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家庭经营方式及收入结构的调查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提供服务。东金集团落户康荣乡建立鲜食玉米基地是一个成功范例,东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1亿元,目前已投资近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作为产业龙头,这是一个富乡富民的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财政贡献相当可观。而该公司从农民手中租赁耕地5344亩,农民每亩地年均获租赁费170元,相当于种植玉米的收入,同时,这些农民又受雇于基地,从事生产作业,人均收入千元以上,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在企业引进过程中,县、乡两级为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多次跑省相关部门争取来了井、路、农机等基础设施扶持项目。此外,乡、村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辅助性工作,方使企业放心入驻并较短时间内投产达效。明年,公司还将扩大基地种植面积。这些经验是值得总结借鉴的。在龙头企业建设途径上,可以采取引建新龙头、挂靠域外龙头、扶持壮大现有龙头三种方式。引建新龙头,象平山的万寿菊加工、红星乡在建的糠醛厂、兰河乡在建的民猪屠宰加工厂等效果都是不错的。挂靠龙头也是一种现实选择,我县玉米等产业资源具有相当规模,可以在挂靠上寻求出路。扶壮现有龙头企业显得比较紧迫,很多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企业声誉都很不错,但囿于规模、实力所限,难以对基地农户产生大的拉动作用,象北安的隆盛河小米、红光华实速冻糯玉米、雪豆、远大金福黄花大鹅等都属此类,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加强扶持、引导推动上做些文章,使其尽快做强做大。二要抓基地生产。基地生产比较重要,因其对户营经济转型起着直接的牵动作用。如果从见效快的角度讲,目前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培育大户和专业村、屯。大户具有带动示范作用,进而可以发展成专业村、屯,再进一步辐射即形成基地规模。红星乡新星村徐万昌屯,过去因地不打粮是新星村最穷的屯,人均收入不到600元,后来在常兆明、户文江等农户带动下开始养猪,发展成养猪专业屯,现在全村100户有70多户养猪,有存栏母猪200头,大户丁伟年出栏商品猪百头以上,最少的户也超过30头,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而兰河乡长红村是典型的养猪专业村,全村910户有343个养猪户,年出栏商品猪4800头。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农民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培育大户要把握好几个主要环节,培育对象要选择那些思想解放、能吃苦耐劳、有发展意愿的农户;扶持项目要选择农户易于接受掌握的种、养、劳务等项目;培育方式重点在信贷、技术和信息上给予扶持。适宜的目标定位可以是,一年内专业户达到“百村万户”,五年内专业村、屯比例达到50%,如果发展顺利,十年内全部实现专业化。另一方面,调整种植业结构。单一种植户收入较低,但通过调整好结构仍可实现大幅增收。可以做一下比较,玉米亩纯收入150元左右,而水稻450元,瓜菜600元,烟叶530元,粮经收入比分别是1:3、1:4、1:3.5,差别很明显。长江乡长江村七家子屯,是一个只有30多户的小屯,以前由于盐碱地不打粮,农户十分贫困,如他们自己所说,住的是土坯房、有吃没烧。1982年后开始种植水稻,去年种植面积达到900亩,农户收入大幅增加,现在全屯农户都住上了砖瓦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屯。当然,调整种植结构不能是政府一厢情愿,历史经验看行政命令是无效的,要根据市场需求等方面去引导农民、扶持农民,乡、村两级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投入、技术、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收购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进行引导性调整。过去我们对水稻种植的扶持,以及前面提到的平山的万寿菊种植等,其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三是理顺产加关系。产加关系不理顺使产业风险加大。从全县看,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产加关系是松散的,连结不密切,企业往往只顾一己之私,而损害农民利益,最终导致基地萎缩,企业无米下炊,长此以往必然毁掉产业。以亚麻为例,薄弱环节是种植基地问题,尽管政府给予了诸多扶持,2004年政府拿出补贴资金220万元,2005年为260万元,但如果不解决企业让利于民的问题,基地的稳定难以保障,其原因在于用计划的手段去抓市场难以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合理的产加关系应该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建立起紧密连结的契约型关系,订立产销合同,并由法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保障它的一贯性、严肃性,实现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双赢。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目前投入能力低的实际,应充分抓住政策机遇,围绕当前农村发展需要、农民需求进行重点施力。一要突出解决路制约问题。这是农民反映的比较迫切的问题之一。税费改革以来,农村利益关系调整,随着农民投入的退出,乡、村道路建设出现投入真空,政府想管而无能力,农民抱怨却不出力,道路质量下降,许多原本畅通的砂石路又变成了烂泥路。目前看,抓好乡村道路建设出路只有两条,一个是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通乡路、通村路、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国投项目,捆绑使用,建设等级较高的公路。要做持之以恒的工作,每年都能争取到项目,逐步改善乡村道路状况。另一个是开展“一事一议”,由农民自己投资投劳。在现阶段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短时见效的途径。去年以来,通过农民筹资,加上省里以奖代补资金,修建维护村级道路660公里,效果很好。奋斗乡每村购买一台刮道机,用的就是“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资金。因此,这项制度要坚持并推广下去,只要乡村做好宣传引导和组织工作,很多项目完全能够议成并实施。二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层次。在继续抓好库、塘、池建设,增加有效水源,保证抗旱需要的同时,应适时调整建设重心。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要在节水灌溉工程设施上做文章。河东灌区工程老化落后,泡、冒、滴、漏,浪费很严重,应作为争取项目投资的改造重点。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设施需求越来越大,比如瓜菜、亚麻要从根本上降低生产风险,将来必然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实际上我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拥有量非常小,这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三是加快农机化进程。重点是增加大型拖拉机的保有量,保证深松整地的需要。要放大政策成果, 《关于农民家庭经营方式及收入结构的调查(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4150.html
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目前投入能力低的实际,应充分抓住政策机遇,围绕当前农村发展需要、农民需求进行重点施力。一要突出解决路制约问题。这是农民反映的比较迫切的问题之一。税费改革以来,农村利益关系调整,随着农民投入的退出,乡、村道路建设出现投入真空,政府想管而无能力,农民抱怨却不出力,道路质量下降,许多原本畅通的砂石路又变成了烂泥路。目前看,抓好乡村道路建设出路只有两条,一个是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通乡路、通村路、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国投项目,捆绑使用,建设等级较高的公路。要做持之以恒的工作,每年都能争取到项目,逐步改善乡村道路状况。另一个是开展“一事一议”,由农民自己投资投劳。在现阶段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短时见效的途径。去年以来,通过农民筹资,加上省里以奖代补资金,修建维护村级道路660公里,效果很好。奋斗乡每村购买一台刮道机,用的就是“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资金。因此,这项制度要坚持并推广下去,只要乡村做好宣传引导和组织工作,很多项目完全能够议成并实施。二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层次。在继续抓好库、塘、池建设,增加有效水源,保证抗旱需要的同时,应适时调整建设重心。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要在节水灌溉工程设施上做文章。河东灌区工程老化落后,泡、冒、滴、漏,浪费很严重,应作为争取项目投资的改造重点。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设施需求越来越大,比如瓜菜、亚麻要从根本上降低生产风险,将来必然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实际上我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拥有量非常小,这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三是加快农机化进程。重点是增加大型拖拉机的保有量,保证深松整地的需要。要放大政策成果, 《关于农民家庭经营方式及收入结构的调查(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