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随笔
小学教师教育随笔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晴天间多云
2013,已经接近尾声,回首2013,真是感慨万千。
上个学年,我带六年级班。毕业会考,成绩平平。这在我的预料之外,也在我的预料之中。说句实话,这届学生,让我得意的学生不少,让我费心的学生也不少。一年之中,我几乎将自己大半的精力放在了那些潜能生身上,整天就想着和这些学生斗智斗勇,甚至斗气,结果这些学生依然还是“潜能”状态。我想:如果能将这些精力分出一半,放在优秀生或是中等生身上,效果应该会强多了。不过,和这些学生斗智斗勇甚至斗气,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走出校门以后,在路上和自己这些教过的学生相见,能主动和老师热情打招呼的,往往也就是这些学生。
有的时候,我就想:转化潜能生,怎样才能做到“低消耗高效益”?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好好思考和探究。
新的学年开始,我被安排教五年级。我这人可能是和“二”较上了劲,上个学年,我教六(2)班,这个学年,又教五(2)班。对于这样的安排,我没有怨言。说句实在话,初次接触这届学生,是有些高兴的,直观告诉我:这届学生的基础、习惯要好于往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我对这些学生是充满信心的。
有了上个学年的经验教训,在这个学期中,我开始走出关注片面的局限,特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关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第一名”。
出于对他们的全面成长着想,我开始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进行一些创新,在管理上进行一些放权,希望由此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自觉性。我开始培养小老师、小助手,也开始注重建立学习小组,开展一些伙伴间的合作学习。
这个个学期里,我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变关注学生成绩为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我特别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育人,寓教于乐。并且,我还积极接纳校外辅导员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之中。
针对当今留守孩子越来越多的特点,也为了让远方的家长能直接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我试图通过网络构建一个互动的家校教育平台,以此建立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由于各种客观和主管原因,特别是由于软硬件条件的限制,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如今,这样的一个平台是基本建立了,可是,参与到其中的家长还是少之又少,再说,在参与的这些家长中,能真正和老师开展互动交流就更少了。不过,我不会气馁,我相信,有了这样开端,加上大家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我们的家校平台交流功效将会越来越优越,和家长的交流内容也会越来越深入。
半个学期过去后,11月7日,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出来,感觉学生的成绩不错,合格率和优秀率都比较理想。如今,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了,回头想想,令自己满意的地方却是太少,总觉得不尽人意之处居多。也许是被期中考试偶然的理想成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近段时间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实在太多,总之,我感觉到自己和学生的表现都不如从前。一些以前学习优秀的孩子,在上课时也开始有一些不良好的表现;我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也开始打折扣。
振军、思璇同学以前学习很踏实,上课听讲特别认真,学习任务完成一丝不苟,一直是我的骄傲。可最近,发现这两个同学上课的时候竟然玩起了小玩具,好几次,我都想点他们的名,让他们站起来亮亮相;可是,话到嘴边我还是咽了下去,只是用眼神再提醒他们:“你们不要做小动作了!”从他们当时满脸通红的表情来看,我的眼神提醒应该是起到了作用。可是,后来,我又再次遇到了这样情形,这让我有些怀疑自己眼神提醒的作用。如今为止,我还是没有当堂点名,依然只是用眼神高速他们。当然,如果这样的温馨提醒老是不起作用,我也会用其他方式提醒的。
是的,每个孩子都在变化之中:有的孩子,我感觉都他们的情形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些孩子,却能明显感觉到变得越来越进步。袁瑞、蒋淑君同学便是越来越进步的代表。星期一的时候,袁瑞同学写的一篇日记很精彩,我特意让他当着全班同学朗读。今天,他的表现更是很不错。早读的时候,我布置《草船借箭》中几个段落的背诵。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抽查了背诵情况,结果,几个一直优秀的学生都背得不流畅,而袁瑞居然能很流畅地背诵出来。
相对于以上两种孩子,有些孩子的变化却比较复杂,说不清他们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燕燕同学算得上是变化多端的典型。上周,我刚刚为她的进步感到庆幸的时候,这一周,却发现她的努力又少了不少。再说,这孩子的确容易满足,真是“给她一点阳光她就灿烂”,就乐得忘了东西南北。所以,对这样的孩子,真的不可给她持续的表扬,可能需要表扬与提醒并驾齐驱。星期一的时候,我表扬了她;今天,我找个这个机会提醒了她。我希望这孩子能读懂老师的良苦用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6248.html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晴天间多云
2013,已经接近尾声,回首2013,真是感慨万千。
上个学年,我带六年级班。毕业会考,成绩平平。这在我的预料之外,也在我的预料之中。说句实话,这届学生,让我得意的学生不少,让我费心的学生也不少。一年之中,我几乎将自己大半的精力放在了那些潜能生身上,整天就想着和这些学生斗智斗勇,甚至斗气,结果这些学生依然还是“潜能”状态。我想:如果能将这些精力分出一半,放在优秀生或是中等生身上,效果应该会强多了。不过,和这些学生斗智斗勇甚至斗气,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走出校门以后,在路上和自己这些教过的学生相见,能主动和老师热情打招呼的,往往也就是这些学生。
有的时候,我就想:转化潜能生,怎样才能做到“低消耗高效益”?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好好思考和探究。
新的学年开始,我被安排教五年级。我这人可能是和“二”较上了劲,上个学年,我教六(2)班,这个学年,又教五(2)班。对于这样的安排,我没有怨言。说句实在话,初次接触这届学生,是有些高兴的,直观告诉我:这届学生的基础、习惯要好于往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我对这些学生是充满信心的。
有了上个学年的经验教训,在这个学期中,我开始走出关注片面的局限,特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关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的“第一名”。
出于对他们的全面成长着想,我开始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进行一些创新,在管理上进行一些放权,希望由此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自觉性。我开始培养小老师、小助手,也开始注重建立学习小组,开展一些伙伴间的合作学习。
这个个学期里,我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变关注学生成绩为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我特别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育人,寓教于乐。并且,我还积极接纳校外辅导员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之中。
针对当今留守孩子越来越多的特点,也为了让远方的家长能直接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我试图通过网络构建一个互动的家校教育平台,以此建立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由于各种客观和主管原因,特别是由于软硬件条件的限制,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如今,这样的一个平台是基本建立了,可是,参与到其中的家长还是少之又少,再说,在参与的这些家长中,能真正和老师开展互动交流就更少了。不过,我不会气馁,我相信,有了这样开端,加上大家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我们的家校平台交流功效将会越来越优越,和家长的交流内容也会越来越深入。
半个学期过去后,11月7日,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出来,感觉学生的成绩不错,合格率和优秀率都比较理想。如今,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了,回头想想,令自己满意的地方却是太少,总觉得不尽人意之处居多。也许是被期中考试偶然的理想成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近段时间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实在太多,总之,我感觉到自己和学生的表现都不如从前。一些以前学习优秀的孩子,在上课时也开始有一些不良好的表现;我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也开始打折扣。
振军、思璇同学以前学习很踏实,上课听讲特别认真,学习任务完成一丝不苟,一直是我的骄傲。可最近,发现这两个同学上课的时候竟然玩起了小玩具,好几次,我都想点他们的名,让他们站起来亮亮相;可是,话到嘴边我还是咽了下去,只是用眼神再提醒他们:“你们不要做小动作了!”从他们当时满脸通红的表情来看,我的眼神提醒应该是起到了作用。可是,后来,我又再次遇到了这样情形,这让我有些怀疑自己眼神提醒的作用。如今为止,我还是没有当堂点名,依然只是用眼神高速他们。当然,如果这样的温馨提醒老是不起作用,我也会用其他方式提醒的。
是的,每个孩子都在变化之中:有的孩子,我感觉都他们的情形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些孩子,却能明显感觉到变得越来越进步。袁瑞、蒋淑君同学便是越来越进步的代表。星期一的时候,袁瑞同学写的一篇日记很精彩,我特意让他当着全班同学朗读。今天,他的表现更是很不错。早读的时候,我布置《草船借箭》中几个段落的背诵。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抽查了背诵情况,结果,几个一直优秀的学生都背得不流畅,而袁瑞居然能很流畅地背诵出来。
相对于以上两种孩子,有些孩子的变化却比较复杂,说不清他们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燕燕同学算得上是变化多端的典型。上周,我刚刚为她的进步感到庆幸的时候,这一周,却发现她的努力又少了不少。再说,这孩子的确容易满足,真是“给她一点阳光她就灿烂”,就乐得忘了东西南北。所以,对这样的孩子,真的不可给她持续的表扬,可能需要表扬与提醒并驾齐驱。星期一的时候,我表扬了她;今天,我找个这个机会提醒了她。我希望这孩子能读懂老师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