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普法规划起草应着重把握哪些问题课题研究报告
以及社会管理的专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为促进,增强其“刚性”和“强度”。第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着监督法律实施权,通过视察、审议普法依法治理及法律实施情况、个案监督、组织任命干部述职、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考试等多种形式,行使监督权。第四,进一步落实经费,为加快推进普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切实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探索建立政府拨款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的经费保障体系。 4.以强化普法措施为切入点,增强重点对象学法的实效性。重点普法对象不宜过多,领导干部、公务员和青少年仍然是今后普法工作中的重点。领导干部比起普通老百姓掌握着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在履行公务的过程中,牵扯到国家的政策,也牵扯到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必须学法、懂法、更要会用法,这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更重要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五五”普法中,对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要着力推出几项过硬的有效措施。除了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常规的培训和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学法不能只停留在检查学法笔记本等表面工作,而要建立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并要坚决实行,避免形式主义。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五五”普法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大纲,应当组织人力编写适当的普法统一教材,开设好法制课,保证学时。对量大面广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宣传教育,是普法工作的难点,因为这部分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强。要建立一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学校和法律图书阅览室,政府要出资保证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并作为一项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加以研究。法制宣传教育的考核、表彰要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估体系,坚持标准,定期考核,与各地、各部门的政绩挂钩。 5.以打造普法品牌为依托,不断创新普法载体。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成功做法,让电视、法制文艺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载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巩固“法制进社区”、“法律下乡”、“12 《“五五”普法规划起草应着重把握哪些问题课题研究报告(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