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暑期北京实习报告
2004年暑假,系里为大家安排了前往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的几个研究所的认识实习,这对我们0111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难得机会。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不少同学都面临继续深造或参加工作的选择,然而,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理论上,对于如何应用学到知识,以及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还是知之甚少。所以,大家急需这样一次对能够本专业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全面认识了解的机会。
参加这次实习的共一百一十多人,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九十,系里对这次实习活动也十分重视,由班主任卢贤若老师,周英华老师,教学秘书李胜柏负责整个行程。
8月1日到达驻地——青年公寓,报道之后,老师把实习的具体安排以及实习期间的生活、出行等事宜向大家做的详细的介绍。
8月2日,实习正式开始。
首先参观的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是中国信息与自动化领域骨干研究所,以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是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现任所长谭铁牛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的青年科学家“百人计划”入选者。1999年5月,自动化所进入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中国科学院北京信息科学研究与开发基地。
我们分组参观了自动化所的主要实验室,其中象身份识别、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等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与自动化所的研究员和学生展开的热烈的讨论。
接下来去的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7月,建所初期设有水声学、空气声学、超声学三个学科方向,以后逐步发展为有近20个分支学科的门类齐全互相呼应又有重点的学科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声场声信息研究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覆盖的主要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海洋声学,水声技术与水声信号处理,语言声学与语音数字信号处理,声学微传感与探测技术,噪声控制与音频声学,超声物理与超声电子学,数字音频视频技术,数字系统集成技术,宽带多媒体通讯技术以及非线性声学等。在中科院整体定位的要求下,声学所的领导集体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继续坚持声场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两个研究方向,把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在声场声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领域建设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研究和发展为主体的国家队。既研究和解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声学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工程,问题又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此行需要重点了解的两个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也是许多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所向往的研究所,他们代表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建设为主导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目前,软件所的研体系分为软件基础研究、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部分,设有十几个研发部门(实验室、中心)。建所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软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院、部级以上成果奖23项(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家自然科学奖设立至今,计算机领域唯一的1项一等奖和5项二等奖中的2项,都出在软件所。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主导,也为软件所新的跨越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形势下,软件所的定位是:面向软件技术未来,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和软件高新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在计算所,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从计算所分离出来的企业累计有30家以上,诞生了诸如联想、希望、曙光、华建等高技术企业,中关村的许多IT企业都和计算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计算所现有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工程中心,并孵化了若干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了科研、产业一条龙的良好态势。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CPU和SoC设计、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知识处理与智能化Internet软件等。
1998年,计算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几年来,计算所坚持江泽民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以“着眼国际前沿领域,关注国计民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本着“创新、求实”的理念,正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
同学们在计算所和软件所不但看到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先进的科研成果,还聆听了几位研究员为大家做的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上同学们积极提问,气氛十分热烈。会后,感兴趣的同学还了解了在计算所软件所深造的详细情况。
8月7日,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正式结束。在一个星期的参观学习中,大家不但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而且还意识到只有与科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大学生活还剩最后一年,大家更加认清,要抓紧时间,珍惜学校创造的良好环境,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一年后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在此,要特别感谢负责此次实习的三位老师对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没有你们,我们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经历,谢谢。
《2004年暑期北京实习报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70.html
参加这次实习的共一百一十多人,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九十,系里对这次实习活动也十分重视,由班主任卢贤若老师,周英华老师,教学秘书李胜柏负责整个行程。
8月1日到达驻地——青年公寓,报道之后,老师把实习的具体安排以及实习期间的生活、出行等事宜向大家做的详细的介绍。
8月2日,实习正式开始。
首先参观的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是中国信息与自动化领域骨干研究所,以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是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现任所长谭铁牛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的青年科学家“百人计划”入选者。1999年5月,自动化所进入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中国科学院北京信息科学研究与开发基地。
我们分组参观了自动化所的主要实验室,其中象身份识别、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等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与自动化所的研究员和学生展开的热烈的讨论。
接下来去的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7月,建所初期设有水声学、空气声学、超声学三个学科方向,以后逐步发展为有近20个分支学科的门类齐全互相呼应又有重点的学科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声场声信息研究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覆盖的主要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海洋声学,水声技术与水声信号处理,语言声学与语音数字信号处理,声学微传感与探测技术,噪声控制与音频声学,超声物理与超声电子学,数字音频视频技术,数字系统集成技术,宽带多媒体通讯技术以及非线性声学等。在中科院整体定位的要求下,声学所的领导集体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继续坚持声场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两个研究方向,把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在声场声信息和数字信号处理研究领域建设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研究和发展为主体的国家队。既研究和解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声学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工程,问题又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此行需要重点了解的两个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这也是许多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所向往的研究所,他们代表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建设为主导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目前,软件所的研体系分为软件基础研究、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部分,设有十几个研发部门(实验室、中心)。建所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软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院、部级以上成果奖23项(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家自然科学奖设立至今,计算机领域唯一的1项一等奖和5项二等奖中的2项,都出在软件所。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主导,也为软件所新的跨越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形势下,软件所的定位是:面向软件技术未来,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和软件高新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在计算所,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从计算所分离出来的企业累计有30家以上,诞生了诸如联想、希望、曙光、华建等高技术企业,中关村的许多IT企业都和计算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计算所现有六个研究室和一个工程中心,并孵化了若干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了科研、产业一条龙的良好态势。现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CPU和SoC设计、高性能计算与网格计算、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知识处理与智能化Internet软件等。
1998年,计算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几年来,计算所坚持江泽民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以“着眼国际前沿领域,关注国计民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本着“创新、求实”的理念,正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
同学们在计算所和软件所不但看到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先进的科研成果,还聆听了几位研究员为大家做的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上同学们积极提问,气氛十分热烈。会后,感兴趣的同学还了解了在计算所软件所深造的详细情况。
8月7日,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正式结束。在一个星期的参观学习中,大家不但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而且还意识到只有与科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大学生活还剩最后一年,大家更加认清,要抓紧时间,珍惜学校创造的良好环境,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一年后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在此,要特别感谢负责此次实习的三位老师对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没有你们,我们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经历,谢谢。
《2004年暑期北京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