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关于基层反映突出问题的整改意见
县教育局关于基层反映突出问题的整改意见
为准确掌握和及时解决全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按照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于10月中旬分组带队深入基层学校开展了专项调研活动。针对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基层反映比较普遍、集中、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征求到的基层提出的一些合理化意见或建议,教育局认真地梳理汇总,并逐一反馈到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站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对于因教育局工作作风导致的一些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自查自纠、即整即改;对于因教育局现行的制度、规定、措施不完善或缺陷造成的一些不合理性问题,必须查漏补缺、健全完善,争取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合理化地解决;对于单靠系统内部自身不能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尽力协商解决;对于目前上级政策规定难以解决基层提出的一些利益性要求,或基层存在的一些片面性认识问题,必须做好解释、引导和说服工作。现将问题与意见通报如下:
一、 教育行政管理
1.各种会议、文件、检查、活动较多,占用基层学校精力过大的问题。特别是有的科室通过飞信群、公共邮箱直接联系基层单位分管领导,文件有增无减;科室间安排召开会议、领取通知,相互间不沟通,没有统筹好;不考虑镇街下属学校多的实际,统计有关材料不给基层留时间。
对此,局里出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的通知》(临教办字【2013】129号),明确规定:周一为“无会日”,一律不召开基层单位参加的会议,其它时间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安排,严格控制会议的规模和数量,倡导复合型会议和视频会议,督促机关各科室的相关业务性会议合并召开;各科室所有下发的文件应报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办公室统一审核把关发布;检查、活动,由局督导室负责统筹安排,教育局车辆出入全县中小学校园时,要主动出示通行证。到基层单位调研检查,只安排工作密切相关人员参加,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不得加重学校负担。另外,局办公室统筹协调,严格把关,要求各科室在安排布置任务时,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或紧急活动报送材料工作中,尽量给基层单位留出足够的时间。
2.督政与督学没有做到真正分开,教管办和基层学校承担了许多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压力过大。
目前,省市督导既有综合督导,也有专项督导;方案中既有督政项目,也有督学项目。我县在设计安排县级督导时,一是将省市督导项目纳入督导重点,二是将本县年度重点教育工作纳入督导;在制定评估方案时,镇街政府方案侧重于督政,重在调动镇村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提高办学条件;学校幼儿园方案侧重于督学,重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当前阶段,督政、督学难以做到真正分开,如:学校幼儿园建设等项目,一是由县政府统筹安排、调度落实,二是需要教管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三是需要基层学校幼儿园做好一些协助配合。虽然学校建设和教育投入是政府责任,但还是需要我们教育系统积极协调配合来共同推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结合上级督导方向,进一步改进设计县级督导方案,合理确定督政、督学项目,科学组织评价,重在工作实效,减轻基层负担和压力。
3.督导检查内容上,无实际意义的档案材料过多,学校只得被动应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们对今年的督导方案作了大的调整和改进:突出重点工作,加强过程督导,细化评估标准,注重能力培养。同时,考虑到地域和学校规模差异,实行一个标准、分类考核。督导项目要求标准明确、导向性强,计分办法要科学合理、梯次分明、便于操作,最大限度地杜绝模糊评价和人为因素。重点评估各项工作过程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不再以材料性评估作为评价标准,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
下一步,为充分发挥好督导评估的激励作用,一是要科学制定督导方案,合理确定督导项目,方案要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有利于提高育人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准备,减轻基层负担;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及时进行改进完善。二是要规范实施、公正公开,严肃工作纪律,加大过程性督导力度,及时公开督导过程和结果,广泛接受基层监督,确保督导评估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亮点展评及校长论坛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亮点展评每年一次过于频繁,缺乏深入挖掘和打造;校长论坛理论性、思想性、主题性不强,很多学校搞成了工作总结。
每年一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亮点展评,以此推进学校理念提升,品牌培植,均衡发展。对发现的亮点,持续关注,挖掘打造,重点培植,尽快形成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和档次。重内涵、轻形式,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校长论坛要明确主题,每次论坛确立1-3个主题,校长围绕相关主题,畅所欲言,实行头脑风暴,激发思想火花,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二、 师资队伍管理
5.教师职称评聘问题。职称评聘办法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评聘办法变化过于频繁;职称聘任指标偏少,不同学段、城乡之间名额分配数量差距过大;因计划生育不能晋升职称的人员,对晋升问题的要求比较强烈,这部分教师多数在小学,人数较多;从镇街到县直的交流是热点,加之按规定参加交流人员在职称评聘中加分,这样到县直学校交流的人员,本来已经照顾了家庭,再加分不合适。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下一步职称评聘办法由基层学校自主制定,全体教职工85%及以上满意度通过后组织实施。
根据职称改革部门要求,职称评聘受设岗比例限制,高级职称高中段最高设岗比例为25%,初中段最高设岗比例为15%,小学段(含幼儿园)最高设岗比例为3%;中级职称中学段最高设岗比例为45%,小学(含幼儿园)最高设岗比例为43%。目前,在职称聘任工作中,尽量在各单位(学校)岗位设置限额内,保持聘任指标在学段间与城乡间的平衡。根据职称改革部门规定,聘任人数接近或达到最高设岗比例的单位适当减少指标分配数。
对因计划生育不能晋升职称的人员,做好有关文件的解释工作:临办字[2010]79号、临政发[2012]2号文件都明确规定: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及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不得晋升评聘。其他系统都要严格执行以上文件。
从镇街到县直的交流问题:在城区居住的镇街教师要求到城区学校交流工作的愿望比较迫切,存在既照顾家庭又加分的问题。下一步将统筹安排城乡教师交流工作,适时调整城乡交流教师加分政策。加大农村学校新分配青年教师到城区学校交流数量,让城乡交流与青年教师培养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村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又减少在城区居住的农村教师竞相到城区学校参加交流的矛盾。
6.教师配备的问题。教师队伍结构老龄化严重,年龄断层明显;农村学校缺少专职音体美、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农村中青年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受编制数量的限制,在上级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继续加大教师引进力度,确保每年引进100名左右的新教师。
根据各学校教师需求情况,在今后的教师引进中适当增加音体美、英语、计算机专职教师的引进比例,加大调控力度,促使镇域内师资均衡。
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及时准确地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努力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增加人际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结合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和特长优势,通过教学技能基本功大赛等形式,不断锤炼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推行多点激励机制,在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方面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激励青年教师创先争优。
7.干部配备问题。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加之政府压力,造成现在各个学校校级班子成员过多,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
根据学校规模、类别及实际需要,按照精减高效、定岗定职、逐步优化的原则,科学设置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岗位及职数,对工作机构和领导职数已达到规定标准的单位,一律不再新设或增加;对因学校布局调整造成有关学校领导干部超过规定职数或原有工作机构设置不合规定的,要逐步消化精简,调整到规定标准,逐步化解校级班子成员过多的问题。
8.表彰奖励的问题。各类比赛活动功利性太强,有的老师通过一次比赛活动就认定为教学能手、考核优秀,甚至是优秀教师,严重挫伤其他教师;教学优质课、能手评选各科室都组织,不权威,各科室的评选不统一,需整合;全县不包括幼儿园在内,共有班主任2014名,约占全县教师总数的1/4强,每年只评选表彰十佳班主任,名额太少,起不到激励作用。
今后要规范各类业务评比活动。对各类比赛活动,一是要严格审批程序,教育教学不需要的活动禁止举办;二是严格审核活动奖励办法,克服功利性和随意性,做到激励适度,合理高效。
从今年开始,教育局已经开始统一组织各类教学能手和优质课的评选,规范各类评优项目,做到了通知、程序、公示、公布等环节的统一。将考虑如何进一步规范评选流程、严格程序,确保此类评选的权威性。
班主任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十分辛苦,班主任补贴又极为微薄。下一步可以适当扩大优秀班主任评选的数量(基教科原意见:建议恢复百优班主任评选)。
9.班主任待遇偏低,挫伤了积极性的问题。
班主任津贴目前的发放标准是上级劳动工作补助标准。目前上级没有新的规定,鉴于当前形势更不能多发和增发有关津贴补贴。
10.转正的民办教师家属部分的医疗保险落实渠道不顺畅的问题。其家属大部分都办理了农转非,责任田也收回去了,现在户口在教办,农村一些优惠政策无法享受,城镇职工的待遇也享受不到。
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三、教师培训
11.暑期教师集中培训、测试的问题。全县教师集中测试时大集合带来诸多不便;测试、远程研修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的与教师任教学科及教学内容结合;培训形式单一,简单的集中培训难以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实际效果不理想。
进一步创新和改进测试形式,采取集中测试、分散测试、网上测试等形式,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避免给教师带来的不便。
进一步深入基层调研,倾听教师对测试内容及形式的看法,合理的安排教师测试,以便更好地适应教师的任教学科及教学内容。
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灵活培训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
12.计算机全员测试的问题。内容模块多且集中,不利于学习,有些内容无实用价值。网上学习弄虚作假,代替学习的较为普遍。
今后再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时,多听取基层意见,多与一线老师交流、讨论,争取让培训符合绝大多数教师的实际。
13.校本研训的问题。校本研训成绩由学校提供,且要有3%的不合格率,矛盾下移,学校意见大。
将校本研训成绩可只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每个等次占不同的比例,取消不合格等次。
四、教育财务管理
14.学校债务大,规模较小的学校,学校经费难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问题。个别学校去年已通过标准化验收,但部分后续工程未完工,像教学楼楼顶的防水处理、线路等,没有完全完工,不尽快完成会影响使用。
建议镇街规模小的学校可以以教学点形式挂靠规模大的学校统筹使用经费,局里也会对这些学校在经费安排上适当倾斜。标准化达标学校建设局里已多方筹资予以补助,学校应通过争取当地政府拨款等形式解决一块,也可适当使用义保经费用于校舍维修。
15.财务账目运行的问题。报账慢,报账周期长,个人垫付时间长;准备金数额少,随着物价上涨,原有的准备金不能满足学校开学前的需要;报账发票过于严格,采购物资花了钱,还要去买发票,再花一部分冤枉钱;规定满2000元的支出必须打账户,随着物价上涨,多数支出超过2000元。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尽量简化报账程序,建议学校(教办)报账员及时到核算中心报账。
根据学校的支出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提高备用金,大额支出可以通过网银或支票支付。
采购物资时,应直接向销货方索要正规发票,非正规发票不能入账。
根据备用金管理制度,限额可适当提高,大额支出应直接打给销货方。
五、学校安全管理
16.涉军保安管理问题。基本不在岗,学校对这部分人员不好管理。
为做好涉军人员群体的维稳工作,2010年县政府安置735名涉军人员到各镇街及县属学校从事保安工作。分配到各镇街的涉军人员由各镇街党委政府管理,不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范围;分配到县属学校的涉军人员由县教育局负责管理。县政府对涉军人员群体管理态度非常明确,主要是以维稳为主,尽量引导他们从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不能重复上访。部分镇街涉军保安未到岗、不服从学校管理;县属学校涉军保安全部在岗。
17.校车管理问题。学校校车管理任务重、责任大、涉及面广,收费、维修、跟车等事务繁杂,学校需要付出很大精力来解决。
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第二十二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校车的安全维护。”第三十八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因此,校车管理是国家规定的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为减轻学校负担,我县要求各镇(街道、产业园、风景区)成立校车管理办公室,对校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定点维修。
六、学前教育管理
18.公办园中在职公办教师少,资格证持有率低的问题。
加大新任公办教师考录比例;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转岗;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支持在职幼儿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
19.部分村办园硬件配套不到位,保教器材、设施不达标,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的问题。
加大镇街幼儿园布局调整力度;积极协调,多方投资,并充分利用奖补资金,推动办园条件改善。
20.普遍存在非法办园的问题。
积极协调县综治办、督查室、镇街政府,加大关停力度。做好家长宣传工作,以及社会多渠道的宣传。
21.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的问题。社会上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较为严重,正规幼儿园孩子进入一年级感觉压力大。
加大多渠道学前教育宣传;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七、其他问题
22.全县中小学校服样式统一,不便于学生张扬个性。
跟学生装生产厂沟通,多形式、多样色的制作样板服,避免样式单一。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提供样板服,便于学生装厂制作。
**县教育局
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6464.html
为准确掌握和及时解决全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按照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于10月中旬分组带队深入基层学校开展了专项调研活动。针对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基层反映比较普遍、集中、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征求到的基层提出的一些合理化意见或建议,教育局认真地梳理汇总,并逐一反馈到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站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对于因教育局工作作风导致的一些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自查自纠、即整即改;对于因教育局现行的制度、规定、措施不完善或缺陷造成的一些不合理性问题,必须查漏补缺、健全完善,争取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合理化地解决;对于单靠系统内部自身不能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尽力协商解决;对于目前上级政策规定难以解决基层提出的一些利益性要求,或基层存在的一些片面性认识问题,必须做好解释、引导和说服工作。现将问题与意见通报如下:
一、 教育行政管理
1.各种会议、文件、检查、活动较多,占用基层学校精力过大的问题。特别是有的科室通过飞信群、公共邮箱直接联系基层单位分管领导,文件有增无减;科室间安排召开会议、领取通知,相互间不沟通,没有统筹好;不考虑镇街下属学校多的实际,统计有关材料不给基层留时间。
对此,局里出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的通知》(临教办字【2013】129号),明确规定:周一为“无会日”,一律不召开基层单位参加的会议,其它时间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安排,严格控制会议的规模和数量,倡导复合型会议和视频会议,督促机关各科室的相关业务性会议合并召开;各科室所有下发的文件应报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办公室统一审核把关发布;检查、活动,由局督导室负责统筹安排,教育局车辆出入全县中小学校园时,要主动出示通行证。到基层单位调研检查,只安排工作密切相关人员参加,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不得加重学校负担。另外,局办公室统筹协调,严格把关,要求各科室在安排布置任务时,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或紧急活动报送材料工作中,尽量给基层单位留出足够的时间。
2.督政与督学没有做到真正分开,教管办和基层学校承担了许多本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压力过大。
目前,省市督导既有综合督导,也有专项督导;方案中既有督政项目,也有督学项目。我县在设计安排县级督导时,一是将省市督导项目纳入督导重点,二是将本县年度重点教育工作纳入督导;在制定评估方案时,镇街政府方案侧重于督政,重在调动镇村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提高办学条件;学校幼儿园方案侧重于督学,重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当前阶段,督政、督学难以做到真正分开,如:学校幼儿园建设等项目,一是由县政府统筹安排、调度落实,二是需要教管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三是需要基层学校幼儿园做好一些协助配合。虽然学校建设和教育投入是政府责任,但还是需要我们教育系统积极协调配合来共同推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结合上级督导方向,进一步改进设计县级督导方案,合理确定督政、督学项目,科学组织评价,重在工作实效,减轻基层负担和压力。
3.督导检查内容上,无实际意义的档案材料过多,学校只得被动应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们对今年的督导方案作了大的调整和改进:突出重点工作,加强过程督导,细化评估标准,注重能力培养。同时,考虑到地域和学校规模差异,实行一个标准、分类考核。督导项目要求标准明确、导向性强,计分办法要科学合理、梯次分明、便于操作,最大限度地杜绝模糊评价和人为因素。重点评估各项工作过程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不再以材料性评估作为评价标准,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
下一步,为充分发挥好督导评估的激励作用,一是要科学制定督导方案,合理确定督导项目,方案要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有利于提高育人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准备,减轻基层负担;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及时进行改进完善。二是要规范实施、公正公开,严肃工作纪律,加大过程性督导力度,及时公开督导过程和结果,广泛接受基层监督,确保督导评估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亮点展评及校长论坛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亮点展评每年一次过于频繁,缺乏深入挖掘和打造;校长论坛理论性、思想性、主题性不强,很多学校搞成了工作总结。
每年一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亮点展评,以此推进学校理念提升,品牌培植,均衡发展。对发现的亮点,持续关注,挖掘打造,重点培植,尽快形成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和档次。重内涵、轻形式,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校长论坛要明确主题,每次论坛确立1-3个主题,校长围绕相关主题,畅所欲言,实行头脑风暴,激发思想火花,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二、 师资队伍管理
5.教师职称评聘问题。职称评聘办法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评聘办法变化过于频繁;职称聘任指标偏少,不同学段、城乡之间名额分配数量差距过大;因计划生育不能晋升职称的人员,对晋升问题的要求比较强烈,这部分教师多数在小学,人数较多;从镇街到县直的交流是热点,加之按规定参加交流人员在职称评聘中加分,这样到县直学校交流的人员,本来已经照顾了家庭,再加分不合适。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下一步职称评聘办法由基层学校自主制定,全体教职工85%及以上满意度通过后组织实施。
根据职称改革部门要求,职称评聘受设岗比例限制,高级职称高中段最高设岗比例为25%,初中段最高设岗比例为15%,小学段(含幼儿园)最高设岗比例为3%;中级职称中学段最高设岗比例为45%,小学(含幼儿园)最高设岗比例为43%。目前,在职称聘任工作中,尽量在各单位(学校)岗位设置限额内,保持聘任指标在学段间与城乡间的平衡。根据职称改革部门规定,聘任人数接近或达到最高设岗比例的单位适当减少指标分配数。
对因计划生育不能晋升职称的人员,做好有关文件的解释工作:临办字[2010]79号、临政发[2012]2号文件都明确规定: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及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不得晋升评聘。其他系统都要严格执行以上文件。
从镇街到县直的交流问题:在城区居住的镇街教师要求到城区学校交流工作的愿望比较迫切,存在既照顾家庭又加分的问题。下一步将统筹安排城乡教师交流工作,适时调整城乡交流教师加分政策。加大农村学校新分配青年教师到城区学校交流数量,让城乡交流与青年教师培养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村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又减少在城区居住的农村教师竞相到城区学校参加交流的矛盾。
6.教师配备的问题。教师队伍结构老龄化严重,年龄断层明显;农村学校缺少专职音体美、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农村中青年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受编制数量的限制,在上级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继续加大教师引进力度,确保每年引进100名左右的新教师。
根据各学校教师需求情况,在今后的教师引进中适当增加音体美、英语、计算机专职教师的引进比例,加大调控力度,促使镇域内师资均衡。
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及时准确地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努力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增加人际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结合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和特长优势,通过教学技能基本功大赛等形式,不断锤炼提升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推行多点激励机制,在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方面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激励青年教师创先争优。
7.干部配备问题。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加之政府压力,造成现在各个学校校级班子成员过多,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
根据学校规模、类别及实际需要,按照精减高效、定岗定职、逐步优化的原则,科学设置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岗位及职数,对工作机构和领导职数已达到规定标准的单位,一律不再新设或增加;对因学校布局调整造成有关学校领导干部超过规定职数或原有工作机构设置不合规定的,要逐步消化精简,调整到规定标准,逐步化解校级班子成员过多的问题。
8.表彰奖励的问题。各类比赛活动功利性太强,有的老师通过一次比赛活动就认定为教学能手、考核优秀,甚至是优秀教师,严重挫伤其他教师;教学优质课、能手评选各科室都组织,不权威,各科室的评选不统一,需整合;全县不包括幼儿园在内,共有班主任2014名,约占全县教师总数的1/4强,每年只评选表彰十佳班主任,名额太少,起不到激励作用。
今后要规范各类业务评比活动。对各类比赛活动,一是要严格审批程序,教育教学不需要的活动禁止举办;二是严格审核活动奖励办法,克服功利性和随意性,做到激励适度,合理高效。
从今年开始,教育局已经开始统一组织各类教学能手和优质课的评选,规范各类评优项目,做到了通知、程序、公示、公布等环节的统一。将考虑如何进一步规范评选流程、严格程序,确保此类评选的权威性。
班主任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十分辛苦,班主任补贴又极为微薄。下一步可以适当扩大优秀班主任评选的数量(基教科原意见:建议恢复百优班主任评选)。
9.班主任待遇偏低,挫伤了积极性的问题。
班主任津贴目前的发放标准是上级劳动工作补助标准。目前上级没有新的规定,鉴于当前形势更不能多发和增发有关津贴补贴。
10.转正的民办教师家属部分的医疗保险落实渠道不顺畅的问题。其家属大部分都办理了农转非,责任田也收回去了,现在户口在教办,农村一些优惠政策无法享受,城镇职工的待遇也享受不到。
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三、教师培训
11.暑期教师集中培训、测试的问题。全县教师集中测试时大集合带来诸多不便;测试、远程研修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的与教师任教学科及教学内容结合;培训形式单一,简单的集中培训难以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实际效果不理想。
进一步创新和改进测试形式,采取集中测试、分散测试、网上测试等形式,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避免给教师带来的不便。
进一步深入基层调研,倾听教师对测试内容及形式的看法,合理的安排教师测试,以便更好地适应教师的任教学科及教学内容。
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灵活培训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
12.计算机全员测试的问题。内容模块多且集中,不利于学习,有些内容无实用价值。网上学习弄虚作假,代替学习的较为普遍。
今后再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时,多听取基层意见,多与一线老师交流、讨论,争取让培训符合绝大多数教师的实际。
13.校本研训的问题。校本研训成绩由学校提供,且要有3%的不合格率,矛盾下移,学校意见大。
将校本研训成绩可只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每个等次占不同的比例,取消不合格等次。
四、教育财务管理
14.学校债务大,规模较小的学校,学校经费难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问题。个别学校去年已通过标准化验收,但部分后续工程未完工,像教学楼楼顶的防水处理、线路等,没有完全完工,不尽快完成会影响使用。
建议镇街规模小的学校可以以教学点形式挂靠规模大的学校统筹使用经费,局里也会对这些学校在经费安排上适当倾斜。标准化达标学校建设局里已多方筹资予以补助,学校应通过争取当地政府拨款等形式解决一块,也可适当使用义保经费用于校舍维修。
15.财务账目运行的问题。报账慢,报账周期长,个人垫付时间长;准备金数额少,随着物价上涨,原有的准备金不能满足学校开学前的需要;报账发票过于严格,采购物资花了钱,还要去买发票,再花一部分冤枉钱;规定满2000元的支出必须打账户,随着物价上涨,多数支出超过2000元。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尽量简化报账程序,建议学校(教办)报账员及时到核算中心报账。
根据学校的支出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提高备用金,大额支出可以通过网银或支票支付。
采购物资时,应直接向销货方索要正规发票,非正规发票不能入账。
根据备用金管理制度,限额可适当提高,大额支出应直接打给销货方。
五、学校安全管理
16.涉军保安管理问题。基本不在岗,学校对这部分人员不好管理。
为做好涉军人员群体的维稳工作,2010年县政府安置735名涉军人员到各镇街及县属学校从事保安工作。分配到各镇街的涉军人员由各镇街党委政府管理,不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范围;分配到县属学校的涉军人员由县教育局负责管理。县政府对涉军人员群体管理态度非常明确,主要是以维稳为主,尽量引导他们从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不能重复上访。部分镇街涉军保安未到岗、不服从学校管理;县属学校涉军保安全部在岗。
17.校车管理问题。学校校车管理任务重、责任大、涉及面广,收费、维修、跟车等事务繁杂,学校需要付出很大精力来解决。
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第二十二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校车的安全维护。”第三十八条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因此,校车管理是国家规定的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为减轻学校负担,我县要求各镇(街道、产业园、风景区)成立校车管理办公室,对校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定点维修。
六、学前教育管理
18.公办园中在职公办教师少,资格证持有率低的问题。
加大新任公办教师考录比例;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转岗;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支持在职幼儿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
19.部分村办园硬件配套不到位,保教器材、设施不达标,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的问题。
加大镇街幼儿园布局调整力度;积极协调,多方投资,并充分利用奖补资金,推动办园条件改善。
20.普遍存在非法办园的问题。
积极协调县综治办、督查室、镇街政府,加大关停力度。做好家长宣传工作,以及社会多渠道的宣传。
21.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的问题。社会上幼儿教育小学化影响较为严重,正规幼儿园孩子进入一年级感觉压力大。
加大多渠道学前教育宣传;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七、其他问题
22.全县中小学校服样式统一,不便于学生张扬个性。
跟学生装生产厂沟通,多形式、多样色的制作样板服,避免样式单一。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提供样板服,便于学生装厂制作。
**县教育局
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