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民族精神对人们的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调查研究


对于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当代社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为搭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框架提供客观依据。
     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及时总结科学、有效的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将我们的成果送到相关的部门,让我们为公民公德建设献上自己的微薄力量。
     五、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次调查还不尽完善,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具体有:
     1、本次调查所访谈的问题是我编制的,尚属首次运用,其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还有待验证;受访对象层次单一,对结果的准确程度也有影响。
     2、有的市民在访谈时比较匆忙,没有很认真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的效度和信度。
     3、对我来说,我以前做过社会调查不多,所以缺乏一定的经验,由于条件限制,访问人数也不多,这多少会影响到一定的准确性。
     希望以后有机会把这个问题发到网上去,让大家在网上去讨论,这样涉及的面会更广,准确性也会更高。
     六、课题研究成果
     关于民族精神对人们的主观行为
     指导性强度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具体调查过程
     1、随机访问调查
     访问题目:您会去选择做一件利国利民而不利己的事吗?
     a、绝对会b、因具体条件而定,不确定c、绝对不会
     访问对象:普通人民群众
     访问对象:200人
     访问结果:选择a占15.4%,选择b占60.8%,选择c占23.8%。
     结果分析:
     a选项体现行为人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当先,显然受民族精神指导;
     b选项体现行为人做事谨慎,善于权衡利弊,这类人既受民族精神也受利益指导;
     c选项体现这类人的行为完全不受民族精神所指导,而把个人私利作为主要指导力量。
     2、报刊杂志文献资料
     以下是从《拆迁野蛮性调查》(《杂文选刊》2004年第1期)中摘入的三则真实事例,以作分析使用。
     2002年6月某日,普渡寺西巷12号院居民杨学博在拆迁办院内被打得耳膜穿孔。
     2003年2月23日,在南池子大街80号院内正收拾东西准备搬家的沈桂芝被强行架出,头部被强压在地,然后被送进拘留所。
     2003年2月24日,北京市崇文区南池子普渡寺西巷1号院被强制拆除,一家十余口人无家可归,私房主谢玉春四处流浪,一直睡在办公室。他的两位老人整日以泪洗面,老先生生命垂危。
     分析与评论:
     拆迁本是一件好事,可那些开发商利益熏心,为早日开工要尽快拔掉钉子户。为此,他们甚至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视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儿戏,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完完全全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更让人不解的是,政府给他们披上一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外衣,为他们保驾护航,任其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其结果只会加深人民内部矛盾,不但不利于经济发展,反而阻碍发展。试问:这时,民族精神起了指导作用吗?
     在势利者眼里,只有利益,民族精神一文不值。更谈不上民族精神对他们的行为起指导作用了。
     通过以上两种调查方式,经过调查小组的集体讨论,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在当代社会,民族精神的指导作用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其范围仅仅局限于在大的灾难或大型国家计划的实施之中;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动的指导作用较二十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大大减弱,而受私利的指导作用明显上升。
     二、产生该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
     在解放初期到20世纪60—70年代,政治上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处宣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步思想,批判、预防、消灭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所以当时的绝大多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思想境界很高;在改革开放初期,一部人先富了起来,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的享乐思想迅速滋长,开始炫耀、攀比、大肆挥霍;而此时大多数人还没有脱贫,便产生了贫富差距,社会开始分化。到如今,富人多了,大多数人也小康了,不过钱难挣了。所以挣钱时向私利看齐,花钱时向自我享受看齐。时到如今,那些阔老们还会用政治术语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行为,把不正当的财富积累叫做促进生产,把大肆挥霍叫做拉动内需。
     因此,民族精神在现今社会不断衰弱的原因就在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两大错误人生观有取代民族精神的指导地位之势。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就像糖衣炮弹,看似美好,实则腐蚀人们的思想,蚕食民族精神,使人的思想完全步入金钱与享受之中,不能自拔。其结果肯定是享一时之乐,遭一生之罪。
     民族精神在现今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有所减弱,但并没有消失。因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兴衰也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中华民族至今兴隆不衰,正是因

《关于民族精神对人们的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调查研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425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查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