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赛课评委点评
评课稿:赛课评委点评
篇一:把“比较”教学法进行到底
--观听杨慧老师作文指导课有感
杨慧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十二个参赛选手她是第一个亮相的人;还因为,她的课堂始终贯穿着目前很少提及,说来也不够时尚,却极为实用、极为科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法--比较。听完杨慧老师的课,我的想法就是:把“比较”教学法进行到底。
一、在比较中求同,感知“画龙点睛”的作用。
求同比较就是将相同的知识,或性质相似的材料放在一块加以比较,使学生利用材料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
杨慧老师这节课指导的是写作上的一个小技巧:画龙点睛。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画龙点睛”在写作中的作用,她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结论性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下面一组相关的材料: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
给出材料后,杨慧老师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去找“点睛”之笔,而是先让学生认真感知,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仔细品读一下,这几篇课文的结尾之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杨慧老师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这几组材料中,进行求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无论怎么学,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一致的。但是,思考的过程不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方法的培养程度是绝对不同的。成功的求同比较,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智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在比较中求异,体会“画龙点睛”的方法。
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世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见解早已得到人们的认同。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将这种差异揭示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
杨慧老师的这节课,开口小,驾驭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接受并掌握“画龙点睛”的写作技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她充分考虑到了学情,在“掌握运用”这一教学环节,她再次用到了比较法,与前面不同的是:这次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求异。
首先,杨慧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材料:
在我奶奶80岁大寿的那一天,各地的亲朋好友都来探望奶奶。奶奶表面上是不开心,说什么浪费钱,不用送什么礼物了,可是心里却非常开心的。因为以前往往只有她的八个儿女为她庆祝生日,今日却有非常多的人特意赶来庆祝,她肯定很开心!大家聚在一起,小的大的,男的女的,人们聚集一起真是其乐融融!
--《美丽家事》结尾之一
姐姐不计较我平时待她有多差,在那天我生病时,她尽心尽职地照顾我。我惭愧,平时我用不好的态度对待她,她却用美好的心态对待我。将心比心,我羞愧不已…… 家事就是家人相处而编写的一本沉厚的记事本。是的,家事是你与你的家人一道编写的记事本,里面记载着你与家人的快乐与忧愁,幸福与悲伤……这些家事都是美丽的!
--《美丽家事》结尾之二
……原来是这样,不过也对了,做人要讲究卫生吗!于是我便去把那些餐桌上的盘盘碗碗全部洗了一遍,还把全家都打扫了一遍,家里又恢复了妈妈在家时的整洁、干净的样子了!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不过这次是梦见他们谢谢我……
--《餐桌上的世界》结尾之一
有些人热衷于追求灯红酒绿的生活,常常奔走于花花绿绿的世界。而有些人则喜欢平平凡凡地过日子,安安静静地享受快乐。这些人,不追求过多的欲望,享受清淡,乐在清淡。他们的心,如清蒸豆腐般纯净。清蒸豆腐,它让我学会放弃追求欲望,静心生活,乐在平淡。哦,吃的学问还真多:餐桌上的世界,可真丰富!
--《餐桌上的世界》结尾之二
材料给出后,杨慧老师问:大家比较一下,同一篇文章,结尾有什么不同?
杨慧老师这样设计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在比较中,理解并自主掌握如何“画龙点睛”,这远比直接交代如何“点睛”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结果。其实,有时结果并不是第一位的,往往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才是首要。因为这关系到能力培养的大问题。而不同的探究方法,炼就着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程度的能力。
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
不言而喻,无论是学与教,方法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综观语文教学的实践,比较教学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借助于比较,让学生鉴别异同,从中找出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叶圣陶先生有言:“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杨慧老师的这节指导课,从不同角度灵活而科学地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十分符合本节指导课的指导内容及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说,教法运用的得当、有效,值得借鉴。
比较产生发现,人生和事业也需要多比较,与杨慧老师比较,与他人比较,我们便容易发现自己,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感谢杨老师。通过你的课堂,我发现:比较教学法真好!
任水亮
2008年12月20日
篇二:成于“点”,功在“拨”
--观听潘金菊老师作文指导课有感
听潘金菊老师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我不由自主地被她轻快而严整的教学带入了学生的角色,惋惜:我没有举手表现自己。我太想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回应她的每一次质疑、每一次点拨。因为,她的每一次点拨都撩动着每一个听者的心扉,激越着每一个听者的智慧。
可以说,潘金菊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成于“点”,功在“拨”。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启发思维、排除疑难、交给方法、发展能力。
一、点要害之处,拨学习方向。
潘金菊老师的课堂,每一次给出学习材料,她的设疑都是恰到好处的选择切入口,切中问题的要害,给学生以明确的探究方向。同时,她设置的问题都是层递性推进,不断扩张着学生的思维领地。例如:在研究阅读材料三时,她环环相扣、循循善诱追究了这样几个问题:
1.找出对折翅“小天鹅”李月相关的细节描写
2.哪些文字是图片上所没有的?
3.图片上所没有的抒情文字,作者是通过图片中的哪一个具体细节联想出来的?
问题一,从写实切入,学生容易把握思维方向,也帮助学生明确了这节指导课所谓“加法”的基数问题。没有基数,何为“加”?所以,这个问题是一切问题之“本”,也是这节课的成功之“本”。
问题二,从问题一起源,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顺势逆转,进入了就实捕虚的过程,轻松地解决了写作上“加法”的问题。
问题三,进一步深入,触及到写作时如何生成“加法”的问题,即如何找“虚”的生成点。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极具挑战性的,由于前面的设疑起到了铺设台阶的作用,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
设疑的追究性和层递性,本身就是最好的点拨与引导。这样的“功势”形成了,学生的思维跨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善于设疑,相时而导。
潘金菊老师善于设疑。因为她不仅能在有疑处设疑,更能在无疑处设疑。这样的课堂,学生会从心底升起一种强大的求知欲,学习的过程就会演变成一个自主释放智慧光芒的过程。
例如:在“豁然开朗试技法”这一个环节,在引导同学们观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姚明和林浩牵手入场的感人画面时,她问了一个这样问题:从姚明、林浩的神态与表情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似平常的一问,在这里却是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拓展的一举,推动了学生由表及里、由观察到联想的思维跨越。如果没有这一问,这个环节的学习就是残缺的,或者说是低效益的。有了这一问,就犹如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点拨。潘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整节课都闪动着“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教学智慧。这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结果,这是课堂教学的大智慧,也是新课程、新课标所要求的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例如:在潘老师提出了上一个问题后,学生一时很迷茫,无所适从。终究,这是一群初一的孩子,思维的发散性还比较欠缺。这时,潘老师相机诱导,说:“透过林浩咬着的嘴唇,姚明的目光,我们可以猜猜他们在想些什么?”
学生感知材料后,开始向材料的深度进发,但一时又难以突破思维的临界点,处于胶着状态。经潘老师这么一点拨,学生的思维开始启动,在临界点发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从感知到认识、从表象到理性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点拨效果。
潘金菊老师的课真好!期待能多与她交流,从而收获她的收获。
任水亮
2008年12月21日
篇三:他的教学起点:学生意识
--观听杜少凡老师作文指导课有感
杜少凡老师的课,我听得很仔细,生怕漏掉他的一言一行。边听我边为他的学生而庆幸。
余秋雨七岁就代替村民写信,那时,他面前就“站着”一个收信的人。杜少凡老师走上讲坛不足一年,他的心中就已站满了学生,难能可贵。学生意识--这是他这节作文指导课的起点,也是他语文教学的起点,更是他事业的起点。
一、他的课堂追求: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的“表现”。
“表演”和“表现”,一字之差,相距万里。前者是“目中无人”,只有教师自己;后者是“目中有人”,和学生一起,切磋交流,相互教育,共同成长。
在杜少凡老师的课堂上,他自己的言行很简单,他没有刻意去表演,而是着力去拓展学生的表现空间。例如:每个研讨环节结束后,他不是把教师预设好的结论滴水不露地讲一遍,展示一番,灌输一通。而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中肯的点评,在点评中帮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
在杜少凡老师的课堂上,他的指导过程不是一种入侵,更不是一种心灵的殖民行为。
在个体学习遇困难时,他会放弃教学进程,及时组织群体进行讨论,不一味追求那种所谓的“教学过程完整。”小组式学习,贯穿始终。这是这节指导课的重要学习方式。
二、学习材料的选择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下面是本节指导课课堂学习第二个环节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
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
哪里出生?压根儿就搞不清!只恍惚记得好像在一个阴湿的地方咪咪叫。在那儿,咱家第一次看见了人。而且后来听说,他是一名寄人篱下的穷学生,属于人类中最残暴的一伙。相传这名学生常常逮住我们炖肉吃。不过当时,咱家还不懂事。倒也没觉得怎么可怕。只是被他嗖的一下子高高举起,总觉得有点六神无主。
--夏日漱石《我是猫》
“喀嚓,喀嚓,哧……”一个黑暗的厂房里,我--一张100元假钞,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出世了。
“去,把它换成真钞!”随着一个诡秘的声音,我从一个主人的手上转到了另一个主 人手里。
菜市场里,肉铺胖老板生意特别好。在肉刀的飞舞中,我被扔进了一个油腻的木匣子内。主人眉飞色舞地飞车走了。
--《一张百元假钞的自述》
这两段材料的语言不但鲜活,服从了本节指导课的需要,而且生动、有趣,十分符合初一孩子的心理特点,便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特别是材料的内容,猫和钞票的自述都符合初一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能进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进而共同分享大快朵颐鲜活语言的乐趣。
三、问题的设置民主而不专制,开放而不封闭。
这次大赛,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的答案都事先预设好了,并储存在了电脑中。所以,问题的设计指向性很强。这样,教学过程也就演变成为了对学生思维、情感、认识的一场残忍绑架,教师想方设法去“勾引”学生说出电脑里即将弹出的答案,也好自然进行下个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华彩而无懈可击。
杜少凡老师的课这点做得不及他人,却因此高于了他人。
例如:展示了两幅玫瑰图片之后,他设置的问题是:在欣赏完这两幅作品之后,请你分别写出你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如果问题这样设置:哪一幅作品好,为什么?
显而易见:前者是开放的、民主的、人性的。它没有强行要求学生得出哪个好和哪个不好的结论,而是重在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体验。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求答案上,而是集中在对美的感受上。这种没有结论的感受过程远比一个有完美答案的思考过程有价值。因为它培植了写作上很重要的一样东西:丰富的情感。
杜少凡老师很年轻,我们本不该要求他太多,但他这节课却给了我们很多。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祝他更好!
任水亮
2008年12月22日
篇四:点评叶妙玲老师作文指导课《悬念之始》
作为比赛,教学当然也应该上出自我,上出个性,《悬念之始》一课中,叶妙玲老师巧用表演,先声夺人,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显示了教学机智,与课题不谋而合;在比较阅读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材料中的不足,教会学生辩证思考;教师教学在求真的同时注重解惑,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当然,叶老师这节课也为我们指出了不少需要努力的方向,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就亮出了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训练加以验证的思路,虽然在我们目前教学中十分常见,却仍然是值得商榷的。有效的教学过程应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提出概念--实验论证”的过程,因为唯有建立在主动发现基础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课堂教学的结果也证明这一过程的重要性,由于这些方法的学习不是“习得”的,在实际运用“学以致用写悬念”环节中,学生习作并没有能很好地运用本节课所学。当然训练设计本身导向上的集中性,也让学生无法拓开思路,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又打出一个折扣。
点评人:张毓中
篇五:点评罗红梅老师作文指导课《言为心声》
高超的调控课堂能力和教师思想深处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罗红梅老师《言为心声--人物描写技巧大发现》一课的两大特色。整节课教师教学语言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到位的点拨评价,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为可贵的是罗老师始终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节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真正落实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然而金无足赤,白玉有瑕,本节课的不足与特色一样也是明显的,在我们强调作文教学的知识性、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写作知识的科学、准确。“个性、声像、灵动”是否可平列为人物语言描写的三大技巧?“灵动”是否就是指“引语、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即或题目“言为心声”能够概括表示“人物描写的技巧”吗?正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探究不够,在授课中教师将“引语、提示语的变化”作为实际教学的重点,而这一内容又明显地不是学生写作实际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人物语言描写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知识。
点评人:张毓中
篇六:点评丁光楣老师作文指导课《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为青年教师,丁光楣老师对一堂常规的教学内容《一切景语即情语--景物描写衬心理》上进行了深度的发掘,从景情的关系、多角度具体写景、多修辞使写景形象化上组织教学,思路清晰,上出了新意。然而丁老师的这节课也暴露了一些青年教师教学中急需改善之处。首先是教学语言节奏过快,使学生无法细心的倾听;其次是在探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明显不足,给人以“拖着学生走”之嫌;最明显的不足是在不同教学环节过渡转换中,教师的引导不够或者说教学语言不够严谨,使教学环节不能环环相扣;比如由第一个知识点“一切景语即情语,情异则景异”进入“多角度写景、多修辞写景”时,建议通过两段“寓情之景物描写”和“不带情感的景物描写”相比较,进行适当的引导“景物本身并不着情,景物描写本身也不一定就寓情,只有将景物描写具体形象化,景物才会‘含’情”。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进行教学,我们的课堂也许就能高效得多。
点评人:张毓中
篇七:怎样的作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符合我区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的呢?本次大赛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创新,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参赛老师对于有效教学共同想到的是“实践出真知”,任何能力都只能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形成,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中,在“怎么学”这一环节上,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评讲式的作文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鲜明导向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受、感知、感悟中学习语言、学习写作,提升语文素养,这是参赛教师共同的优点,也是本次大赛的特点,更应该成为我区语文教学的方向。作文教学可以这样,阅读教学亦能如此。
点评人:张毓中
篇八:以小见大之以小事见大
(执教:松岗中学黄建林老师)
一、特点:
1、 关注学情。能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在授课前真心实意地了解学生对作文的喜爱情况和写作上的困难。这样的开场,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就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位“新”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也就为下面的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目标明确。黄老师在了解学情之后,发现学生在写作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就有他预设的问题(这说明他的预设符合学情),于是黄老师就向大家亮出了本节课的目标:感受“以小见大”写作手法,掌握“以小事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不仅师生明确了这堂课的目标,而且本节课黄老师也始终围绕着这一目标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3、 选题小,操作性强。“小事见大”是松岗中学作文序列“以小见大”中的一个小“枝点”。他们把“以小见大”细化为“以小人物见大”、“以小事见大”、“以小物见大”,这就象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一样,使每次训练的目标更单一、集中,也就增强了操作性,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
的确,我们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多数学生能学会把小事写得精彩或比较精彩,并能尝试着通过小事传递出美好的情感或某一方面的人生哲理。即多少有了“以小见大”的意识。
二、亮点:
1、 黄老师始终满怀激情,以自己对作文教学的热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2、 课堂生成性强,特别是“如何把小事写得精彩”这一环节引导到位,师生互动到位,效果好。
三、建议:
1、 对“小”与“大”的理解及其互相的关系,特别是“大”的内涵引导要更到位些,让学生体会得更透彻些。虽然黄老师也点到了“情”与“理”,但不够具体,不够明确。
2、 对怎样“以小见大”这一重难点突破得不太好。怎样才能水到渠成,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事到“情”,由事到“理”?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这个地方可能收获不太大。
点评人:杨峥嵘
篇九:诗化我们的情感表达
(执教:新华中学江细凤老师)
一、特点:
1、 江老师自身素质高,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书卷味,且善于引导,善于点燃学生的激情,课堂气氛好,师生交流自然,顺畅。
2、 选题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效。语言表达确实是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头疼的问题,不仅要让他们把真情实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还要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挑战性,也有可探讨性。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诗化”活动,相信多数学生都有了“诗化”自己语言的意识,会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语言美一点,向着“诗化”的目标努力。
3、 课堂学习活动安排得科学有序,非常精细。
学习活动一 创新表达悟技巧;学习活动二 赏析例文品技巧;学习活动三练习写作用技巧。
符合认识规律,也体现了作文教学活动化,指导过程化的原则。
二、亮点:
1、 教师的言谈举止,特别是教师的语言和课堂氛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整堂课让所有在场的师生都沉浸在这种美的氛围里。
2、 选题小,设计精,学习活动有效。要美化情感表达的语言,诗化情感表达语言的方法是很多的,江老师却只选取了“化虚为实”和“情景烘托”两种技巧来让学生反复体验、感悟、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
三、建议:
1、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正因为江老师把课堂预设得过于精细、严谨,就没能给自己和学生留下太多的自由发展、自动生成的空间了。一定要按既定的目标、环节走下去,哪怕是非常细小的地方。其实预设精细一点、严谨一点是对的,但不能太死、要留有“空白”,要允许自己根据现场情况做及时地调整,要有现场生成的意识。如有时学生的回答已经相当精彩了,但老师还是每次都要给出自己的答案,把学生拉到既定的轨道上来。
2、选材太窄,所选材料几乎全是“忧愁”的,容易让学生误会为诗化的情感表达都是忧愁的、悲苦的。
3、 对“不再是决堤的海”这一诗句的理解,不能忽略“不再”二字。
点评人:杨峥嵘
篇十:“以实写虚”显真情
--表达能力提升体验课
(执教:海滨中学彭宏云老师)
一、特点:
1.善于鼓励学生,如开头的励志语填空,既让学生释放了紧张的情绪,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2.选题务实,选材典型。
与江老师相比,彭老师的选题更小,更实在,而选材更典型,更全面,避免了只选一种情感的材料,课堂也因此更阳光灿烂。
3.课堂设计层次感强,有梯度,有深度,可操作。首先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什么是“以实写虚”,再以名家片段引路,让学生感悟怎样“以实写虚”。在怎样“以实写虚”这一环节中同样是有梯度的训练。由“运用比喻,以实写虚”到“写景烘托,以实写虚”,再到“描写情境,以实写虚”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幸福树”--幸福的写作文树上爬行,越爬越高,学得有趣又有效。
二、亮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课堂生成性强,写作知识技巧全是引导学生习得的,体悟的,不是灌输的。
2.课堂始终洋溢着阳刚与阳光,老师游刃有余,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
三、建议:
1.对部分学生的发言,点评要更精细。彭老师常常就是“非常好”三个字。
2.作文教学的主题意识需加强。形式只能也必须为内容服务。课堂也好,学生的思维也好,都应当努力做到收放自如--既要能发散开来,也要能围绕某一中心收得拢来。
点评人:杨峥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6258.html
篇一:把“比较”教学法进行到底
--观听杨慧老师作文指导课有感
杨慧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十二个参赛选手她是第一个亮相的人;还因为,她的课堂始终贯穿着目前很少提及,说来也不够时尚,却极为实用、极为科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法--比较。听完杨慧老师的课,我的想法就是:把“比较”教学法进行到底。
一、在比较中求同,感知“画龙点睛”的作用。
求同比较就是将相同的知识,或性质相似的材料放在一块加以比较,使学生利用材料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
杨慧老师这节课指导的是写作上的一个小技巧:画龙点睛。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画龙点睛”在写作中的作用,她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结论性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下面一组相关的材料: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
给出材料后,杨慧老师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去找“点睛”之笔,而是先让学生认真感知,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仔细品读一下,这几篇课文的结尾之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杨慧老师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这几组材料中,进行求同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无论怎么学,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一致的。但是,思考的过程不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方法的培养程度是绝对不同的。成功的求同比较,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智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在比较中求异,体会“画龙点睛”的方法。
事物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世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见解早已得到人们的认同。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将这种差异揭示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
杨慧老师的这节课,开口小,驾驭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接受并掌握“画龙点睛”的写作技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她充分考虑到了学情,在“掌握运用”这一教学环节,她再次用到了比较法,与前面不同的是:这次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求异。
首先,杨慧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材料:
在我奶奶80岁大寿的那一天,各地的亲朋好友都来探望奶奶。奶奶表面上是不开心,说什么浪费钱,不用送什么礼物了,可是心里却非常开心的。因为以前往往只有她的八个儿女为她庆祝生日,今日却有非常多的人特意赶来庆祝,她肯定很开心!大家聚在一起,小的大的,男的女的,人们聚集一起真是其乐融融!
--《美丽家事》结尾之一
姐姐不计较我平时待她有多差,在那天我生病时,她尽心尽职地照顾我。我惭愧,平时我用不好的态度对待她,她却用美好的心态对待我。将心比心,我羞愧不已…… 家事就是家人相处而编写的一本沉厚的记事本。是的,家事是你与你的家人一道编写的记事本,里面记载着你与家人的快乐与忧愁,幸福与悲伤……这些家事都是美丽的!
--《美丽家事》结尾之二
……原来是这样,不过也对了,做人要讲究卫生吗!于是我便去把那些餐桌上的盘盘碗碗全部洗了一遍,还把全家都打扫了一遍,家里又恢复了妈妈在家时的整洁、干净的样子了!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不过这次是梦见他们谢谢我……
--《餐桌上的世界》结尾之一
有些人热衷于追求灯红酒绿的生活,常常奔走于花花绿绿的世界。而有些人则喜欢平平凡凡地过日子,安安静静地享受快乐。这些人,不追求过多的欲望,享受清淡,乐在清淡。他们的心,如清蒸豆腐般纯净。清蒸豆腐,它让我学会放弃追求欲望,静心生活,乐在平淡。哦,吃的学问还真多:餐桌上的世界,可真丰富!
--《餐桌上的世界》结尾之二
材料给出后,杨慧老师问:大家比较一下,同一篇文章,结尾有什么不同?
杨慧老师这样设计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在比较中,理解并自主掌握如何“画龙点睛”,这远比直接交代如何“点睛”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结果。其实,有时结果并不是第一位的,往往探究与发现的过程才是首要。因为这关系到能力培养的大问题。而不同的探究方法,炼就着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程度的能力。
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
不言而喻,无论是学与教,方法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综观语文教学的实践,比较教学法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借助于比较,让学生鉴别异同,从中找出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叶圣陶先生有言:“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杨慧老师的这节指导课,从不同角度灵活而科学地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十分符合本节指导课的指导内容及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说,教法运用的得当、有效,值得借鉴。
比较产生发现,人生和事业也需要多比较,与杨慧老师比较,与他人比较,我们便容易发现自己,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感谢杨老师。通过你的课堂,我发现:比较教学法真好!
任水亮
2008年12月20日
篇二:成于“点”,功在“拨”
--观听潘金菊老师作文指导课有感
听潘金菊老师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我不由自主地被她轻快而严整的教学带入了学生的角色,惋惜:我没有举手表现自己。我太想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回应她的每一次质疑、每一次点拨。因为,她的每一次点拨都撩动着每一个听者的心扉,激越着每一个听者的智慧。
可以说,潘金菊老师的这节作文指导课成于“点”,功在“拨”。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启发思维、排除疑难、交给方法、发展能力。
一、点要害之处,拨学习方向。
潘金菊老师的课堂,每一次给出学习材料,她的设疑都是恰到好处的选择切入口,切中问题的要害,给学生以明确的探究方向。同时,她设置的问题都是层递性推进,不断扩张着学生的思维领地。例如:在研究阅读材料三时,她环环相扣、循循善诱追究了这样几个问题:
1.找出对折翅“小天鹅”李月相关的细节描写
2.哪些文字是图片上所没有的?
3.图片上所没有的抒情文字,作者是通过图片中的哪一个具体细节联想出来的?
问题一,从写实切入,学生容易把握思维方向,也帮助学生明确了这节指导课所谓“加法”的基数问题。没有基数,何为“加”?所以,这个问题是一切问题之“本”,也是这节课的成功之“本”。
问题二,从问题一起源,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顺势逆转,进入了就实捕虚的过程,轻松地解决了写作上“加法”的问题。
问题三,进一步深入,触及到写作时如何生成“加法”的问题,即如何找“虚”的生成点。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极具挑战性的,由于前面的设疑起到了铺设台阶的作用,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
设疑的追究性和层递性,本身就是最好的点拨与引导。这样的“功势”形成了,学生的思维跨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善于设疑,相时而导。
潘金菊老师善于设疑。因为她不仅能在有疑处设疑,更能在无疑处设疑。这样的课堂,学生会从心底升起一种强大的求知欲,学习的过程就会演变成一个自主释放智慧光芒的过程。
例如:在“豁然开朗试技法”这一个环节,在引导同学们观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姚明和林浩牵手入场的感人画面时,她问了一个这样问题:从姚明、林浩的神态与表情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似平常的一问,在这里却是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拓展的一举,推动了学生由表及里、由观察到联想的思维跨越。如果没有这一问,这个环节的学习就是残缺的,或者说是低效益的。有了这一问,就犹如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点拨。潘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整节课都闪动着“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教学智慧。这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结果,这是课堂教学的大智慧,也是新课程、新课标所要求的一名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例如:在潘老师提出了上一个问题后,学生一时很迷茫,无所适从。终究,这是一群初一的孩子,思维的发散性还比较欠缺。这时,潘老师相机诱导,说:“透过林浩咬着的嘴唇,姚明的目光,我们可以猜猜他们在想些什么?”
学生感知材料后,开始向材料的深度进发,但一时又难以突破思维的临界点,处于胶着状态。经潘老师这么一点拨,学生的思维开始启动,在临界点发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从感知到认识、从表象到理性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点拨效果。
潘金菊老师的课真好!期待能多与她交流,从而收获她的收获。
任水亮
2008年12月21日
篇三:他的教学起点:学生意识
--观听杜少凡老师作文指导课有感
杜少凡老师的课,我听得很仔细,生怕漏掉他的一言一行。边听我边为他的学生而庆幸。
余秋雨七岁就代替村民写信,那时,他面前就“站着”一个收信的人。杜少凡老师走上讲坛不足一年,他的心中就已站满了学生,难能可贵。学生意识--这是他这节作文指导课的起点,也是他语文教学的起点,更是他事业的起点。
一、他的课堂追求: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的“表现”。
“表演”和“表现”,一字之差,相距万里。前者是“目中无人”,只有教师自己;后者是“目中有人”,和学生一起,切磋交流,相互教育,共同成长。
在杜少凡老师的课堂上,他自己的言行很简单,他没有刻意去表演,而是着力去拓展学生的表现空间。例如:每个研讨环节结束后,他不是把教师预设好的结论滴水不露地讲一遍,展示一番,灌输一通。而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中肯的点评,在点评中帮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
在杜少凡老师的课堂上,他的指导过程不是一种入侵,更不是一种心灵的殖民行为。
在个体学习遇困难时,他会放弃教学进程,及时组织群体进行讨论,不一味追求那种所谓的“教学过程完整。”小组式学习,贯穿始终。这是这节指导课的重要学习方式。
二、学习材料的选择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下面是本节指导课课堂学习第二个环节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
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
哪里出生?压根儿就搞不清!只恍惚记得好像在一个阴湿的地方咪咪叫。在那儿,咱家第一次看见了人。而且后来听说,他是一名寄人篱下的穷学生,属于人类中最残暴的一伙。相传这名学生常常逮住我们炖肉吃。不过当时,咱家还不懂事。倒也没觉得怎么可怕。只是被他嗖的一下子高高举起,总觉得有点六神无主。
--夏日漱石《我是猫》
“喀嚓,喀嚓,哧……”一个黑暗的厂房里,我--一张100元假钞,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出世了。
“去,把它换成真钞!”随着一个诡秘的声音,我从一个主人的手上转到了另一个主 人手里。
菜市场里,肉铺胖老板生意特别好。在肉刀的飞舞中,我被扔进了一个油腻的木匣子内。主人眉飞色舞地飞车走了。
--《一张百元假钞的自述》
这两段材料的语言不但鲜活,服从了本节指导课的需要,而且生动、有趣,十分符合初一孩子的心理特点,便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特别是材料的内容,猫和钞票的自述都符合初一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能进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进而共同分享大快朵颐鲜活语言的乐趣。
三、问题的设置民主而不专制,开放而不封闭。
这次大赛,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的答案都事先预设好了,并储存在了电脑中。所以,问题的设计指向性很强。这样,教学过程也就演变成为了对学生思维、情感、认识的一场残忍绑架,教师想方设法去“勾引”学生说出电脑里即将弹出的答案,也好自然进行下个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华彩而无懈可击。
杜少凡老师的课这点做得不及他人,却因此高于了他人。
例如:展示了两幅玫瑰图片之后,他设置的问题是:在欣赏完这两幅作品之后,请你分别写出你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如果问题这样设置:哪一幅作品好,为什么?
显而易见:前者是开放的、民主的、人性的。它没有强行要求学生得出哪个好和哪个不好的结论,而是重在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体验。这样,学生就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求答案上,而是集中在对美的感受上。这种没有结论的感受过程远比一个有完美答案的思考过程有价值。因为它培植了写作上很重要的一样东西:丰富的情感。
杜少凡老师很年轻,我们本不该要求他太多,但他这节课却给了我们很多。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祝他更好!
任水亮
2008年12月22日
篇四:点评叶妙玲老师作文指导课《悬念之始》
作为比赛,教学当然也应该上出自我,上出个性,《悬念之始》一课中,叶妙玲老师巧用表演,先声夺人,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显示了教学机智,与课题不谋而合;在比较阅读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材料中的不足,教会学生辩证思考;教师教学在求真的同时注重解惑,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当然,叶老师这节课也为我们指出了不少需要努力的方向,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就亮出了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训练加以验证的思路,虽然在我们目前教学中十分常见,却仍然是值得商榷的。有效的教学过程应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提出概念--实验论证”的过程,因为唯有建立在主动发现基础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课堂教学的结果也证明这一过程的重要性,由于这些方法的学习不是“习得”的,在实际运用“学以致用写悬念”环节中,学生习作并没有能很好地运用本节课所学。当然训练设计本身导向上的集中性,也让学生无法拓开思路,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又打出一个折扣。
点评人:张毓中
篇五:点评罗红梅老师作文指导课《言为心声》
高超的调控课堂能力和教师思想深处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罗红梅老师《言为心声--人物描写技巧大发现》一课的两大特色。整节课教师教学语言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到位的点拨评价,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为可贵的是罗老师始终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节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真正落实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然而金无足赤,白玉有瑕,本节课的不足与特色一样也是明显的,在我们强调作文教学的知识性、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写作知识的科学、准确。“个性、声像、灵动”是否可平列为人物语言描写的三大技巧?“灵动”是否就是指“引语、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即或题目“言为心声”能够概括表示“人物描写的技巧”吗?正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探究不够,在授课中教师将“引语、提示语的变化”作为实际教学的重点,而这一内容又明显地不是学生写作实际最需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人物语言描写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知识。
点评人:张毓中
篇六:点评丁光楣老师作文指导课《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为青年教师,丁光楣老师对一堂常规的教学内容《一切景语即情语--景物描写衬心理》上进行了深度的发掘,从景情的关系、多角度具体写景、多修辞使写景形象化上组织教学,思路清晰,上出了新意。然而丁老师的这节课也暴露了一些青年教师教学中急需改善之处。首先是教学语言节奏过快,使学生无法细心的倾听;其次是在探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明显不足,给人以“拖着学生走”之嫌;最明显的不足是在不同教学环节过渡转换中,教师的引导不够或者说教学语言不够严谨,使教学环节不能环环相扣;比如由第一个知识点“一切景语即情语,情异则景异”进入“多角度写景、多修辞写景”时,建议通过两段“寓情之景物描写”和“不带情感的景物描写”相比较,进行适当的引导“景物本身并不着情,景物描写本身也不一定就寓情,只有将景物描写具体形象化,景物才会‘含’情”。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进行教学,我们的课堂也许就能高效得多。
点评人:张毓中
篇七:怎样的作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符合我区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的呢?本次大赛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创新,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参赛老师对于有效教学共同想到的是“实践出真知”,任何能力都只能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形成,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中,在“怎么学”这一环节上,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评讲式的作文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鲜明导向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受、感知、感悟中学习语言、学习写作,提升语文素养,这是参赛教师共同的优点,也是本次大赛的特点,更应该成为我区语文教学的方向。作文教学可以这样,阅读教学亦能如此。
点评人:张毓中
篇八:以小见大之以小事见大
(执教:松岗中学黄建林老师)
一、特点:
1、 关注学情。能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在授课前真心实意地了解学生对作文的喜爱情况和写作上的困难。这样的开场,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就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位“新”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也就为下面的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目标明确。黄老师在了解学情之后,发现学生在写作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就有他预设的问题(这说明他的预设符合学情),于是黄老师就向大家亮出了本节课的目标:感受“以小见大”写作手法,掌握“以小事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不仅师生明确了这堂课的目标,而且本节课黄老师也始终围绕着这一目标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3、 选题小,操作性强。“小事见大”是松岗中学作文序列“以小见大”中的一个小“枝点”。他们把“以小见大”细化为“以小人物见大”、“以小事见大”、“以小物见大”,这就象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一样,使每次训练的目标更单一、集中,也就增强了操作性,提高了训练的有效性。
的确,我们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多数学生能学会把小事写得精彩或比较精彩,并能尝试着通过小事传递出美好的情感或某一方面的人生哲理。即多少有了“以小见大”的意识。
二、亮点:
1、 黄老师始终满怀激情,以自己对作文教学的热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2、 课堂生成性强,特别是“如何把小事写得精彩”这一环节引导到位,师生互动到位,效果好。
三、建议:
1、 对“小”与“大”的理解及其互相的关系,特别是“大”的内涵引导要更到位些,让学生体会得更透彻些。虽然黄老师也点到了“情”与“理”,但不够具体,不够明确。
2、 对怎样“以小见大”这一重难点突破得不太好。怎样才能水到渠成,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事到“情”,由事到“理”?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这个地方可能收获不太大。
点评人:杨峥嵘
篇九:诗化我们的情感表达
(执教:新华中学江细凤老师)
一、特点:
1、 江老师自身素质高,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书卷味,且善于引导,善于点燃学生的激情,课堂气氛好,师生交流自然,顺畅。
2、 选题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效。语言表达确实是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头疼的问题,不仅要让他们把真情实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还要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挑战性,也有可探讨性。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诗化”活动,相信多数学生都有了“诗化”自己语言的意识,会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语言美一点,向着“诗化”的目标努力。
3、 课堂学习活动安排得科学有序,非常精细。
学习活动一 创新表达悟技巧;学习活动二 赏析例文品技巧;学习活动三练习写作用技巧。
符合认识规律,也体现了作文教学活动化,指导过程化的原则。
二、亮点:
1、 教师的言谈举止,特别是教师的语言和课堂氛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整堂课让所有在场的师生都沉浸在这种美的氛围里。
2、 选题小,设计精,学习活动有效。要美化情感表达的语言,诗化情感表达语言的方法是很多的,江老师却只选取了“化虚为实”和“情景烘托”两种技巧来让学生反复体验、感悟、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
三、建议:
1、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正因为江老师把课堂预设得过于精细、严谨,就没能给自己和学生留下太多的自由发展、自动生成的空间了。一定要按既定的目标、环节走下去,哪怕是非常细小的地方。其实预设精细一点、严谨一点是对的,但不能太死、要留有“空白”,要允许自己根据现场情况做及时地调整,要有现场生成的意识。如有时学生的回答已经相当精彩了,但老师还是每次都要给出自己的答案,把学生拉到既定的轨道上来。
2、选材太窄,所选材料几乎全是“忧愁”的,容易让学生误会为诗化的情感表达都是忧愁的、悲苦的。
3、 对“不再是决堤的海”这一诗句的理解,不能忽略“不再”二字。
点评人:杨峥嵘
篇十:“以实写虚”显真情
--表达能力提升体验课
(执教:海滨中学彭宏云老师)
一、特点:
1.善于鼓励学生,如开头的励志语填空,既让学生释放了紧张的情绪,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2.选题务实,选材典型。
与江老师相比,彭老师的选题更小,更实在,而选材更典型,更全面,避免了只选一种情感的材料,课堂也因此更阳光灿烂。
3.课堂设计层次感强,有梯度,有深度,可操作。首先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什么是“以实写虚”,再以名家片段引路,让学生感悟怎样“以实写虚”。在怎样“以实写虚”这一环节中同样是有梯度的训练。由“运用比喻,以实写虚”到“写景烘托,以实写虚”,再到“描写情境,以实写虚”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幸福树”--幸福的写作文树上爬行,越爬越高,学得有趣又有效。
二、亮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课堂生成性强,写作知识技巧全是引导学生习得的,体悟的,不是灌输的。
2.课堂始终洋溢着阳刚与阳光,老师游刃有余,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
三、建议:
1.对部分学生的发言,点评要更精细。彭老师常常就是“非常好”三个字。
2.作文教学的主题意识需加强。形式只能也必须为内容服务。课堂也好,学生的思维也好,都应当努力做到收放自如--既要能发散开来,也要能围绕某一中心收得拢来。
点评人:杨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