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国培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国培心得体会:国培印象记
八九月的骊山,黛青的山峰似笼罩着浓浓的云雾,山下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掩映着一座古朴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小学语文、数学班培训之所。
这样高规格的培训,对一个塞北高原的乡村小学教师来说,是从教生涯中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因此格外珍惜和重视。没有让我失望的是,培训中心请来全国各地教育名家精彩讲解,倾其所研之精华,谆谆引导启丹霞,每堂课都令我耳目一新,受益颇丰。
与我们相处最多的当然是毛学文老师,他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生活、学习导师。我听他第一堂课讲的是《课标研读》,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地球村的角度谈起,围绕“语文课干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困扰语文教学多年的问题展开,又推荐了一堂观摩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推荐最多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精品,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他经常反复强调:现在的小学生,要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哪怕现在读不懂,也要在思想上建立一种印象,有一种尊崇古代文化的意识。他让班里一位毛笔字写得好的学员将《三字经》抄写出来,张贴在学习室里,供大家浏览。
毛老师几乎是堂堂课都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可见他高度负责的精神。自从听了陈琴的吟诵讲座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推广这样的学习方式,力图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参考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多读一些古文。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信仰,使他几乎变成一个推广狂人,不仅自己买回吟诵的书和光盘,跟着电脑反复学习,还在教室里给我们表演,以此来感染我们。闲暇时,毛老师常常找到我,促膝长谈人生、社会、工作,每每谈到激动时,他表情严肃,神情庄重,慷慨激昂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他比我大十多岁,却表现得如此敬业和专注,甚至肯花这么多时间给自己充电,为了什么?这一点令我佩服和感慨,觉得自己的渺小和苟且,是已经不能饶恕了。
这种影响,是一种职业观念的内在感化,不是教条化的思维所传达的模板理论。这么多年来,教育上今天树起一面旗,明天吹响一声号,风云变幻,莫衷一是,搞得基层教师不知该向右还是向左转,始终没有一条明晰的线路可循。其实,扎扎实实的瞄准一条线,不折不扣的做下去,就是一种很成功的教育。花样玩得多了,人马都折腾得疲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只留遗憾在人间啊!我觉得跟毛老师学习,悟出的东西还真不少。
仲维健老师的《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今后的识字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性,通过大量具体事例的讲解,操作性变得很强;张启哲老师用他一口标准的长安普通话讲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高屋建瓴,极具哲理;相学文老师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观点新颖,独具匠心;杨孝龙老师所讲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提升策略》立足教研,探索课题,提出策略,直指现实;田延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用事例阐明自己的教学育人观;李琦老师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同课异构”的内涵,并现场指导我们上微型课,每课必评,褒贬适度……专家之精彩讲座不能一一尽述,收获之大,也非言语所能表达。
最能激发我求知兴趣的是党义峰老师的讲座《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线性分析》,因我对文学情有独钟,所以即便那些在别人听来晦涩难懂的理论,我却听得津津有味。党老师的讲解独辟蹊径,思路奇异,见解之大胆,闻所未闻,却又发人深省,感悟良多。所举事例,也多为历史名人,有极强的概括和代表性,也便于我们理解。如他把《红楼梦》描述成“无聊制造的事故”,明清中小说人物是“未来的无赖”,关羽并不能算得“忠义化身”,皇帝迷恋当圣人等等,都有一种把历史拉近到我们眼前并层层剖析的明朗感。
再说说同事们之间吧!大家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关系融洽得跟兄弟姐妹一样,平时出行都呼朋引伴,吃饭时还聊一聊各地风情,彼此相知。遇到问题,也是互相帮助,决不吝啬于自己的功夫和时间。微型课上,也是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为的是都能顺利过关。一有闲暇时间,便积极号召起来,或登骊山一展豪情,或游公园开放心情,或逛街购物小小怡情,总之,大家都尽力在学习之余把生活打扮得更花枝招展一些,为的不是招摇显摆,只为互相传递快乐和趣味,为我们共同的学习阶段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6272.html
八九月的骊山,黛青的山峰似笼罩着浓浓的云雾,山下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掩映着一座古朴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小学语文、数学班培训之所。
这样高规格的培训,对一个塞北高原的乡村小学教师来说,是从教生涯中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因此格外珍惜和重视。没有让我失望的是,培训中心请来全国各地教育名家精彩讲解,倾其所研之精华,谆谆引导启丹霞,每堂课都令我耳目一新,受益颇丰。
与我们相处最多的当然是毛学文老师,他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生活、学习导师。我听他第一堂课讲的是《课标研读》,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地球村的角度谈起,围绕“语文课干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困扰语文教学多年的问题展开,又推荐了一堂观摩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推荐最多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精品,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他经常反复强调:现在的小学生,要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哪怕现在读不懂,也要在思想上建立一种印象,有一种尊崇古代文化的意识。他让班里一位毛笔字写得好的学员将《三字经》抄写出来,张贴在学习室里,供大家浏览。
毛老师几乎是堂堂课都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可见他高度负责的精神。自从听了陈琴的吟诵讲座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推广这样的学习方式,力图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参考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多读一些古文。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信仰,使他几乎变成一个推广狂人,不仅自己买回吟诵的书和光盘,跟着电脑反复学习,还在教室里给我们表演,以此来感染我们。闲暇时,毛老师常常找到我,促膝长谈人生、社会、工作,每每谈到激动时,他表情严肃,神情庄重,慷慨激昂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他比我大十多岁,却表现得如此敬业和专注,甚至肯花这么多时间给自己充电,为了什么?这一点令我佩服和感慨,觉得自己的渺小和苟且,是已经不能饶恕了。
这种影响,是一种职业观念的内在感化,不是教条化的思维所传达的模板理论。这么多年来,教育上今天树起一面旗,明天吹响一声号,风云变幻,莫衷一是,搞得基层教师不知该向右还是向左转,始终没有一条明晰的线路可循。其实,扎扎实实的瞄准一条线,不折不扣的做下去,就是一种很成功的教育。花样玩得多了,人马都折腾得疲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只留遗憾在人间啊!我觉得跟毛老师学习,悟出的东西还真不少。
仲维健老师的《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今后的识字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性,通过大量具体事例的讲解,操作性变得很强;张启哲老师用他一口标准的长安普通话讲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高屋建瓴,极具哲理;相学文老师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观点新颖,独具匠心;杨孝龙老师所讲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提升策略》立足教研,探索课题,提出策略,直指现实;田延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用事例阐明自己的教学育人观;李琦老师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同课异构”的内涵,并现场指导我们上微型课,每课必评,褒贬适度……专家之精彩讲座不能一一尽述,收获之大,也非言语所能表达。
最能激发我求知兴趣的是党义峰老师的讲座《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线性分析》,因我对文学情有独钟,所以即便那些在别人听来晦涩难懂的理论,我却听得津津有味。党老师的讲解独辟蹊径,思路奇异,见解之大胆,闻所未闻,却又发人深省,感悟良多。所举事例,也多为历史名人,有极强的概括和代表性,也便于我们理解。如他把《红楼梦》描述成“无聊制造的事故”,明清中小说人物是“未来的无赖”,关羽并不能算得“忠义化身”,皇帝迷恋当圣人等等,都有一种把历史拉近到我们眼前并层层剖析的明朗感。
再说说同事们之间吧!大家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关系融洽得跟兄弟姐妹一样,平时出行都呼朋引伴,吃饭时还聊一聊各地风情,彼此相知。遇到问题,也是互相帮助,决不吝啬于自己的功夫和时间。微型课上,也是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为的是都能顺利过关。一有闲暇时间,便积极号召起来,或登骊山一展豪情,或游公园开放心情,或逛街购物小小怡情,总之,大家都尽力在学习之余把生活打扮得更花枝招展一些,为的不是招摇显摆,只为互相传递快乐和趣味,为我们共同的学习阶段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