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万淑兰校长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专题讲座有感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
--听万淑兰校长“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专题讲座有感
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进了深秋。就秋天而言,我是比较喜欢深秋这个时候的,这是一个绚烂而成熟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季节,在“国培计划”小语研修学习中,我学会了思考,收获了成长。一周的培训时间里,有幸听取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而郴州市一完小万淑兰校长无疑给每个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执着的奋斗历程让人佩服,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人感叹,智慧的管理方式让人温暖······而我最难忘的却是她在她的日志中写下的那一段朴实的文字:“时光无言,静待教育花开。”
“时光无言,静待教育花开。”这是一种多美的教学艺术。白居易有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任何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也需要一种等待的耐心,更需要一种恒久的坚持。在弘扬、传播教育之梦的征程上,教育的理想情怀,就是教育者以自己的生命状态去唤醒、激活孩子的生命状态,教育就是一片云去推动那一片片云,一棵树去摇动那一棵棵树,一朵花去催开那一朵朵花,而这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短暂的。要想让每一个孩子如云如树如花一样展现蓬勃的生机需要教育者去期待,去宽待,去慢待!
可是很多时候,在教育中,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总有一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愤怒。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使孩子朝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没有办法让孩子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们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们。著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说:“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教育是慢的艺术。”
大家对这三个孩子应该不会陌生: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样真实的事例证实了这一点: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在慢养中,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我们也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还缺少一份等待的耐心!
诚然,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教育教学也在提倡“高效课堂”。 人生苦短,争分夺秒当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是,从容不迫何尝又不是一种大度和睿智的表现?有时,因为我们的脚步过于匆忙,我们会错过许多的美好的时光。都说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带给人的自然是美的享受,我们为什么要让美的享受转瞬即逝呢?我们可不可以放慢我们的脚步,带着孩子们一起慢慢的品,细细地想,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知识学生暂时不能够理解,有什么要紧呢?慢慢来,人的认识总是螺旋似上升的,今天不理解的,明天他可能就理解了,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能够马上改了当然更好,但一时半会改不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慢慢观察、静静守候,等待教育的契机。 “快”并不意味着“好”,“高效率”也不意味着“高效益”,好成绩也不等同于好教育。急功近利,贪多求快,有时会严重妨碍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时间是需要珍惜的,但偶尔挥霍一把又何妨?效率当然也是需要追求的,但不也有“欲速则不达”、“慢功出细活”之说吗?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秋日的暖阳里,朴树的歌声穿过耳畔,我仿佛嗅到了一缕缕纯净的芬芳。我想:“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存期待,心怀等待,那些花儿一定会灿烂的开放,他们会用一抹馨香,浅抒流年,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添上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抹色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6199.html
--听万淑兰校长“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专题讲座有感
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进了深秋。就秋天而言,我是比较喜欢深秋这个时候的,这是一个绚烂而成熟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季节,在“国培计划”小语研修学习中,我学会了思考,收获了成长。一周的培训时间里,有幸听取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而郴州市一完小万淑兰校长无疑给每个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执着的奋斗历程让人佩服,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人感叹,智慧的管理方式让人温暖······而我最难忘的却是她在她的日志中写下的那一段朴实的文字:“时光无言,静待教育花开。”
“时光无言,静待教育花开。”这是一种多美的教学艺术。白居易有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任何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也需要一种等待的耐心,更需要一种恒久的坚持。在弘扬、传播教育之梦的征程上,教育的理想情怀,就是教育者以自己的生命状态去唤醒、激活孩子的生命状态,教育就是一片云去推动那一片片云,一棵树去摇动那一棵棵树,一朵花去催开那一朵朵花,而这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短暂的。要想让每一个孩子如云如树如花一样展现蓬勃的生机需要教育者去期待,去宽待,去慢待!
可是很多时候,在教育中,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总有一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愤怒。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使孩子朝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没有办法让孩子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们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们。著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说:“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教育是慢的艺术。”
大家对这三个孩子应该不会陌生: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样真实的事例证实了这一点: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在慢养中,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我们也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还缺少一份等待的耐心!
诚然,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教育教学也在提倡“高效课堂”。 人生苦短,争分夺秒当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是,从容不迫何尝又不是一种大度和睿智的表现?有时,因为我们的脚步过于匆忙,我们会错过许多的美好的时光。都说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带给人的自然是美的享受,我们为什么要让美的享受转瞬即逝呢?我们可不可以放慢我们的脚步,带着孩子们一起慢慢的品,细细地想,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知识学生暂时不能够理解,有什么要紧呢?慢慢来,人的认识总是螺旋似上升的,今天不理解的,明天他可能就理解了,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能够马上改了当然更好,但一时半会改不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慢慢观察、静静守候,等待教育的契机。 “快”并不意味着“好”,“高效率”也不意味着“高效益”,好成绩也不等同于好教育。急功近利,贪多求快,有时会严重妨碍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时间是需要珍惜的,但偶尔挥霍一把又何妨?效率当然也是需要追求的,但不也有“欲速则不达”、“慢功出细活”之说吗?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秋日的暖阳里,朴树的歌声穿过耳畔,我仿佛嗅到了一缕缕纯净的芬芳。我想:“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存期待,心怀等待,那些花儿一定会灿烂的开放,他们会用一抹馨香,浅抒流年,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添上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