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分流安置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有“高招”
事业单位未聘人员,自愿进入协会的,政府给与大力支持,并通过有效的形式保证其在协会中能够发挥所学、所长,营造宽松的环境,“药照抓、病照医、猪照阉、货照卖”通过走有偿的社会化服务路子,取得合法的经济报酬。 五、派任“村官”,积极培养农村发展的“引路人” 积极鼓励事业单位中年龄在40岁以下,文化在中专(高中)以上和有一定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经单位推荐,组织审批充实到村、社区任职,充分利用他们所撑握的农业科学知识直接为“三农”服务。并明确了相关政治、生活待遇,形成了身份不变、工资不丢,人事关系不转的“柔性利用”机制,对经考核特别优秀的还可直接选拔到乡镇领干部岗位上工作,彻底解除了自愿到村、社区任职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广阔的农村能够放手一搏,真正带领农民踏上致富的快车道。截止目前共100余名县、乡(镇)事业单位人员递交了到村、社区任职的申请书。 基本经验 一、抓好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其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将打破职工原传统行政依附关系,变为平等协商的聘用合同关系,实现人员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这一改革,将触及一部份人的切身利益,转变绝大部份人的择业观念,改革的阻力较大,人员分流的 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应通过层层召开 动员会、专题讲座、利用板报、标语、街头宣传等多形式、多渠道切实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工作,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作用、思路、步骤、做法、宗旨、原则传达到各个职工心中,切实让每位事业单位职工都清楚自己应尽的责任,都知晓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宣传,使广大事业单位职工都明白了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式所迫,不得不转变择业观念,另辟就业门路。事业单位人员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改变将为事业单位分流安置工作打好基础。 二、创新安置政策,提供政策支持 为了好地搞好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应在执行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创造性提出富有本地特色的分流安置政策,为事业单位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一是根据乡镇涉农事业单位超编严重的问题,切实减轻分流安置压力,将乡镇涉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待退时间计算截止到2007年12月30日,比省上规定的离岗待退计算截止时间延后两年。二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县、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到村、社区任职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县、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到村、社区任职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是积极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的人员提供多方政策援助,建立健全了事业单位工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新机制。四是规范了分流安置政策。分流安置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三、加快社保进程,创新社保环境 搞好未聘人员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是安置分流人员的关键任务,应抓住这一关键,加快社保进程。事业单位中分流人员凡已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但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满10年,含视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工作年限)的,可继续参保,达到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条件时,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关于完善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02]10号)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个人负担;对过去未参保的分流人员,本人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保经办部门应允许其参保,从当地政府规定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起到分流前止的工作年限(此前的工作年限视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应由单位和个人按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在本人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时,按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通过完善未聘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了广大未聘人员的后顾之忧。 存在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贫困落后山区带有共通性的问题,也是阻碍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绊脚石”,具体体现在,一是事业单位人员思想保守,择业观念阵旧,始终难以改变“铁饭碗”的观念。二是事业单位超编严重,分流人员多,加之贫困落后山区就业门路窄,安置压力大。三是财政财力紧张,改革成本投入严重不足、改革所需经费难经兑现,从而增大了分流安置的难度。四是事业单位资产变卖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依据,加之本身资产可利用价值小,变现较难,就是变现了对于庞大的安置群体也是“杯水车薪”。
宣汉县分流安置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有“高招”(第2页)一文由www.yi35.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汉县分流安置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有“高招”(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5969.html
宣汉县分流安置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有“高招”(第2页)一文由www.yi35.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宣汉县分流安置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有“高招”(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