有异常哪没有然后进行分析,你又拿张残缺的片子叫我猜,老师如是说(不得不说这是教学思维对我的毒害,换句话说我的思维太呆板了)。
见习这么久了,关于见习到底该干什么的问题,一直都在探索中。
总是太急于求成。
杨松老师说:不要太急于求成,我总感觉你想一口吃成胖子,你现在在做我做的事情,影像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不要俞越,不然花了工夫也没什么效果。
“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多见习了半个月,就比别人强多少”
也许我就是这么想的,似乎总有一种优越感,老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些。太过于轻率,有时候自信得过头了,给别人造成的却是伤害,即便我不是故意的。
追踪事情的源头,我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信的性格
虽说我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很多时候,不自觉的就骄傲了,也许自己还不知道,然而别人却能明显感受。
第二,我想要的太多
有时候烦恼不是源于你知道的太少,而是你想要的太多。
第三,对影像的认识不够
老实说,对影像这门学科没有什么认识,即便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对于影像的认知依然是懵懂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失败的地方吧,往往很多时候对事物缺乏认识,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
老师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分很多层次,只能是一层一层的往上爬,没有阶段可以逾越,一口吃成胖子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如果能力没有达到那个层面,即便勤奋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有些东西不需要研究得太细太难太深,那不是你现在该做的事情,经过长期的积累有一定经验后,慢慢确定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在那个领域里再去深入探讨,什么都精通的那是全才,那毕竟是很难的,也很少有人是。
“你这种学习方法不对,我不想给你讲这么难的问题,我倒希望你问些很基础的你不知道的东西”
杨老师给我的见习提出了一下三点建议:
第一步:看正常的X线报告,熟悉各种解剖结构,在正常的报告中找异常,训练自己的眼力。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础,我看了三年才有所熟悉,你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就有所成就,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步:随便调张报告,找病变在哪,区别正常与异常,而不需要你去下诊断。自己对病变进行描述,再与所写报告比较,看自己哪些地方还没看到或是哪些地方自己看到了而报告上没有,不要依赖报告,许多报告都是不严谨的,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敢于批判。
第三步:才是看典型的病例,对照教材比对哪些征象可以在片子上找到,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杨老师说现在的实习生一上来就看CT是很不严谨的,真正X线片才是基础,X线看好了CT肯定没问题,CT更为直观。其实影像就是解剖和病理,把这两者搞懂了,阅片也就那么回事。真正实习和讲课是不一样的,讲课是向你灌输知识,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你,让你对一种疾病有个初步的认识;而实习是自己发现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诊断不是那么好下的。
关于交班,老师说:那些老师交班的片子不需要你去研究,都太难了。实习生交班的片子可以听听别人的问题是什么,自己能不能解答,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去听会更好些。老师还说:他们有人喜欢在交班的时候问该下什么诊断,我觉得这样问不好,我更倾向与问基础的简单的问题。这一想法与陈伦刚老师的看法一脉相承啊,影像只能提供征象提供线索,最终的确诊还是得靠病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杨松老师总喜欢追踪病理结果的原因吧。
对于老师给出的建议,我反复想了很久,搞得头疼。
我的观念有些与他不符。
现在的教育给人有一种速成感,就说09影像的实习,在放射科待的最长也就三个多月吧,而他们也有自己的任务,就是想在练眼力上投入大量时间感觉也不是不太可能的,出科考试还是要准备的,各种疾病还是要稍微看看吧,一百多种疾病应该是有的。
我是从看正常X线片起步的,只是这一块投入的时间比较少,加上异常胸片,也就个吧星期吧。我的重点是放在第三块,看病例,当然这自然将第二大块融入进去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只想对所学过的所有疾病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这是我见习的初衷吧。说到感性认识,这应该是在上学的时候就应该做到的,奈何自己没做好,且许多疾病在书上包括课件上都没有影像图片,自己又没能借阅图书参考,哎,也只能多投入点了。
杨松老师一个特别严谨认真心细,责任心极强的人,这在以后的见习日志中我会谈到的。
关于见习,我想不在于我掌握了什么知识,而重在感悟生活以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