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培养学生读图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
如何多途径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
新疆喀什市第十一中学 黄新兰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的经验,谈谈在地理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方法:
一、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活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生活重现与体验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地理的奇妙与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我们强调地理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学科,早在人类出现就接触了地理的范畴。人们重视地理还在于地理和人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离不开地理。工作生活的环境、出门看天、哪里的景观多,选择房屋的朝向等,都是地理方面的学问,甚至说到古代的风水学,孔明借东风……一个人学识渊博通常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说地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离开地理就寸步难行。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上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大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经常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环保、节能,以及身边的巨变如:旅游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等,讲给同学听,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需要。
二、备课时积极设置激趣情境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领域广阔,能活跃学生思维,可在导入新课题时设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开场白”。教师利用多种多样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状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1.教师要精心设计引言并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引言吸引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巧妙的导入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启发思维。
我们通常所说的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地壳运动”一刻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发现鱼类的化石。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
2.还可以从学生亲身感受过或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出所要讲的内容
如讲“区时”时,教师提出,最近才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很多决赛场次的现场直播都是在凌晨1—2点,难道这些运动员都是半夜起来参加比赛吗?在讲大气的保温作用时,问学生霜冻是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还是阴天的夜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时时有地理知识。这样学起来亲切、具体、生动有味,就会很自然地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巧用故事,激发情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而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设计时能用故事导入的尽量用故事导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真实、生动、形象而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寓故事于地理教学之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而人又吃了被污染的鱼,使得人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维持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1.巧用谚语、歌诀、顺口溜辅助教学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讲“地下水”时,运用谚语提问:“井水不犯河水吗?”这平常无奇直接了当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趁机给学生讲解地下水的来源、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地下水的类型等知识,最后再联系到地表水的知识。不需说明,学生自然已经体会到井水其实是“犯”了河水的。地理歌诀以其精炼简洁、琅琅上口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可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巧用谜语,解决疑难,活跃课堂。
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它曲折有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而且能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培养思维和推断能力。
“地图上的方向”这节内容中,在经纬线画成圆弧形的情况下,南、北两极点如何确定方向是一大难点。这时可用谜语开路。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趣题:“要盖一座楼房,四面都开窗,要求每扇窗户都朝南,请问该在哪里好?”起先,学生会觉得兴奋但又有些莫名其妙。这时通过一则谜语来提示学生:“哪洲不连,哪国也不沾,盖房不用砖瓦,地皮也不出钱(打一地名)”学生对照地图边找边思考,很快猜出谜底“北极点”,然后根据经纬网、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找到北极点,这正是楼房要盖的地方。学生从而悟出北极点这一位置的与众不同来。同时,反之,也懂得一个人如果是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便都是同一个方向——北方。
3.引用诗词成语,使教学生动形象。
要上好一堂课,离开生动精炼的语言是办不到的。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5692.html
新疆喀什市第十一中学 黄新兰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的经验,谈谈在地理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方法:
一、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活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生活重现与体验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地理的奇妙与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我们强调地理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学科,早在人类出现就接触了地理的范畴。人们重视地理还在于地理和人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离不开地理。工作生活的环境、出门看天、哪里的景观多,选择房屋的朝向等,都是地理方面的学问,甚至说到古代的风水学,孔明借东风……一个人学识渊博通常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说地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离开地理就寸步难行。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上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大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经常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环保、节能,以及身边的巨变如:旅游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等,讲给同学听,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需要。
二、备课时积极设置激趣情境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领域广阔,能活跃学生思维,可在导入新课题时设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开场白”。教师利用多种多样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状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1.教师要精心设计引言并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引言吸引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巧妙的导入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启发思维。
我们通常所说的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地壳运动”一刻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上会发现鱼类的化石。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
2.还可以从学生亲身感受过或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出所要讲的内容
如讲“区时”时,教师提出,最近才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很多决赛场次的现场直播都是在凌晨1—2点,难道这些运动员都是半夜起来参加比赛吗?在讲大气的保温作用时,问学生霜冻是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还是阴天的夜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时时有地理知识。这样学起来亲切、具体、生动有味,就会很自然地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巧用故事,激发情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而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设计时能用故事导入的尽量用故事导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真实、生动、形象而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寓故事于地理教学之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如日本水俣湾出现猫集体自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追问其原因,是由于猫吃了被污染的鱼导致神经错乱,而人又吃了被污染的鱼,使得人精神受损伤,行动失控,以至死亡。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维持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1.巧用谚语、歌诀、顺口溜辅助教学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讲“地下水”时,运用谚语提问:“井水不犯河水吗?”这平常无奇直接了当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趁机给学生讲解地下水的来源、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地下水的类型等知识,最后再联系到地表水的知识。不需说明,学生自然已经体会到井水其实是“犯”了河水的。地理歌诀以其精炼简洁、琅琅上口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可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巧用谜语,解决疑难,活跃课堂。
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它曲折有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而且能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培养思维和推断能力。
“地图上的方向”这节内容中,在经纬线画成圆弧形的情况下,南、北两极点如何确定方向是一大难点。这时可用谜语开路。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趣题:“要盖一座楼房,四面都开窗,要求每扇窗户都朝南,请问该在哪里好?”起先,学生会觉得兴奋但又有些莫名其妙。这时通过一则谜语来提示学生:“哪洲不连,哪国也不沾,盖房不用砖瓦,地皮也不出钱(打一地名)”学生对照地图边找边思考,很快猜出谜底“北极点”,然后根据经纬网、地球仪的演示,让学生找到北极点,这正是楼房要盖的地方。学生从而悟出北极点这一位置的与众不同来。同时,反之,也懂得一个人如果是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便都是同一个方向——北方。
3.引用诗词成语,使教学生动形象。
要上好一堂课,离开生动精炼的语言是办不到的。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