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 康维利
【摘要】教师切实整合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从事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切身感悟,拟就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谈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思考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真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气息。然而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同时,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曾经有人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不难理解,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这样的课堂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新教材内容,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新教材的编排以专题的形式,紧密联系了身边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文等知识,并增加了许多活动与探究、讨论与交流、阅读与选学、图片与资料、调查与研究等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与交流、阅读与选学、图片与资料等,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如利用“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社会”,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化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与生活”,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便会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社会”里安排了一些与化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如利用“阅读与选学、讨论与交流、图片与资料等”可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在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化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和启发性。
如利用“拓展性课题”,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放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化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化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其二、注重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到问题的真实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三、强化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化学中的概念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