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是用先进文化抵制不良文化,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当前,这方面的情况是,适合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场所太少。我省共有715万中小学生,却仅有12个青少年官和活动场馆,三分之二的县(市、区)、一半以上的市(地)至今没有一所青少年活动场馆。原有的一些场馆、设施,有的残破陈旧,有的被挪做他用或出租;有的地理位置不当,或按高档娱乐场所修建,儿童无法参与。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要。尤其是中小学减负以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节假日多了,一年的双休日、节假日达173天之多。而可供孩子们去的安全、健康的场所实在太少。且城市中小学校内的空间越来越小,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个矛盾。据西安市教育局同志介绍,在西安市2700多个直属中小学中,竟没有一所的操场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尤其是处于市中心的学校,操场面积更小,有的根本没有操场。孩子们报怨说:“我们到哪儿去找个伸胳膊伸腿的地方”,“我们不去网吧,去哪里?”
针对青少年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的情况,省教育厅根据中办、国办(2000)13号文件精神,做出了我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草案,拟在五年内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格局。这样,我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的矛盾将会有所缓解。
在建立设施、条件较好的大、中型校外活动场所的同时,还需要依托社区,建立各种小型多样的校外活动场所,逐步形成以大、中型校外活动场馆为中心,大、中、小型相结合,覆盖全社会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网络,从而有效的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为此,我们意见,应当结合社区建设,在社区内因地制宜地为孩子们建立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场地和设施,让他们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在社区里有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地方。比如,举办校外活动站或“少年之家”,并聘请关心热爱青少年的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职工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一些为青少年喜爱的活动,让社区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三、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在省少管所调查,在押少年犯中大多来自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功能弱化的家庭。这些家庭,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致使孩子个性偏执,出现心理障碍;二是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致使孩子无人照管;三是父母忙于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四是父母自身素质较低,没有能力管教子女;五是父母自身道德品质不好,甚至有违法行为被关押服刑。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处于无人监护的境地。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的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而改善家庭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近年来在我省城乡迅速兴起了不同规模的家长学校。据统计,全省共办起家长学校22400余所,参加培训的家长达43O万人。延安、宝鸡、渭南等市不少县、区关工委,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实践证明,办好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形式。今后应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家长学校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办多种学习班。
对“单亲” 和失教的青少年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法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教育、法定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宣传普及不够,社区、村组、家庭、学校对上述法律相关条文知之甚少;而且这些条文的操作性不强,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很多,难以落实。因此,政府应对失教青少年的家庭及早干预。特别是要重点解决失教青少年的监护权问题。比如,规定父母必须配合学校管教好自己的子女,保证子女遵纪守法。社会应建立监督监护人制度,对那些不尽监护职责的父母,应依法处罚,促其履行监护职责。当法定监护人不能保证其子女正常上学,或者故意对其子女的不良行为不管不教,放任自流,应由执法机关给予一定的处罚:训诫,警告,罚款(或罚劳役),并到指定地点接受教育。此外,还可由社区和基层关工委吸收那些关心、热爱青少年教育事业的老教师、老干部、老职工组成“帮教小组”,作为一种社会辅助手段,对那些家庭没有能力管教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关工委是做好帮教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西安市新城区建立起区、街、社区三级帮教网络,有帮教小组924个,参与帮教工作的老同志和有关同志共2171人。近几年来,先后帮教失足青少年1213人,其中,多数已经变好。西安筑路机械厂职工子弟刘建平,曾因打架斗殴和偷盗被劳教三年,解教后没有工作,受人歧视,经帮教小组帮助,在厂内安置了工作,他深为感动,在生产上总是抢着干,年年都是一个人完成四个人的工作量,不仅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入了党。
另外,部分城镇中小学周边环境混乱的状况亦很严重,建议加大治理整顿的力度。 《关于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4321.html
针对青少年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的情况,省教育厅根据中办、国办(2000)13号文件精神,做出了我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草案,拟在五年内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格局。这样,我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的矛盾将会有所缓解。
在建立设施、条件较好的大、中型校外活动场所的同时,还需要依托社区,建立各种小型多样的校外活动场所,逐步形成以大、中型校外活动场馆为中心,大、中、小型相结合,覆盖全社会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网络,从而有效的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为此,我们意见,应当结合社区建设,在社区内因地制宜地为孩子们建立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场地和设施,让他们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在社区里有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地方。比如,举办校外活动站或“少年之家”,并聘请关心热爱青少年的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职工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一些为青少年喜爱的活动,让社区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三、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在省少管所调查,在押少年犯中大多来自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功能弱化的家庭。这些家庭,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致使孩子个性偏执,出现心理障碍;二是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致使孩子无人照管;三是父母忙于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四是父母自身素质较低,没有能力管教子女;五是父母自身道德品质不好,甚至有违法行为被关押服刑。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处于无人监护的境地。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的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而改善家庭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近年来在我省城乡迅速兴起了不同规模的家长学校。据统计,全省共办起家长学校22400余所,参加培训的家长达43O万人。延安、宝鸡、渭南等市不少县、区关工委,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实践证明,办好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形式。今后应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家长学校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办多种学习班。
对“单亲” 和失教的青少年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法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教育、法定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宣传普及不够,社区、村组、家庭、学校对上述法律相关条文知之甚少;而且这些条文的操作性不强,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很多,难以落实。因此,政府应对失教青少年的家庭及早干预。特别是要重点解决失教青少年的监护权问题。比如,规定父母必须配合学校管教好自己的子女,保证子女遵纪守法。社会应建立监督监护人制度,对那些不尽监护职责的父母,应依法处罚,促其履行监护职责。当法定监护人不能保证其子女正常上学,或者故意对其子女的不良行为不管不教,放任自流,应由执法机关给予一定的处罚:训诫,警告,罚款(或罚劳役),并到指定地点接受教育。此外,还可由社区和基层关工委吸收那些关心、热爱青少年教育事业的老教师、老干部、老职工组成“帮教小组”,作为一种社会辅助手段,对那些家庭没有能力管教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关工委是做好帮教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西安市新城区建立起区、街、社区三级帮教网络,有帮教小组924个,参与帮教工作的老同志和有关同志共2171人。近几年来,先后帮教失足青少年1213人,其中,多数已经变好。西安筑路机械厂职工子弟刘建平,曾因打架斗殴和偷盗被劳教三年,解教后没有工作,受人歧视,经帮教小组帮助,在厂内安置了工作,他深为感动,在生产上总是抢着干,年年都是一个人完成四个人的工作量,不仅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入了党。
另外,部分城镇中小学周边环境混乱的状况亦很严重,建议加大治理整顿的力度。 《关于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