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提高语文素养与创新思维
摭谈提高语文素养与创新思维
文/王征文
摘 要: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此进行有益的实践与探索,从设疑置问,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展开想象,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打破思维定式,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思维;想象;思维定式;发散思维
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难发现,其中有十三处用不同的笔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这充分表明,语文教育目标是“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语文素养协调发展和提高,除了熏陶感染、语文实践、多读多写等途径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的支持,语文素养也难以提高。因此,启迪创新思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何谓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不属于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并列的一种思维类型,而是就思维的结果有无创新而言的,无论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者是抽象思维,只要其结果有创新,就可谓创新思维。我们常说“心想事成”,如果没有“心想”的意念,自然不会产生“事成”的结果。同样,如果没有创新的念头,也不会有创新的结果。由此可见,只要拥有创新的念头,整天想着去发现,创新的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并将创新更好地付诸行动。既然创新思维是一种意念,那么创新思维就可以培养。如何增强消化功能,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这是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探讨的课题。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笔者根据新课改精神,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在此总结出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设疑置问,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创新意识。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从而表明,问题是启迪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确指出:“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因此,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或探索性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点燃创新火花的关键。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疑置问,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悬念和困惑,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创新、去探索。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笔者为突破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个重难点,创设了问题情境,在诵读、美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3.文章又是从哪几个画面来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4.你从文章的写作思路上感悟到什么?
从上述设计的问题看,前两个问题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不难回答,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启动思维,点燃创新火花。第3题有创意,学生可从景物特征、写法和语言等角度来总结。第4题则是个开放题,难度适宜,具有探索性,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经历,不同的理解程度,可能有不同的感悟,但只要学生能基本说出自己的体会,就应给予肯定,勿强求统一的答案,这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置问,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在前浪推后浪中思考问题,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
二、展开想象,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足见想象的重要性。想象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与电脑相比,想象力是人脑的优势。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将储存的表象改造或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不仅能构想出未曾知觉过的形象,而且还能创造出未曾存在的事物形象。想象力具有自由、开放、浪漫、跳跃、形象、夸张等特点,它能使思维逍遥神驰,一泻千里,超越时空。没有想象力,一般思维就难以升华为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做出创新的成果。老舍说:“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就不能成为诗人。”可以说,一切借助于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都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就难以提高。因此,激发想象力,让一般思维升华为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文学艺术作品比重较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的观念中。模糊的观念比清晰的观念更富表现力。这主要体现于不同的读者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人在一定的意境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呢?常用的想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再造性想象,另一种是创造性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凭借课文中生动的描述、精美的插画,通过阅读或观察,进而感悟、体验,渐入意境,脑海就会显现出活灵活现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仿佛身临其境思索着,任凭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这是培养学生再造性想象的好方法。例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作者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通过精读,那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再现在脑海里,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教会学生抓住表现力强的语句进行想象,再现文中的画面,在想象中体会精彩语句的作用,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获得语文素养。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如,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形象,都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综合性、间接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感知、探究、体验,从而去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性想象的广阔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和未知结局,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所谓“空白”是指作品中没有直接说出来,需要读者根据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等进行感悟,回味想象和补充的地方。例如,学习《孔乙己》一课时,结尾有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对孔乙己的死描述得很模糊,说“大约”又说“的确”,不敢确定。但从他末次出场的样子肯定是活不了,会死在什么地方?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模样?直接的死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加以补充,进行创造性想象。经过讨论交流,有的想象他用双手爬向自己的墓地;有的想象以他知识分子的清高,绝不会选择暴尸街头;有的想象他虽穷困潦倒,以他死要面子的性格,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只要想象合理,都要予以肯定。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扩写、续写、改写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要挖掘作品中故意留下的空白,让学生进行补充,展开创造性想象。学生通过想象,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就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打破思维定式,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
思维定式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所谓思维定式,是指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习惯形成认识的固定倾向,影响后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思维栓塞”。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思维定式是比较可怕的,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先打破在头脑中构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勇敢地冲破传统的看事物、想问题的方式方法,另辟蹊径,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既然创新思维是看结果,那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都可以打破思维的定式,从全新的思路来分析面对的问题,使要解决的问题有所突破,产生新异的效果。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所谓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一种常用的形式,就是指面对一个问题让学生能够有多种解决的答案。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只会用一种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思维僵化、死记硬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灵活变通,更具创新性。例如,在丰富学生语汇方面,可以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写出尽可能多的词语。如,写出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写出形容人的神态的形容词,写出描写景物的词语……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词汇量必能大幅增加,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进行思维发散。例如,学习《口技》一课,在通读、诵读的基础上,探究作者写法上的成功之处。笔者提出问题:“作者的笔法妙在何处呢?”学生立即研读课文、讨论交流。许多学生能用发散思维回答这个问题:妙在首尾呼应,妙在侧面烘托,妙在摹声传神,妙在变换时间词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坚持经常用发散思维启迪,开发学生潜能,相信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增强,语文素养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提高。
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它是采用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是打破思维定式的一种创新途径。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有较广泛的运用。如,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南辕北辙”,诗句中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置之死地而后生”,修辞方法中的对比、反衬,写作中的倒叙等,都是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横向思维是跳出圆圈、触类旁通的思维方法。运用横向思维有助于打破定式的想法,冲破旧观念的束缚,产生新观点,推动对问题创新性的解决。如,在议论文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作者是怎样从其他的角度提出观点,论证问题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打破思维定式的各种思维方法,并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定能使学生的思维有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很强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堪比消化功能的创新思维,能把知识转化为人所需要的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协调提高。语文教师可以从设疑置问、展开想象、打破思维定式等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他的各种素养也高,将来才最有希望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5586.html
文/王征文
摘 要: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此进行有益的实践与探索,从设疑置问,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展开想象,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打破思维定式,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新思维;想象;思维定式;发散思维
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难发现,其中有十三处用不同的笔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这充分表明,语文教育目标是“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语文素养协调发展和提高,除了熏陶感染、语文实践、多读多写等途径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的支持,语文素养也难以提高。因此,启迪创新思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何谓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不属于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并列的一种思维类型,而是就思维的结果有无创新而言的,无论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者是抽象思维,只要其结果有创新,就可谓创新思维。我们常说“心想事成”,如果没有“心想”的意念,自然不会产生“事成”的结果。同样,如果没有创新的念头,也不会有创新的结果。由此可见,只要拥有创新的念头,整天想着去发现,创新的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并将创新更好地付诸行动。既然创新思维是一种意念,那么创新思维就可以培养。如何增强消化功能,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这是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探讨的课题。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笔者根据新课改精神,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在此总结出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设疑置问,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人类创新史告诉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诱发创新需要,产生创新意识。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从而表明,问题是启迪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确指出:“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因此,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或探索性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点燃创新火花的关键。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疑置问,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悬念和困惑,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创新、去探索。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笔者为突破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个重难点,创设了问题情境,在诵读、美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3.文章又是从哪几个画面来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4.你从文章的写作思路上感悟到什么?
从上述设计的问题看,前两个问题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不难回答,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启动思维,点燃创新火花。第3题有创意,学生可从景物特征、写法和语言等角度来总结。第4题则是个开放题,难度适宜,具有探索性,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经历,不同的理解程度,可能有不同的感悟,但只要学生能基本说出自己的体会,就应给予肯定,勿强求统一的答案,这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置问,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他们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发他们在前浪推后浪中思考问题,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
二、展开想象,放飞创新思维的翅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足见想象的重要性。想象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与电脑相比,想象力是人脑的优势。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将储存的表象改造或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不仅能构想出未曾知觉过的形象,而且还能创造出未曾存在的事物形象。想象力具有自由、开放、浪漫、跳跃、形象、夸张等特点,它能使思维逍遥神驰,一泻千里,超越时空。没有想象力,一般思维就难以升华为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做出创新的成果。老舍说:“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就不能成为诗人。”可以说,一切借助于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都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就难以提高。因此,激发想象力,让一般思维升华为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语文教材,选文文质兼美,文学艺术作品比重较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的观念中。模糊的观念比清晰的观念更富表现力。这主要体现于不同的读者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人在一定的意境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呢?常用的想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再造性想象,另一种是创造性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凭借课文中生动的描述、精美的插画,通过阅读或观察,进而感悟、体验,渐入意境,脑海就会显现出活灵活现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仿佛身临其境思索着,任凭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这是培养学生再造性想象的好方法。例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作者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学生通过精读,那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再现在脑海里,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教会学生抓住表现力强的语句进行想象,再现文中的画面,在想象中体会精彩语句的作用,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获得语文素养。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如,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形象,都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综合性、间接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感知、探究、体验,从而去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文外之画”“字中之情”,这就给学生以创造性想象的广阔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和未知结局,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所谓“空白”是指作品中没有直接说出来,需要读者根据生活经验、审美情趣等进行感悟,回味想象和补充的地方。例如,学习《孔乙己》一课时,结尾有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对孔乙己的死描述得很模糊,说“大约”又说“的确”,不敢确定。但从他末次出场的样子肯定是活不了,会死在什么地方?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模样?直接的死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加以补充,进行创造性想象。经过讨论交流,有的想象他用双手爬向自己的墓地;有的想象以他知识分子的清高,绝不会选择暴尸街头;有的想象他虽穷困潦倒,以他死要面子的性格,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只要想象合理,都要予以肯定。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扩写、续写、改写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要挖掘作品中故意留下的空白,让学生进行补充,展开创造性想象。学生通过想象,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就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打破思维定式,开辟创新思维的蹊径
思维定式是创新思维的天敌。所谓思维定式,是指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习惯形成认识的固定倾向,影响后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思维栓塞”。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思维定式是比较可怕的,创新思维的缺乏也往往是由于自我设限造成的。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先打破在头脑中构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勇敢地冲破传统的看事物、想问题的方式方法,另辟蹊径,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既然创新思维是看结果,那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都可以打破思维的定式,从全新的思路来分析面对的问题,使要解决的问题有所突破,产生新异的效果。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特征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所谓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一种常用的形式,就是指面对一个问题让学生能够有多种解决的答案。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只会用一种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思维僵化、死记硬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灵活变通,更具创新性。例如,在丰富学生语汇方面,可以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写出尽可能多的词语。如,写出表达心理活动的动词,写出形容人的神态的形容词,写出描写景物的词语……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词汇量必能大幅增加,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进行思维发散。例如,学习《口技》一课,在通读、诵读的基础上,探究作者写法上的成功之处。笔者提出问题:“作者的笔法妙在何处呢?”学生立即研读课文、讨论交流。许多学生能用发散思维回答这个问题:妙在首尾呼应,妙在侧面烘托,妙在摹声传神,妙在变换时间词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坚持经常用发散思维启迪,开发学生潜能,相信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增强,语文素养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提高。
逆向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它是采用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亦是打破思维定式的一种创新途径。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有较广泛的运用。如,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南辕北辙”,诗句中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置之死地而后生”,修辞方法中的对比、反衬,写作中的倒叙等,都是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横向思维是跳出圆圈、触类旁通的思维方法。运用横向思维有助于打破定式的想法,冲破旧观念的束缚,产生新观点,推动对问题创新性的解决。如,在议论文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作者是怎样从其他的角度提出观点,论证问题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打破思维定式的各种思维方法,并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定能使学生的思维有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很强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堪比消化功能的创新思维,能把知识转化为人所需要的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协调提高。语文教师可以从设疑置问、展开想象、打破思维定式等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具备创新思维的学生,他的各种素养也高,将来才最有希望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