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经营城镇的调查报告
余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企业改制顺利推进。先后拆迁改造了县电影院、通用机械厂、土产公司、农资公司、帽鞋厂、针织厂、服装厂等10余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了企业土地等闲置资产,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促进了企业改制。
相关产业不断发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及水泥、石材等工业企业产品销量大幅增长,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劳务收入明显提高。仅去年一年,农民进城从事房建务工一项实现劳务收入500余万元。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高楼林立,街宽路直,树绿花红。清代县令眼中的“好个**县,走拢才看见,大堂打板子,四门都听见”的旧县城再难寻觅,取而代之的是市委安民书记笔下“远看象香港,近看是山城,城池傍绿水,高楼倚绿林”的山水生态旅游县城。
几点体会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经营城市的前提。县委、县府从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先后安排四大班子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外地学习考察经营城市的先进经验,组织召开经营城镇千人动员大会,并充分利用电视、展板等宣传形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经营观念,实现“两大转变”,为经营城市扫清了思想障碍。一是由“公共产品”向“特殊商品”转变。干部群众改变了城市是公共产品,可以无偿使用的旧观念,树立起城市是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积极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城市资本,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路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实现城市资源效益和资本效益最大化。二是由“政府主体”向“社会主体”转变。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综合主体,政府不再直接从事建设活动,重点搞好规划质量安全管理,营造宽松环境,把城市资产运作具体事宜交给企业和社会办。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是经营城市的关键。一是完善经营城镇配套政策。县上先后出台了规划管理、土地储备、土地出让、房地产市场培育、经营城镇收益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全县经营城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创新投入机制,由“单一投入”向“多元融资”转变。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谁受益”,走好经营城镇土地、盘活有形资产、经营无形资产、吸纳社会资金、招商引进资金。融通信贷资金,抓管理降支出等八条路子,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形成了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公共设施建设经营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按照“政企分开,建管分开”的原则,将环卫管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等推向市场,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城”。仅县综管局环卫保洁实行买断清扫一项,县上年减少支出20余万元,减轻了财政压力。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经营城市的保障。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经营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经营城镇工作的目标制定、任务分解、检查考核。二是逗硬落实责任。把经营城市的各项任务及责任分别落实到县乡领导及相关部门,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县委县府坚持每半月听取一次经营城市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四是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手,四大班子齐上阵,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目标同向,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县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县长经常深入现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分管领导坚持靠前指挥,确保了经营城市工作顺利推进。
《某县经营城镇的调查报告(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5365.html
企业改制顺利推进。先后拆迁改造了县电影院、通用机械厂、土产公司、农资公司、帽鞋厂、针织厂、服装厂等10余家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了企业土地等闲置资产,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促进了企业改制。
相关产业不断发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及水泥、石材等工业企业产品销量大幅增长,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劳务收入明显提高。仅去年一年,农民进城从事房建务工一项实现劳务收入500余万元。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高楼林立,街宽路直,树绿花红。清代县令眼中的“好个**县,走拢才看见,大堂打板子,四门都听见”的旧县城再难寻觅,取而代之的是市委安民书记笔下“远看象香港,近看是山城,城池傍绿水,高楼倚绿林”的山水生态旅游县城。
几点体会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经营城市的前提。县委、县府从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先后安排四大班子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外地学习考察经营城市的先进经验,组织召开经营城镇千人动员大会,并充分利用电视、展板等宣传形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经营观念,实现“两大转变”,为经营城市扫清了思想障碍。一是由“公共产品”向“特殊商品”转变。干部群众改变了城市是公共产品,可以无偿使用的旧观念,树立起城市是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积极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城市资本,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路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实现城市资源效益和资本效益最大化。二是由“政府主体”向“社会主体”转变。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综合主体,政府不再直接从事建设活动,重点搞好规划质量安全管理,营造宽松环境,把城市资产运作具体事宜交给企业和社会办。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是经营城市的关键。一是完善经营城镇配套政策。县上先后出台了规划管理、土地储备、土地出让、房地产市场培育、经营城镇收益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全县经营城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创新投入机制,由“单一投入”向“多元融资”转变。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谁受益”,走好经营城镇土地、盘活有形资产、经营无形资产、吸纳社会资金、招商引进资金。融通信贷资金,抓管理降支出等八条路子,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形成了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公共设施建设经营百花齐放的新格局。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按照“政企分开,建管分开”的原则,将环卫管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等推向市场,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城”。仅县综管局环卫保洁实行买断清扫一项,县上年减少支出20余万元,减轻了财政压力。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经营城市的保障。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经营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经营城镇工作的目标制定、任务分解、检查考核。二是逗硬落实责任。把经营城市的各项任务及责任分别落实到县乡领导及相关部门,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县委县府坚持每半月听取一次经营城市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四是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手,四大班子齐上阵,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目标同向,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县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县长经常深入现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分管领导坚持靠前指挥,确保了经营城市工作顺利推进。
《某县经营城镇的调查报告(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