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作文题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例评
…
简评:
文章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人物对话的详细和心理描写的巧妙是这篇作文的特点。通过对话和心理描写,文章用很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四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尤其是作文以梦境收尾,很有创意,作者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也使本文的主题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心弦铿锵
海南省中考一考生
山,缄默无语,巍峨屹立,源于对伟岸的坚守;水,绕指纤柔,滴滴铿响,源于对不屈的执着。青松在狂风暴雨中兀自笑傲劲风、超脱物外;红梅于冰天雪地里独守一缕幽香。有一股正气叫铿锵,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一种豪气叫铿锵,它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一种进取心叫铿锵,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天,我来抚炉调琴、品茶听音,轻轻拨动,静静聆听——这掷地有声的心弦音。
遁世心,正气浩然
是结庐南山的隐者吗?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县令吗?是勾绘世外奇景的文士吗?你出生治世,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舞文弄墨,做一个小小的县令,然而你不愿,你愤然辞官,决然遁去,了无杂念,不留下一丝挂念。你看清了世间的穷奢极侈,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看明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你归园田居,种豆南山,超脱物外,自得其乐。你用行动拨动琴弦,奏出悠悠心曲,成为田园诗人鼻祖。佩服你毅然决然的勇于进取,折服于你隐居遁世的执着,你的铿锵正气必将长留世间。
豪放心,清新飘逸
是且吟且行的歌者吗?是且舞且蹈的诗人吗?举杯对月、望穿秋水的狂人吗?盛世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得以尽施拳脚。人们本以为你是卖弄诗文,入朝为官,做一个皇上脚下的鹰犬,然而你今朝有酒今朝醉,品酒作诗,洒然快哉。你有壮志难酬的悲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你用诗文拨动心弦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铿锵之声,在朝以脱靴戏力士,尔后云游四海,感极写诗,三分文气却有七分酒气,清新飘逸,豪迈铿锵。
心弦不止,铿锵长存
喧扰的现代社会浮华万千,绚丽多彩,却缺少太多的真心与执着。当看到中国女足不屈不挠、奋起拼博之时,我听见了心弦的颤动。是啊,心弦应该不停,铿锵还在演绎,让我们为铿锵玫瑰喝彩,为绚烂生命加油!
简评:
文章语句优美,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触穿越时空,在众多的文人墨客中有匠心地选出了有“遁世心,正气浩然”的陶渊明和有“清新飘逸,豪放心”的李白来诠释“铿锵心弦”的内涵,末尾回归到“喧扰、浮华”的现代社会,赞赏中国女足的不屈不挠、奋起拼博,点明了人间当有“真心与执着”的主旨。三个独立的节段环环相扣、条理清晰,明确而有力,兼词句老到、风格顿挫有致,实让人称许作者的才气。
四、人已故,心未老
海南省中考一考生
古人的追求多借诗句来抒发,他们虽已过去,但他们留下的千古绝唱至今为世人所传颂。
——题记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静坐在窗前,随手翻开一本《诗词鉴赏》,我不禁沉醉于古人的绝唱之中。
汩罗江畔,江水悠悠,山河飘零。屈原,一代楚国名臣在遭受楚王冷落后,摇摇头,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毅然决然地沉入了江底。这颗忠诚的爱国之心,是否因此打动了楚王?
秋桐摇晃,月照西楼。寂寞凭栏,倚楼独思。李煜——一代亡国之君,也有如此的悲寂之心,奈何奈何,国已不国,江山也已不是他的,曾经的荣华富贵已如过眼云烟。他之前是否也有过臣子如屈原之类的人劝诫,却不为其闻,因而只有独吟的寂寞之心了?
豪放如李白,现实如杜甫,安逸如陶潜,如此人物,一颗爱国之心自然也表现在诗中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心也像屈原那般,他踌躇满志,却不为君主所用,任他是豪放的李诗仙也难免有那种抑郁不得志的感情了,只是他的豪放令他选择了等待,白了头又何妨?为国效力的壮心仍在。杜甫面对着破碎的河山,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现实的沉重,令他被国愁与乡愁包围着,两愁交替,他的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便融入了诗中、景中,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啊!而陶翁的不同在于陶翁已淡泊名利,“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虽说已远离朝政,但一颗心其实仍系祖国。
楚大夫的心念着祖国,至死不渝;李诗仙的心充满着期待;杜甫的心被愁萦绕,搔短了华发;陶翁淡出尘世,却也念着祖国,一颗旷达之心令我佩服;李煜的悔恨、忧愁之心,无奈之下,更与何人诉说?
合上《诗词鉴赏》,我早已沉醉于他们的心境中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为他们的求索、壮志、爱国的愁情所吸引,他们人已故,心未老,我愿在他们的心的陪伴下,度过我的人生。
简评:
作者纵古论今,思绪纵横驰骋,情感酣畅,令人陶醉。作者从屈原着笔,谈到陶潜李白,谈到杜甫李煜,用“爱国心”串起,将多少历史人物并为一炉,收放自然,使全文主旨突出一贯。首尾两节的开与合,分别有领起与升华之妙,也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除了结构上的严谨外,文章语句流畅,措辞老练,句式整齐,且将大量的诗人的名句引来,融入自己的评点,使文章厚实而具有意蕴,文采飞扬而精妙不绝。所以说,临场写出如此深厚而流畅的作文,考生有如此的古诗文修养,令人击掌。
五、挚爱文学之心
海南省中考一考生
我的心不停遨游在名着之间,任它用那馥郁的芳香把我包围。
——题记
诗中的春,让我怡神。“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诗中的春,是如此娇柔。那草,那花,那树,永远的,让你的心为之一动。
诗中的夏,让我开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中的荷花,朵朵绚丽,那一碧万顷上的点点红花,让人开朗,让我的心奋发。
诗中的秋,让我清爽。“霜月红于二月花,”那满山遍野的红,那火红的叶,那洋溢着生命的音符,为我扫去了烦恼。“八月秋高风怒号”,那风,吹走了一切,让我的心得到净化,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烦。
诗中的冬,让我宁静。“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那飘飞的雪,软软的飞落,周遭一片宁静。这冬,让我的心慢慢静下来,学会忍耐,学会等待,等着那希望之花绽放。
文学名着,让我的心不断的净化,感受那爱与恨,感受那人间的真情。
黛玉,你何必如此忧伤,人间是非终会有结果,你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了他的恩情,你已经完成了你的愿望。不要怨恨任何人,把那诗稿烧了,让自己心安下来吧,告别大观园,做回自己吧。
冉阿让,你一生坎坷,隐姓埋名,你不断地去帮助他人,你拥有一颗美好的心,虽然你得不到柯赛特,可你为她付出了,她也得到幸福了,你同伊娃一样,有一颗天使之心。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爱。
思佳,是你让我学会了坚强。你和保尔?柯察金一样,教会了我,让我在困境中学会抬起头,勇敢地向前迈进,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变得更坚强。
——漫步那文学的长廊,心不断地跳着,感受着它给予我的精神与爱,在那诗情画意中,心,受到了陶冶。
心的悸动,源之于文学
——后记
简评:
文章精美而清新。前一部分通过四个并列语段,将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佳句集萃起来,展示了诗意与诗境的美好。后面第二部分也是采用并列段落,评述了文学名着中的三个人物塑造的感染力,末句用抒情笔法赞美了文学的魔力。一首一尾的前言后记也有点睛之妙,突出并强化了文学的作用。全文主旨明了,结构简明,剪裁精致,词句洗练,是用心之作。
《2007年中考作文题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例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5254.html
简评:
文章构思巧妙,立意深刻。人物对话的详细和心理描写的巧妙是这篇作文的特点。通过对话和心理描写,文章用很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四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尤其是作文以梦境收尾,很有创意,作者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也使本文的主题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心弦铿锵
海南省中考一考生
山,缄默无语,巍峨屹立,源于对伟岸的坚守;水,绕指纤柔,滴滴铿响,源于对不屈的执着。青松在狂风暴雨中兀自笑傲劲风、超脱物外;红梅于冰天雪地里独守一缕幽香。有一股正气叫铿锵,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一种豪气叫铿锵,它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一种进取心叫铿锵,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天,我来抚炉调琴、品茶听音,轻轻拨动,静静聆听——这掷地有声的心弦音。
遁世心,正气浩然
是结庐南山的隐者吗?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县令吗?是勾绘世外奇景的文士吗?你出生治世,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舞文弄墨,做一个小小的县令,然而你不愿,你愤然辞官,决然遁去,了无杂念,不留下一丝挂念。你看清了世间的穷奢极侈,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看明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你归园田居,种豆南山,超脱物外,自得其乐。你用行动拨动琴弦,奏出悠悠心曲,成为田园诗人鼻祖。佩服你毅然决然的勇于进取,折服于你隐居遁世的执着,你的铿锵正气必将长留世间。
豪放心,清新飘逸
是且吟且行的歌者吗?是且舞且蹈的诗人吗?举杯对月、望穿秋水的狂人吗?盛世唐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得以尽施拳脚。人们本以为你是卖弄诗文,入朝为官,做一个皇上脚下的鹰犬,然而你今朝有酒今朝醉,品酒作诗,洒然快哉。你有壮志难酬的悲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你用诗文拨动心弦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铿锵之声,在朝以脱靴戏力士,尔后云游四海,感极写诗,三分文气却有七分酒气,清新飘逸,豪迈铿锵。
心弦不止,铿锵长存
喧扰的现代社会浮华万千,绚丽多彩,却缺少太多的真心与执着。当看到中国女足不屈不挠、奋起拼博之时,我听见了心弦的颤动。是啊,心弦应该不停,铿锵还在演绎,让我们为铿锵玫瑰喝彩,为绚烂生命加油!
简评:
文章语句优美,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触穿越时空,在众多的文人墨客中有匠心地选出了有“遁世心,正气浩然”的陶渊明和有“清新飘逸,豪放心”的李白来诠释“铿锵心弦”的内涵,末尾回归到“喧扰、浮华”的现代社会,赞赏中国女足的不屈不挠、奋起拼博,点明了人间当有“真心与执着”的主旨。三个独立的节段环环相扣、条理清晰,明确而有力,兼词句老到、风格顿挫有致,实让人称许作者的才气。
四、人已故,心未老
海南省中考一考生
古人的追求多借诗句来抒发,他们虽已过去,但他们留下的千古绝唱至今为世人所传颂。
——题记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静坐在窗前,随手翻开一本《诗词鉴赏》,我不禁沉醉于古人的绝唱之中。
汩罗江畔,江水悠悠,山河飘零。屈原,一代楚国名臣在遭受楚王冷落后,摇摇头,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毅然决然地沉入了江底。这颗忠诚的爱国之心,是否因此打动了楚王?
秋桐摇晃,月照西楼。寂寞凭栏,倚楼独思。李煜——一代亡国之君,也有如此的悲寂之心,奈何奈何,国已不国,江山也已不是他的,曾经的荣华富贵已如过眼云烟。他之前是否也有过臣子如屈原之类的人劝诫,却不为其闻,因而只有独吟的寂寞之心了?
豪放如李白,现实如杜甫,安逸如陶潜,如此人物,一颗爱国之心自然也表现在诗中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心也像屈原那般,他踌躇满志,却不为君主所用,任他是豪放的李诗仙也难免有那种抑郁不得志的感情了,只是他的豪放令他选择了等待,白了头又何妨?为国效力的壮心仍在。杜甫面对着破碎的河山,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现实的沉重,令他被国愁与乡愁包围着,两愁交替,他的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便融入了诗中、景中,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啊!而陶翁的不同在于陶翁已淡泊名利,“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虽说已远离朝政,但一颗心其实仍系祖国。
楚大夫的心念着祖国,至死不渝;李诗仙的心充满着期待;杜甫的心被愁萦绕,搔短了华发;陶翁淡出尘世,却也念着祖国,一颗旷达之心令我佩服;李煜的悔恨、忧愁之心,无奈之下,更与何人诉说?
合上《诗词鉴赏》,我早已沉醉于他们的心境中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为他们的求索、壮志、爱国的愁情所吸引,他们人已故,心未老,我愿在他们的心的陪伴下,度过我的人生。
简评:
作者纵古论今,思绪纵横驰骋,情感酣畅,令人陶醉。作者从屈原着笔,谈到陶潜李白,谈到杜甫李煜,用“爱国心”串起,将多少历史人物并为一炉,收放自然,使全文主旨突出一贯。首尾两节的开与合,分别有领起与升华之妙,也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除了结构上的严谨外,文章语句流畅,措辞老练,句式整齐,且将大量的诗人的名句引来,融入自己的评点,使文章厚实而具有意蕴,文采飞扬而精妙不绝。所以说,临场写出如此深厚而流畅的作文,考生有如此的古诗文修养,令人击掌。
五、挚爱文学之心
海南省中考一考生
我的心不停遨游在名着之间,任它用那馥郁的芳香把我包围。
——题记
诗中的春,让我怡神。“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诗中的春,是如此娇柔。那草,那花,那树,永远的,让你的心为之一动。
诗中的夏,让我开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中的荷花,朵朵绚丽,那一碧万顷上的点点红花,让人开朗,让我的心奋发。
诗中的秋,让我清爽。“霜月红于二月花,”那满山遍野的红,那火红的叶,那洋溢着生命的音符,为我扫去了烦恼。“八月秋高风怒号”,那风,吹走了一切,让我的心得到净化,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烦。
诗中的冬,让我宁静。“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那飘飞的雪,软软的飞落,周遭一片宁静。这冬,让我的心慢慢静下来,学会忍耐,学会等待,等着那希望之花绽放。
文学名着,让我的心不断的净化,感受那爱与恨,感受那人间的真情。
黛玉,你何必如此忧伤,人间是非终会有结果,你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了他的恩情,你已经完成了你的愿望。不要怨恨任何人,把那诗稿烧了,让自己心安下来吧,告别大观园,做回自己吧。
冉阿让,你一生坎坷,隐姓埋名,你不断地去帮助他人,你拥有一颗美好的心,虽然你得不到柯赛特,可你为她付出了,她也得到幸福了,你同伊娃一样,有一颗天使之心。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爱。
思佳,是你让我学会了坚强。你和保尔?柯察金一样,教会了我,让我在困境中学会抬起头,勇敢地向前迈进,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变得更坚强。
——漫步那文学的长廊,心不断地跳着,感受着它给予我的精神与爱,在那诗情画意中,心,受到了陶冶。
心的悸动,源之于文学
——后记
简评:
文章精美而清新。前一部分通过四个并列语段,将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佳句集萃起来,展示了诗意与诗境的美好。后面第二部分也是采用并列段落,评述了文学名着中的三个人物塑造的感染力,末句用抒情笔法赞美了文学的魔力。一首一尾的前言后记也有点睛之妙,突出并强化了文学的作用。全文主旨明了,结构简明,剪裁精致,词句洗练,是用心之作。
《2007年中考作文题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例评(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