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语境中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散论
当下语境中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散论
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张玉金
【摘要】应试教育之下的美术教育,注定了其被冷落的命运。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情商构建基础就是美术教育。一个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高度,而美术教育正是建立这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代绘画成教化助人伦之思想是否仍适用于当下道德沦丧之境况,素质教育之美育之路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键词】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美术课程;素质教育
《大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开篇既总结了儒家教育思想之根本,通过个体的内在心性修养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教育思想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近代才被打破。那么,我们再返回来分析当下的教育模式及思想。近现代以来,我们的教育在强大的西方各种教育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同化下,传统的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模式基本已经被西式教育取代。虽然这种近现代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以牺牲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为代价,可能是所有的有识之士所不愿看到的事情。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自是难逃西化的命运,并且在上个世纪初,美术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曾起着先锋的作用。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技与道的学习之中,西方更重“技”,也就是“器”之层面,东学更重“道”。孔子讲:“下学而上达。”下“学”之学,是从日常生活着手,以上达“天德”为最终目的。而下学的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在学习过程之中,把握的是怎样把知识化为德性,即转智为德,将知识转化为生命所应有的德性。人作为自然之德的真正体现者和实现者,对人的存在本质的自我了解,就是了解自然法则,在人的心灵中蕴涵着自然界的普遍原则。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殊魅力所在——“天人合一”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存。
“人生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就连“搏弈亦可修道也”。这种重人生修养的教育在中国众多学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道家重自然养生,修真人,儒家重修身,注重道德情操的修养、教化,以德治国。只有修炼完美的人格,才能实现人生最高之理想。这才是中国的教育目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技是为了入道。然而我们当下的艺术教育,甚至于整个教育思想,逐渐偏离了“传道”的目的。为器而器,远离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远离了文化的传承。
中央电视台“名人对话”栏目曾请来了美国哈佛大学儒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座谈,杜先生说未来的东西文化对接点就是“人文主义”。中国儒学注重人的自我修养的发展,以积极“入世”和“和谐”精神,正应是我们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下语境中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是怎样的呢?一个国家的教育成败,首先取决于教育方针,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其次才是教师的素质,教材的建设等。今天,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原本并没有错误,但在应试教育仍然左右着全国大中小学命脉之时,素质教育就难以推行。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升重点中学,艺术课是不占主课的,分数决定了美术的命运,即永远是可有可无的副课。那么各个学校必然降低艺术科的地位以及课时量。当然在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今天在许多地方组织专家学者制定美术教材,无论统编教材、还是乡土教材,以及校本教材等。内容花样繁多仍然是无用武之地的。虽然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对来讲美术教育还比较重视,部分学校安排了类艺术课程,但是仍然为副课开设。那么在远离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在什么样的呢?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美术课都被简单地归入中小学课程中的副科,被语文数学主科占用现象仍然较普遍。纠其原因:
一、认识不足
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可能在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这个概念还不是那么清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标准》)反复提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提到“人文性质”。所谓人文性质,即“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科学具有道德与价值倾向……”。
关于“人文”一词,《易贲》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七十二公孙瓒传谕有“舍诸天运,微乎人文”的说法。前者是指礼教文化,后者是对自然而言,指人事。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建立的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总和。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美术教师要在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课中进行教学,就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素质,才能给予学生以人文精神的感召,才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尊重学生的本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只重视物质,也许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是长期看来必将自食短视的恶果。最终道德沦丧经济必将回到起点,从走回头之路。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作用已显易见。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就一直起着成教化、助人伦之作用。其实在今天这种提升人类灵魂思想作用依然存在。但是至今,美术学科的开课和教学情况并没有引起真正重视和落实。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素质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能力培养的地位提得较高,但是在许多地区的乡镇学校面前教育的成效仍然较低,根据调查许多农村地区艺体学科教育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领导不重视。在乡镇下面的中小学校都是重视考试科目,轻非考试学科,对艺术学科不要求或落实不够,这是十分普通的现象。尽管上级一在强调必须开齐上好各课程,教育部也签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下面学校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了事。只要统考学科在一年一度的评估中占到前列,学校榜上有了名,领导脸上就有了光,成了一好遮百丑的局面。对非考试科目,特别是艺体学科就不闻不问,艺术教育在广大山区农村学校几乎成了一片空白。
其次,教师不主张。在广大农村学校,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小学,基本上是实行包班制,部分教师还担任复试班教学。一个人教所有学科,或至少3课以上的学科,先不考虑教师是否有胜任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整天守着一个或两个班,教完一课又一课,中间不休息,不调节,任何一个教师的精力都是达不到的,哪怕才参加工作的教师也是不例外。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师主观上不主张,不作为。教师一般都是教考试科目,而那些非考试科目,特别是艺体学科,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或做作业或改上其他学科。这种现象在市区的小学也比较常见。
第三,家长不支持。由于历史的根源,以及广大家长们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送孩子上学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光宗耀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所以,要求孩子学好语文、数学即可,英语也是排在次位。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涂涂画画”和“跳跳唱唱”的艺体学科,就视为“不务正业,走邪门歪道”。即使学生想学,也不于理解,更不用支持。
二、教学设施匮乏,资金和人才是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
许多乡镇的各个校点中,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绘画工具。连中心小学都没有美术图书,以及相应的美术活动室。更不能奢望各个村小学有美术器材和教具设备。更加谈不上现代设备多媒体教学了。在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仅仅是教科书,粉笔和黑板。教学设施匮乏,是因为资金短缺。在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取消了一些杂费,学费,但是国家教育资金的配置及落实又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很难到乡镇村一级。这就导致了学校每年要为学生垫付部分书本费,其他包括教师福利奢谈。农村学校教育落后,工资低,条件艰苦,待遇差,自然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这里任教。即使有人才,也是难以施展拳脚。没有资金,就难以建设教学资源;没有人才,就难以开发利用资源。资金和人才便成了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资金和人才的问题已经是全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两大根深蒂固的问题了。
三、师资不足,教师美术基础尚差,课程衔接断链
诸多乡镇村学校教师美术基础差,甚至没有美术教师,教学方法也仅仅是灌输式教学。大部分地区的美术教师采用当地教育部门所指定的美术教科书,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和顺序来进行教学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美术教科书大都采用直线型编排方式,一课一主题,有时会产生课与课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而且小学与中学的美术教科书,初中与高中的美术教科书之间也缺少有机的衔接。因此,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美术教学之间也存在着缺乏衔接现象。
四、解决途径思考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完善、推进。关联的因素很多,首先就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在中国古代“文化”一直到近代都是指“文治教化”,即固有的伦理道德、礼乐和典章制度对人的制约与感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也就是当时的教育大政方针。当下我们认为:不论是美术教育还是其他艺术教育,首先教育方针制定者应把握的是:“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和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辨证统一”这一根本宗旨。其次,是怎样能够使上令下行,打破应试教育制度,全面在九年义务教育之中推行普及艺术教育。第三,提高中小学艺术教师本身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水平。四、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艺术教育关系到国家兴亡。第五,在美术教材的建设中注重乡土教材或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城市美术教材的改革。
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美术全日制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在规定统编教材时重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但是,对教育的最终目的“修身,培养天德”方面仍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美术课程虽然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但这种人文素养不仅仅停留在器之“下学”层次上,更应该关注通过“下学”怎样修养完美的人格。新课标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体现亦不足。从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材看来,知识的丰富性,囊括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就好象编织了一个万花筒。几乎一课一个内容,衔接断层,而且多数是为了内容而内容。没有考虑能力的真正培养。举个简单的例子,“透视课”本是大学一个学期的课程,那么在中小学教材之中仅45分钟讲完,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天才,实在难为他了。从“新课标”到“统编教材”,以及部分省份发行的“校本教材”,都不难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浩如海洋的知识点,人文、自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成了一个超级杂货店。知识的学习处于蜻蜓点水式,走马观花式之中,不知道这样是否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一个怪圈。我们不反对教材知识点可以多,但从一年级到初中高中,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培养的不是一个机器人,一个鉴赏工作者,而是一个未来的具有完美人格修养的道德和品质良好的人才。告诉学生这是齐白石的虾,那个是毕加索的变形画。不如让学生在画齐白石虾之中涵养,中华民族的水墨写意精神,自然之灵性,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在教材的编写之中,首先应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怎样传承,再有应当把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个完整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之中不仅仅是内容难度的增加,还应把握文化精神深度的传承。
总之,只有国家大政方针导向正确,并给予充分重视,各地政府,学校领导才会重视,才会投入经费,投入人力进行教材的编写,投入师资,投入场地。才会从每周一至两节甚至没有艺术教学的时间增加至每周四节,甚至每天有一节艺术课的时间保证。
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培育,总比花拳秀腿实际。西方德里达的“文字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间的关系一样”正说明了这样一点,对哲学解释的文字越多反而越远离哲学的本质。禅宗也讲究不立文字传道,顿悟才越接近真理。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如果重视过多表面的建设忽视本质的东西,那么我们则更远离了“下学”为“上学”的目的,“礼”“乐”之教化为了培养人之天德也,而不能执末为本,本末倒置为学而学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5678.html
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张玉金
【摘要】应试教育之下的美术教育,注定了其被冷落的命运。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情商构建基础就是美术教育。一个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高度,而美术教育正是建立这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代绘画成教化助人伦之思想是否仍适用于当下道德沦丧之境况,素质教育之美育之路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键词】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美术课程;素质教育
《大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开篇既总结了儒家教育思想之根本,通过个体的内在心性修养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教育思想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近代才被打破。那么,我们再返回来分析当下的教育模式及思想。近现代以来,我们的教育在强大的西方各种教育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同化下,传统的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模式基本已经被西式教育取代。虽然这种近现代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以牺牲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为代价,可能是所有的有识之士所不愿看到的事情。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自是难逃西化的命运,并且在上个世纪初,美术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曾起着先锋的作用。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技与道的学习之中,西方更重“技”,也就是“器”之层面,东学更重“道”。孔子讲:“下学而上达。”下“学”之学,是从日常生活着手,以上达“天德”为最终目的。而下学的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在学习过程之中,把握的是怎样把知识化为德性,即转智为德,将知识转化为生命所应有的德性。人作为自然之德的真正体现者和实现者,对人的存在本质的自我了解,就是了解自然法则,在人的心灵中蕴涵着自然界的普遍原则。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殊魅力所在——“天人合一”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存。
“人生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就连“搏弈亦可修道也”。这种重人生修养的教育在中国众多学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道家重自然养生,修真人,儒家重修身,注重道德情操的修养、教化,以德治国。只有修炼完美的人格,才能实现人生最高之理想。这才是中国的教育目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技是为了入道。然而我们当下的艺术教育,甚至于整个教育思想,逐渐偏离了“传道”的目的。为器而器,远离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远离了文化的传承。
中央电视台“名人对话”栏目曾请来了美国哈佛大学儒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座谈,杜先生说未来的东西文化对接点就是“人文主义”。中国儒学注重人的自我修养的发展,以积极“入世”和“和谐”精神,正应是我们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当下语境中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是怎样的呢?一个国家的教育成败,首先取决于教育方针,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其次才是教师的素质,教材的建设等。今天,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原本并没有错误,但在应试教育仍然左右着全国大中小学命脉之时,素质教育就难以推行。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升重点中学,艺术课是不占主课的,分数决定了美术的命运,即永远是可有可无的副课。那么各个学校必然降低艺术科的地位以及课时量。当然在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今天在许多地方组织专家学者制定美术教材,无论统编教材、还是乡土教材,以及校本教材等。内容花样繁多仍然是无用武之地的。虽然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对来讲美术教育还比较重视,部分学校安排了类艺术课程,但是仍然为副课开设。那么在远离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在什么样的呢?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美术课都被简单地归入中小学课程中的副科,被语文数学主科占用现象仍然较普遍。纠其原因:
一、认识不足
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可能在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这个概念还不是那么清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标准》)反复提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提到“人文性质”。所谓人文性质,即“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科学具有道德与价值倾向……”。
关于“人文”一词,《易贲》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七十二公孙瓒传谕有“舍诸天运,微乎人文”的说法。前者是指礼教文化,后者是对自然而言,指人事。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建立的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总和。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美术教师要在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课中进行教学,就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素质,才能给予学生以人文精神的感召,才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尊重学生的本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只重视物质,也许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是长期看来必将自食短视的恶果。最终道德沦丧经济必将回到起点,从走回头之路。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作用已显易见。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就一直起着成教化、助人伦之作用。其实在今天这种提升人类灵魂思想作用依然存在。但是至今,美术学科的开课和教学情况并没有引起真正重视和落实。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素质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能力培养的地位提得较高,但是在许多地区的乡镇学校面前教育的成效仍然较低,根据调查许多农村地区艺体学科教育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领导不重视。在乡镇下面的中小学校都是重视考试科目,轻非考试学科,对艺术学科不要求或落实不够,这是十分普通的现象。尽管上级一在强调必须开齐上好各课程,教育部也签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下面学校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了事。只要统考学科在一年一度的评估中占到前列,学校榜上有了名,领导脸上就有了光,成了一好遮百丑的局面。对非考试科目,特别是艺体学科就不闻不问,艺术教育在广大山区农村学校几乎成了一片空白。
其次,教师不主张。在广大农村学校,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小学,基本上是实行包班制,部分教师还担任复试班教学。一个人教所有学科,或至少3课以上的学科,先不考虑教师是否有胜任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整天守着一个或两个班,教完一课又一课,中间不休息,不调节,任何一个教师的精力都是达不到的,哪怕才参加工作的教师也是不例外。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师主观上不主张,不作为。教师一般都是教考试科目,而那些非考试科目,特别是艺体学科,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或做作业或改上其他学科。这种现象在市区的小学也比较常见。
第三,家长不支持。由于历史的根源,以及广大家长们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送孩子上学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光宗耀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所以,要求孩子学好语文、数学即可,英语也是排在次位。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涂涂画画”和“跳跳唱唱”的艺体学科,就视为“不务正业,走邪门歪道”。即使学生想学,也不于理解,更不用支持。
二、教学设施匮乏,资金和人才是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
许多乡镇的各个校点中,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绘画工具。连中心小学都没有美术图书,以及相应的美术活动室。更不能奢望各个村小学有美术器材和教具设备。更加谈不上现代设备多媒体教学了。在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仅仅是教科书,粉笔和黑板。教学设施匮乏,是因为资金短缺。在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以来,取消了一些杂费,学费,但是国家教育资金的配置及落实又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很难到乡镇村一级。这就导致了学校每年要为学生垫付部分书本费,其他包括教师福利奢谈。农村学校教育落后,工资低,条件艰苦,待遇差,自然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这里任教。即使有人才,也是难以施展拳脚。没有资金,就难以建设教学资源;没有人才,就难以开发利用资源。资金和人才便成了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资金和人才的问题已经是全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两大根深蒂固的问题了。
三、师资不足,教师美术基础尚差,课程衔接断链
诸多乡镇村学校教师美术基础差,甚至没有美术教师,教学方法也仅仅是灌输式教学。大部分地区的美术教师采用当地教育部门所指定的美术教科书,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和顺序来进行教学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美术教科书大都采用直线型编排方式,一课一主题,有时会产生课与课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而且小学与中学的美术教科书,初中与高中的美术教科书之间也缺少有机的衔接。因此,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美术教学之间也存在着缺乏衔接现象。
四、解决途径思考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完善、推进。关联的因素很多,首先就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在中国古代“文化”一直到近代都是指“文治教化”,即固有的伦理道德、礼乐和典章制度对人的制约与感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也就是当时的教育大政方针。当下我们认为:不论是美术教育还是其他艺术教育,首先教育方针制定者应把握的是:“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和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辨证统一”这一根本宗旨。其次,是怎样能够使上令下行,打破应试教育制度,全面在九年义务教育之中推行普及艺术教育。第三,提高中小学艺术教师本身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水平。四、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艺术教育关系到国家兴亡。第五,在美术教材的建设中注重乡土教材或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城市美术教材的改革。
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美术全日制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在规定统编教材时重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但是,对教育的最终目的“修身,培养天德”方面仍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美术课程虽然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但这种人文素养不仅仅停留在器之“下学”层次上,更应该关注通过“下学”怎样修养完美的人格。新课标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体现亦不足。从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材看来,知识的丰富性,囊括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就好象编织了一个万花筒。几乎一课一个内容,衔接断层,而且多数是为了内容而内容。没有考虑能力的真正培养。举个简单的例子,“透视课”本是大学一个学期的课程,那么在中小学教材之中仅45分钟讲完,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天才,实在难为他了。从“新课标”到“统编教材”,以及部分省份发行的“校本教材”,都不难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浩如海洋的知识点,人文、自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成了一个超级杂货店。知识的学习处于蜻蜓点水式,走马观花式之中,不知道这样是否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一个怪圈。我们不反对教材知识点可以多,但从一年级到初中高中,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培养的不是一个机器人,一个鉴赏工作者,而是一个未来的具有完美人格修养的道德和品质良好的人才。告诉学生这是齐白石的虾,那个是毕加索的变形画。不如让学生在画齐白石虾之中涵养,中华民族的水墨写意精神,自然之灵性,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在教材的编写之中,首先应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怎样传承,再有应当把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个完整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之中不仅仅是内容难度的增加,还应把握文化精神深度的传承。
总之,只有国家大政方针导向正确,并给予充分重视,各地政府,学校领导才会重视,才会投入经费,投入人力进行教材的编写,投入师资,投入场地。才会从每周一至两节甚至没有艺术教学的时间增加至每周四节,甚至每天有一节艺术课的时间保证。
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培育,总比花拳秀腿实际。西方德里达的“文字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间的关系一样”正说明了这样一点,对哲学解释的文字越多反而越远离哲学的本质。禅宗也讲究不立文字传道,顿悟才越接近真理。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如果重视过多表面的建设忽视本质的东西,那么我们则更远离了“下学”为“上学”的目的,“礼”“乐”之教化为了培养人之天德也,而不能执末为本,本末倒置为学而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