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不再缺席——《皇帝的新装》教学札记
让思维不再缺席——《皇帝的新装》教学札记
任依尔
一、课前思考:热闹的课堂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按照时下最流行的教学方法,要把《皇帝的新装》一课上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并非难事。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flash动画,变冰冷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第二,复述故事。通过复述,促使学生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多得。第三,分角色朗读。第四,课本剧表演。这两项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生为了完成表演,必然会去熟悉课文内容,分配角色,合作分析各色人物,揣摩他们的心理,这样不就变教师传授为学生自学了吗?
然而,课堂教学是要讲求实际效果的,上述方法真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吗?首先flash动画的画面固然精美、直观,然而学生只顾欣赏动画,哪还有心思去研究原著本身?一道文质兼美的文学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却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去研究课文及文中的各类人物,然而就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学生的兴奋点大多在表演上,其分析常常浅尝辄止。相比之下,复述故事似乎倒还落实了一些东西,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其情节还需要大张旗鼓地复述吗?
这种片面追求学生自主,只注重表面繁华而不讲求实效的课其实是典型的“知识缺席”“思维缺席”的课。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似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文本,深入地思考隐藏在荒诞故事背后的深刻思想意义;也没有时间仔细去揣摩每个人物荒诞言行的根源,领略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没有时间去体会那令人难以置信却又让人无法怀疑其真实性的巧妙构思和大胆奇特的想象。在课堂上,学生的口动了,手动了,全身都动了,惟独思维没有动起来。那么又怎么谈得上语文知识的建构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语文阅读课,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别忘记语文教学的专责》一文概括得好:一是弄清“写了什么”(内容);二是弄清“写作目的何在”(主旨);三是弄清“怎样写的”(文章结构、行文思路);四是明白“为什么这样写”(行文规律及其后所隐含的人类思维规律)。如此看来,要教好《皇帝的新装》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故事的表层,而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精髓,切实领会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让他们为作者天才般的想象力拍案叫绝!因此,我在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方案时,把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能力放在了目标首位,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不再缺席。
二、课堂设计:让学生的思维不再缺席
以下是我对《皇帝的新装》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给主人公添加定语(即“一个____的皇帝”)
这一环节属于整体感知课文。尽管学生对故事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但这一环节仍不可略去。“给主人公添加定语”的预期效果是:第一,调动学生读课文的积极性。因为学生若不认真地读课文,就无法给课文的主人公添加合适的定语。第二,促使学生理解课文,初步认识和评价文中的皇帝。第三,发展学生的思维。给主人公添加定语,是对该人物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是有效的思维训练。第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他们必须选择确切而简洁的词语来表达。第五,课堂调查。听听学生给主人公添加的定语和所作的解说,这是教师了解学情的好机会,再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案。
二、用“一个字”概括故事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既要理清情节的脉络,又要把握情节的核心,还要辨明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把握情节这一重要的阅读能力,而且训练了他们化繁为简、高度概括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我所料,大家十分积极,提出了许多互不相同的“一个字”。怎样挑出最恰当的那个字呢?其一,不能光让学生讨论。大家各执己见,结果还是这么多的“一个字”。其二,不能由教师敲定。这样虽然可以得出答案,但这种灌输无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三,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筛选过程,教师顺势把筛选的方法教给学生,是为上策。所以,在学生提出“蠢、笨、新、骗”等数个字之后,我教他们用“三法”验明正身:一、“排除法”,去掉非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二、“检验法”,去掉不能概括全篇情节的字;三、“比较法”,筛选出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色的一个字——“骗”。
三、找出各个人物和“骗”字的关系
为了训练学生把握众多人物形象的能力,区分不同人物在作品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我又设计了让学生找到文中不同人物和这个“骗”字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结论。为什么采取这种一字之差的结论方式呢?用一个字区别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此其一。用一个字表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作用,便于分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此其二。用一个字揭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醒目突出,也培养了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的能力,此其三。这就使得文中的人物形象立起来,为进一步由表及里领会本文的寓意奠定了基础。
四、讨论:《皇帝的新装》中所讲述的故事可不可能发生?
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以及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每一个初读教材者,如果不进行深入思考,必然会怀疑故事的可能性,于是产生这么几个疑问:1.连一个小孩都能看穿的谎言,大人却看不出来,这可能吗?2.为什么整个王国,除那个小孩外,竟无一人敢于说真话,揭穿骗子的骗局?3.骗子的谎言就像一张薄纸,一捅就破,有那么大胆的骗子吗?然而,通过分析第1、2个问题就会发现,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完全有可能出现,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私”和“无私”的问题。由此让人领悟到“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这一深刻的寓意。同时,也更让人看清了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皇帝大臣们所暴露出来的丑恶的灵魂。这就是教材所要揭示的思想内容。再分析第3个问题就会发现,骗子的骗局虽然露骨,却又是最合适不过的。他们琢磨透了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谁要说一句真话,谁就“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上演了一场闹剧。这是多么强烈的讽刺!再联系各种人物的语言行动,更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想象。学生甚至自己总结出童话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文学创作规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5815.html
任依尔
一、课前思考:热闹的课堂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按照时下最流行的教学方法,要把《皇帝的新装》一课上得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并非难事。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flash动画,变冰冷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第二,复述故事。通过复述,促使学生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多得。第三,分角色朗读。第四,课本剧表演。这两项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生为了完成表演,必然会去熟悉课文内容,分配角色,合作分析各色人物,揣摩他们的心理,这样不就变教师传授为学生自学了吗?
然而,课堂教学是要讲求实际效果的,上述方法真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吗?首先flash动画的画面固然精美、直观,然而学生只顾欣赏动画,哪还有心思去研究原著本身?一道文质兼美的文学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却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去研究课文及文中的各类人物,然而就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学生的兴奋点大多在表演上,其分析常常浅尝辄止。相比之下,复述故事似乎倒还落实了一些东西,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其情节还需要大张旗鼓地复述吗?
这种片面追求学生自主,只注重表面繁华而不讲求实效的课其实是典型的“知识缺席”“思维缺席”的课。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似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文本,深入地思考隐藏在荒诞故事背后的深刻思想意义;也没有时间仔细去揣摩每个人物荒诞言行的根源,领略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没有时间去体会那令人难以置信却又让人无法怀疑其真实性的巧妙构思和大胆奇特的想象。在课堂上,学生的口动了,手动了,全身都动了,惟独思维没有动起来。那么又怎么谈得上语文知识的建构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语文阅读课,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别忘记语文教学的专责》一文概括得好:一是弄清“写了什么”(内容);二是弄清“写作目的何在”(主旨);三是弄清“怎样写的”(文章结构、行文思路);四是明白“为什么这样写”(行文规律及其后所隐含的人类思维规律)。如此看来,要教好《皇帝的新装》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故事的表层,而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精髓,切实领会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让他们为作者天才般的想象力拍案叫绝!因此,我在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方案时,把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能力放在了目标首位,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不再缺席。
二、课堂设计:让学生的思维不再缺席
以下是我对《皇帝的新装》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给主人公添加定语(即“一个____的皇帝”)
这一环节属于整体感知课文。尽管学生对故事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但这一环节仍不可略去。“给主人公添加定语”的预期效果是:第一,调动学生读课文的积极性。因为学生若不认真地读课文,就无法给课文的主人公添加合适的定语。第二,促使学生理解课文,初步认识和评价文中的皇帝。第三,发展学生的思维。给主人公添加定语,是对该人物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是有效的思维训练。第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他们必须选择确切而简洁的词语来表达。第五,课堂调查。听听学生给主人公添加的定语和所作的解说,这是教师了解学情的好机会,再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案。
二、用“一个字”概括故事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既要理清情节的脉络,又要把握情节的核心,还要辨明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把握情节这一重要的阅读能力,而且训练了他们化繁为简、高度概括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我所料,大家十分积极,提出了许多互不相同的“一个字”。怎样挑出最恰当的那个字呢?其一,不能光让学生讨论。大家各执己见,结果还是这么多的“一个字”。其二,不能由教师敲定。这样虽然可以得出答案,但这种灌输无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三,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筛选过程,教师顺势把筛选的方法教给学生,是为上策。所以,在学生提出“蠢、笨、新、骗”等数个字之后,我教他们用“三法”验明正身:一、“排除法”,去掉非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二、“检验法”,去掉不能概括全篇情节的字;三、“比较法”,筛选出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色的一个字——“骗”。
三、找出各个人物和“骗”字的关系
为了训练学生把握众多人物形象的能力,区分不同人物在作品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我又设计了让学生找到文中不同人物和这个“骗”字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结论。为什么采取这种一字之差的结论方式呢?用一个字区别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此其一。用一个字表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作用,便于分辨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此其二。用一个字揭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醒目突出,也培养了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的能力,此其三。这就使得文中的人物形象立起来,为进一步由表及里领会本文的寓意奠定了基础。
四、讨论:《皇帝的新装》中所讲述的故事可不可能发生?
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由表及里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以及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每一个初读教材者,如果不进行深入思考,必然会怀疑故事的可能性,于是产生这么几个疑问:1.连一个小孩都能看穿的谎言,大人却看不出来,这可能吗?2.为什么整个王国,除那个小孩外,竟无一人敢于说真话,揭穿骗子的骗局?3.骗子的谎言就像一张薄纸,一捅就破,有那么大胆的骗子吗?然而,通过分析第1、2个问题就会发现,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完全有可能出现,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私”和“无私”的问题。由此让人领悟到“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这一深刻的寓意。同时,也更让人看清了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皇帝大臣们所暴露出来的丑恶的灵魂。这就是教材所要揭示的思想内容。再分析第3个问题就会发现,骗子的骗局虽然露骨,却又是最合适不过的。他们琢磨透了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谁要说一句真话,谁就“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称赞皇帝的“新装”,上演了一场闹剧。这是多么强烈的讽刺!再联系各种人物的语言行动,更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想象。学生甚至自己总结出童话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文学创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