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正文

波兰实习随想


今的教皇保罗二世就是曾在克拉科夫居住近40年。城堡王宫边上一座小小的房子就是他的故居。如今故居内的摆设完整地保留了当初的原貌。圣父也是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正是在这平凡中我体会到了教皇那无私的心,那份神圣的坚持终生的使命感和对人类无条件的爱。我想正是这造就了伟大的精神。 
  波兰是个绿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据说华沙是世界上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人均绿化面积90平方米.在克拉科夫也是这样,路上四处是大面积的公园和绿地,参天的大树.这让来自中国城市的我觉得如同在天堂一般.虽说是波兰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但是在这里我根本没有看到一个工厂企业,街上的公共汽车和地铁似乎都是电气的,而不象中国的柴油车那样排黑烟.没有污染加上绿化好,感觉这里的天空特别蓝,空气特别清新,每天走在路上都是一种享受.在这里,人和自然相处的特别和谐.欧洲人特别喜欢户外运动.在路上随处可见溜旱冰的和骑赛车的年轻人,男男女女都有,公园里我还看到有专门的U型台给那些滑板爱好者使用,在城堡边,在大学里,在公园中,四处都有开放的网球场.感觉到在中国被我们当作耍酷炫耀的运动在这里只是非常平常的个人爱好而已.对欧洲人而言,运动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在聊天时,老外们总是会问我平时有什么运动爱好,当我说中国人平时都勤于学习而很少运动时,他们都摇头大为不解我们为什么能够长期忍受如此boring的生活.波兰人也十分喜欢养狗,在大街上随时有人牵着狗在溜达.狗的种类之多也让我大开眼界。想像一下等车时一只比你人还高的狗就蹲在你身边,或者坐火车你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只狗是什么感觉吧。人和自然如此和谐相处,体现着一个社会的进步。 


    苦难与涅磐 


    波兰是一个极具悲情色彩的国家。从近代起,她就几乎没有以一个独立完整的国家出现在欧洲的舞台上。起先是被普鲁士,沙俄和奥地利瓜分,随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和苏联近乎彻底的毁灭,战后又成为苏联的极权主义暴政的附庸。可以说,直到20世纪末,波兰才真正的开始了她的新生。 
    在波兰随处可见历史的坎坷与沧桑。与她邻国捷克的圆滑相比,波兰的悲壮让人扼腕长叹。每逢强敌入侵,捷克人往往是不战而降,结果所有的历史古迹、文明财富都得以保存;而波兰人往往是奋起反抗,颇有孔老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豪情,结果是整个国家被一次又一次的毁灭,然后全国在废墟中重建家园。不过令人惊叹的是,波兰的每一次重建都能按照原先格局纹丝不变的重现历史,这份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是让人钦佩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波兰人在长期被奴役下仍不失其尊严的原因吧。最典型的是二战,除克拉科夫外,波兰所有的城市都在二战中被夷为平地。尤其是华沙起义后,纳粹叫嚣“要将华沙从地图上彻底抹去”,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将华沙毁灭,但是战后波兰人又一砖一瓦将华沙完全复原成二战以前的样子。 
    在我居住的克拉科夫附近,有一处全人类历史都无法抹去的伤痕----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德国在欧洲最大的集中营,有400多万人在这里被屠杀,其中150万是犹太人。看过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人都会对奥斯维辛这个名字记忆犹新。战后,这片恐怖的地方被保存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民族仇恨,而是人类对生命,对伦理的绝望。这份罪孽不只是纳粹的,而是全人类的。人类只有保留这个伤疤,不时地去揭露它而不是抚平它,才能警惕自己悲剧不在重演。  
    奥斯维辛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它的魔力来自我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敬畏。走进大门时天是阴的,风飕飕地挂着,我在八月不由感到阵阵寒意.似乎来奥斯维辛的人很少能遇到大晴天,大多数人都是遇到阴雨天,难道是这里阴魂不散,总是那么压抑和哀怨?自从踏进大门起,我就一直因为寒意而汗毛直竖.不论走到哪里,处于哪里,每一扇窗户,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每一处展览,每一寸土地都侵浸着一个影子――死亡,都有阴魂在游荡.寒风飕飕地刮着,集中营四周的树林发出哗哗地林响,仿佛那些不散地冤魂们在呻吟,在倾诉.奥斯维辛一共有近三十座房屋,都是大多是红色的三层楼砖房,黑色的窗户.我觉得仿佛每个窗户后面都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我,绝望而麻木的眼神――在这里已经没有恐惧了,恐惧只是这个灭绝人寰的地方带给外面世界人的.我甚至不敢接近这些房子.走着走着,我常常惊恐地回头张望,仿佛后面时刻有只手会拍打我的肩膀.不仅是在集中营的展览厅里,甚至是傍晚在伯劳克瑙那空旷的原野上,我也会有这种恐惧。  
    在奥斯维辛,现在展出的有4万双鞋,以及堆成小山一样的眼镜架,假肢。这些都是从毒气室的尸体中间提取出来的。女人头发整整有7吨之多。每一束美丽的金发,扎着麻花辫,和我在大街上看到的妙龄少女的一模一样,的确,它们是真实的,都曾经伴随于一个鲜活的生命,但现在,只有这束头发还在这里。 
    毒气室,死墙,刑房,焚尸炉,这些曾经在电影和小说中看到的场景,现在活生生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奥斯维辛带给我们的是荒谬,它的屠杀不是人类野蛮兽性的激发,而是一种理智的麻木。很难想像那些纳粹刽子手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是无可非议的道德楷模且极具人文关怀素养。但是他们在对待犹太人时心中不仅没有忏悔也没有罪恶感,反而有一种为社会行善的喜悦,甚至还想尽办法减少犹太人的痛苦和恐惧,使他们能“尽可能人道”地被消灭。工业革命和科学极度发展,人类文明登峰造极的二十世纪,带给我们的却是这样的灾难,这难道不是讽刺与荒谬吗? 


    中西交流的思考 


    爱因斯特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给了我一个融入不同文化的机会。不同文化的碰撞,有惊喜,有欣赏,也有困惑与忧伤。这一切都带给我思考,充实我的视野与胸襟,使我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民。 
    在出国之前,我反复告诫自己,在国外一定要开朗,主动去和老外交流,但是身临其境时却很难如我所愿。虽然我的外语在中国属于上流,并且对世界有丰富的知识,但是我根本无法和他们做心灵上的交流。和我一起的同学有西班牙人,墨西哥人,意大利人,甚至斯拉夫人,他们的语言可能就是广东话和四川话的差别,有共同的基督教信仰,沐浴在共同的西方拉丁文化里,而中国人,实在离他们太远了。在他们为了一个笑话捧腹大笑的时候,我却坐在旁边傻乎乎的发愣。 
    公司里我的老板PAWEL,同事CHRIS,都有在多国工作实习的经历。PAWEL在西班牙,瑞士,美国工作过,而CHRIS也在美国和印度实习过,他们的经历,是同龄的中国人所远远不能比的。在欧洲,去美国读书,去其他国家工作交流,都是很普通很容易的事。西方人也很有世界公民那种自我意识,年级轻轻跑遍欧亚非几十个国家的人很普遍。比如,有些人对南美雨林,或者非洲的某个文明消失非常关注,不惜倾其所有去保护它。中国人对此可能不理解: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又是其他国家的事,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但是,西方人的逻辑是:不管在世界上什么地方,只要我关注,我就有责任去维护它。这是西方豁达的世界观和中国的闭塞的区别。  
    在欧洲我不由感叹中西生活状态和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国东部的许多城市在硬件设施上,在物质条件上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有现代化的高楼,享受高科技的成果,体验全球最新的潮流,西方社会由于其自身的传统性可能还落后于我们。但是很多观念,价值体系,道德水平,社会机制等“软条件”因素,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些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长远看,社会的进步就落在我们下一代的身上。 
    中国和西方很大的差距在于生活状态的不同。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每天为生存而奋斗.中国人彼此都很疲惫,行色匆匆,对未来充满着担心。的确,从小我们就需要面临中考,高考,就业等竞争,对被淘汰的担心与危机感始终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而对西方人而言,生存根本不是问题,他们生活的动力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工作就是享受,业余生活是另一种享受.重要的是要同时经历各种各样的生活,多元化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地扎在西方人的脑子里。比如我的老板PAWEL,他平时每天不间断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且效率之高让我惊讶,但是他每天下班后肯定花一小时游泳或者骑赛车,然后去看电影或音乐会,周末也是彻底的休闲与放松。我表示中国很难有这种工作方式时,他表示不可理解。因为对他来说,两者都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因此他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很能集中精力,陶醉于其中。 
    另外,在国外最多的感触就是环境。不管到哪里,我都觉得比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干净,没有废气,没有污染,河流里面可以看到鸭子在吃鱼.下雨天,城市里的石头路上只有清澈的雨水,根本不象国内的街道上到处是泥泞和污水.欧洲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有一次我去参加波兰全国的一个宗教仪式。草地上几万人席地而坐了大半天,但是走的时候连一张碎纸都没有留下。 

    结束语


    两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弹指一挥间,留下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无奈的惆怅,蓬勃的希望,萍水相逢的朋友。可以说,这份经历本身才是我最大的收获。主动的搜寻,主动的沟通,主动的学习,一个人的闯荡让我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获得了自信。感谢爱因斯特让我成为一个具有全球胸怀的世界性公民,今后我也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而努力。


《波兰实习随想(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35.html

  • 上一篇范文: 我的暑假实习报告--检察院
  • 下一篇范文: 区检察院实习报告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实习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