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知青岁月》观后感
纪录片《知青岁月》观后感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知青网合拍的纪录片《知青岁月》,昨天在北京四惠附近的国粹苑首播。这是一部北京知青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历50年岁月,讲述年过花甲的知青沉淀记忆后的真人真事。由知青本人亲口讲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再现当年那激情豪壮的岁月,也是深重苦难又艰辛挣扎的青春岁月。没有任何改编加工和演技,但真实的重锤,声声击打观众心扉,感人至深。放声大笑,感动落泪,鼓掌悲叹,知青观众的情感投入,心神倾注,与屏幕上的讲述人声情交汇了。
这次纪录片《知青岁月》首播的是《贺兰山下的记忆》,65年下到宁夏的北京知青集体口述,在贺兰山下农建13师难忘的人生历程。中国传媒大学的郭振元教授是总编导,北京知青网的千秋缘站长是这次知青聚会主持。
播映前宁夏知青代表何君倬的发言依然豪迈,令人难忘:
“我们是拼搏的一代!我们是忍辱负重的一代!我们1700万知青,手挽手,就是一座三峡大坝!我们站起来,就是一座喜马拉雅!
一位69届的知青代表,已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了,走上台,对着台下的65届老知青们依然动情地说:“我们69届下乡的毕业生,是你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步步长大的!”
片头曲是一代知青们都喜欢都唱过的《边疆处处赛江南》。这支美妙婉转的歌曲,承载了知青们太多的豪情,太多的苦难艰辛,太多难忘的记忆!歌声一起,我的思绪就回到了那一眼望不尽头的北大荒,面对一根直通到山脚下的垄,边锄玉米地,我们边唱的就是这支歌。
屏幕上的知青在口述,台下的知青记忆闸门就打开了!浸润着悲与欢,浮现着血和泪。
贺兰山下,腾格里大沙漠边就是我们的家。刚到几天,沙尘暴袭来,面对面几米看不见人,昏天黑地,女生们夜里用纱巾包住脸,睡着又让沙子呛醒,抖抖纱巾,一捧土!被子上身上脸上全黄的!第二天每个知青干的活就是都拿一个脸盆,到麦田里捧沙土,把沙土埋住的麦苗露出来。
最让人感动的是屏幕上一个叫潘永仪的知青,讲当年主动参与挖大沟的劳动竞赛:
“那天早上,我提着10个馒头,一大桶水,就上阵了。到地就全脱了,只穿一条短裤叉,挖一米五深沟,有人丈量,大太阳底下,汗不停流着,铁锹不停,中午饿了,吃了5个馒头,不歇,接着挖,要创纪录。最后那天我一人挖了32方土!”
他还讲了如何教几个同伴一起跳下火车,追赶连队汽车的趣事,也令人捧腹。
还有一个割麦子的经历:“我割不快,就想镰刀一定要快!头天晚上提前磨了5把锋利的镰刀,就用草绳子系住腰,后背插上锋利的5把镰刀,一溜儿,闪闪的,第二天大猫腰割麦子,用钝了一把,一扔,再从后背抄一把,接着割!”
当年全国一千多万知青,兵团工资全国几乎一样,无非24元,25元,28元上下。
我想,当年这些吃苦拼命的事,如今似乎听着很新奇,其实很多,正如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山的石头上,硬是凿出来一条盘山的红旗渠!全县几万农民,每天就供一斤粮食一斤半菜,自带工具,实际就是义务劳动啊!没有当年不计报酬的几亿人的奉献,哪有共和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原始积累!
昨天整看了一上午一下午,很真实很全貌很震撼很简洁很值得。比某些耗资上亿的烂片子有意思。
参加这次知青口述历史的,有当年北京各个中学毕业生,仅仅记下了几个学校:三十中,二十七中,四十一中,十中,二十三中,五十六中,国子监中学及钢院附中等,当年来到贺兰山下战天斗地的是大批初中生也有高中生,还有个别大学生知青。最小的才13岁,妹妹参加兵团时才未满15周岁,还带着红领巾呢!
约200名北京老知青在5月29号欢聚一堂。聚会间知青网代表,天津知青网代表,重庆知青网代表,廊坊知青网代表等上台接受了北京知青网赠送的大钟表并合影。
据说《知青岁月》计划要拍52集,期盼再现北京知青真实历史,了解在全国各地的北京知青那段难忘的辉煌,无论是黑龙江陕北山西内蒙还是新疆云南!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7519.html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知青网合拍的纪录片《知青岁月》,昨天在北京四惠附近的国粹苑首播。这是一部北京知青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历50年岁月,讲述年过花甲的知青沉淀记忆后的真人真事。由知青本人亲口讲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再现当年那激情豪壮的岁月,也是深重苦难又艰辛挣扎的青春岁月。没有任何改编加工和演技,但真实的重锤,声声击打观众心扉,感人至深。放声大笑,感动落泪,鼓掌悲叹,知青观众的情感投入,心神倾注,与屏幕上的讲述人声情交汇了。
这次纪录片《知青岁月》首播的是《贺兰山下的记忆》,65年下到宁夏的北京知青集体口述,在贺兰山下农建13师难忘的人生历程。中国传媒大学的郭振元教授是总编导,北京知青网的千秋缘站长是这次知青聚会主持。
播映前宁夏知青代表何君倬的发言依然豪迈,令人难忘:
“我们是拼搏的一代!我们是忍辱负重的一代!我们1700万知青,手挽手,就是一座三峡大坝!我们站起来,就是一座喜马拉雅!
一位69届的知青代表,已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了,走上台,对着台下的65届老知青们依然动情地说:“我们69届下乡的毕业生,是你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步步长大的!”
片头曲是一代知青们都喜欢都唱过的《边疆处处赛江南》。这支美妙婉转的歌曲,承载了知青们太多的豪情,太多的苦难艰辛,太多难忘的记忆!歌声一起,我的思绪就回到了那一眼望不尽头的北大荒,面对一根直通到山脚下的垄,边锄玉米地,我们边唱的就是这支歌。
屏幕上的知青在口述,台下的知青记忆闸门就打开了!浸润着悲与欢,浮现着血和泪。
贺兰山下,腾格里大沙漠边就是我们的家。刚到几天,沙尘暴袭来,面对面几米看不见人,昏天黑地,女生们夜里用纱巾包住脸,睡着又让沙子呛醒,抖抖纱巾,一捧土!被子上身上脸上全黄的!第二天每个知青干的活就是都拿一个脸盆,到麦田里捧沙土,把沙土埋住的麦苗露出来。
最让人感动的是屏幕上一个叫潘永仪的知青,讲当年主动参与挖大沟的劳动竞赛:
“那天早上,我提着10个馒头,一大桶水,就上阵了。到地就全脱了,只穿一条短裤叉,挖一米五深沟,有人丈量,大太阳底下,汗不停流着,铁锹不停,中午饿了,吃了5个馒头,不歇,接着挖,要创纪录。最后那天我一人挖了32方土!”
他还讲了如何教几个同伴一起跳下火车,追赶连队汽车的趣事,也令人捧腹。
还有一个割麦子的经历:“我割不快,就想镰刀一定要快!头天晚上提前磨了5把锋利的镰刀,就用草绳子系住腰,后背插上锋利的5把镰刀,一溜儿,闪闪的,第二天大猫腰割麦子,用钝了一把,一扔,再从后背抄一把,接着割!”
当年全国一千多万知青,兵团工资全国几乎一样,无非24元,25元,28元上下。
我想,当年这些吃苦拼命的事,如今似乎听着很新奇,其实很多,正如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山的石头上,硬是凿出来一条盘山的红旗渠!全县几万农民,每天就供一斤粮食一斤半菜,自带工具,实际就是义务劳动啊!没有当年不计报酬的几亿人的奉献,哪有共和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原始积累!
昨天整看了一上午一下午,很真实很全貌很震撼很简洁很值得。比某些耗资上亿的烂片子有意思。
参加这次知青口述历史的,有当年北京各个中学毕业生,仅仅记下了几个学校:三十中,二十七中,四十一中,十中,二十三中,五十六中,国子监中学及钢院附中等,当年来到贺兰山下战天斗地的是大批初中生也有高中生,还有个别大学生知青。最小的才13岁,妹妹参加兵团时才未满15周岁,还带着红领巾呢!
约200名北京老知青在5月29号欢聚一堂。聚会间知青网代表,天津知青网代表,重庆知青网代表,廊坊知青网代表等上台接受了北京知青网赠送的大钟表并合影。
据说《知青岁月》计划要拍52集,期盼再现北京知青真实历史,了解在全国各地的北京知青那段难忘的辉煌,无论是黑龙江陕北山西内蒙还是新疆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