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教学反思 >> 正文

听、议、评——“国培”物理课学习录


听、议、评——“国培”物理课学习录
  
  今天很有幸,在石家庄二中南校区听了两节物理课,一节是《照相机》,还是一节是《投影仪 放大镜》,在班长组织下,我们就两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议课和评课。
  
  议课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家庭内部先议,然后在全班出代表评课。下面把我们家庭的议课结果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家就我们自己体会到的二中的物理备课及授课方式进行了归纳:共分四个部分:
  
  1.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尤其是第一节课,老师用的是十一班的学生,他就是用十一班的照片来引入本课的。这使我想起了昨天马剑老师用讲课的三十二中的门口变压器的照片来引入《安全用电》,也使我想起了,弘光中学的老师用加菲猫来引入《光的反射》,还有很多都很受学生的关注。所以这种引入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亮点。
  
  2.讲解精练,从实物直接引至模型直奔知识点,老师在讲解照相机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分析它的其它部件直奔主题--镜头和底片。更确切点说,老师重点直讲中考要考的内容。所以这个环节就显得很精练。
  
  3.实验前有明确的要求。例如:《照相机》 中,探究照相机成像条件之前,老师出示的要求:(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何看到清晰的像,固定蜡烛的位置,来回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3)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记录:像距、像的性质、物距。这些要求,尽管有些内容有待推敲,比如:在光矩座上来完成实验,就没必要要求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就是探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没必要记录像的性质等。但这种要求却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影响学生完成实验的速度和质量。
  
  4.知识的重组。把认识照相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探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要想在照相机上成大一点的像怎么办这些知识放在一节课当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降低了学生应试学习的难度。
  
  然后,我们也就有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提出了我们家庭的建议:
  
  1.目标及内容调整。首先,我们认为如果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整体放在前面,即先让学生探究成像规律,再引领学生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应用,更有助于学生作为主体积极的参与探究的整个过程,体会建构知识并应用知识快乐。
  
  其次,是学生学习目标的调整,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图,大可不必再画了,其实,就现有的课标要求,只会考查到物距对像的特点的影响,而像距对像的特点的影响不会考查的。所以,我们建议在目标中去除凸透镜的原理作图及第二节中物距与像距之间关系的总结。
  
  2.教师要善于造势。这两节课里,有至少三个点利用现有器材营造现实情境,形成学生欲探究竟的态势是非常有可能的。比如:老师展示的十一班全家福的照片,如果用照相机在学生起立后,瞬间拍下学生的神态,并用数据线直接接到电脑上展示在银幕上,来引入照相机这是多好的情境啊!再如:第二节课中,老师直接把电脑屏幕给大家看,能看清吗?学生:不能,我们通过投影把PPT放在银幕上放大后,问学生:谁在其中起了作用?由此,引入《投影仪》。还有怎样让照相机折同一个景物时的照片变大,都可以用手中器材来造势。
  
  3. 问题带动--引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这是我前几天思考的一个内容。初中的物理课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这节课我到底要解决几个问题。以二中设计的《照相机》为例。这节课想解决四个问题:(1)你认识照相机吗?(2)你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什么性质的像制成的吗?(3)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4)怎样让照相机成的像大(小)一点?然后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设计每个问题相应的活动,如第一个问题,就得准备照相机或是图片,让学生达到认识照相机的目的。课堂上,使学生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来,并能达到自己的知识建构。这是课堂设计的建议。
  
  4. 环节及过程建议:实验前的两个环节,第一,有要求,但要求不是提出来即可。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第二,实验前要有读物距和像距的训练过程。从实验数据看有些数据是错的,还有些勉强用误差解释,其实以上两点也是形成错误的主因。
  
  5.媒体的运用。今天两节课,多媒体使用的特点:(1)都采用顺序的方式来制作的。(2)文字表达的多。是不是考虑(1)把操作层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这些没有必要探究的内容,用图片或是视频展示出来,效果会更好一些。(2)投影片展示的过程因为平铺直叙,只是起到黑板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等方面,还是有适当的插叙或是倒叙更好一些。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说:“我们正在试图尽可能快地证明自己错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所以,才有勇气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请大家评论。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5432.html

  • 上一篇范文: 军训感言4篇
  • 下一篇范文: 幼儿园观察记录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反思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