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点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
章制度、隐患治理、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性;建立了安全生产基本工作记录和台帐,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档案管理。对全市所有矿山企业、矿井、选厂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把企业全部资料输入档案,存档备查,并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促使我市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办理安全生产前置审批(许可)的企业,未经安监部门安全生产前置审批(许可)的,一律不核发营业执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一律不予验收、开工。
四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对安全生产责任状内容重新进行了修订和规范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划分,年初由市政府与各级各部门、各集团公司签订,签状率达到100%。各镇(街道、区)、各主管部门又将责任指标层层分解,与辖区各企业全部进行了签状,各企业再逐级签订到科室、车间、班组和职工,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横到边、纵到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五是启动早期安全生产预警制度。本着“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三、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治理
我市矿山多、车流大、行业杂、工程多,安全生产工作面广量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落实严格的监管措施、保持面上稳定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加强重大隐患的治理,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的可持续稳定。
一是加强重点监控。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我们每年围绕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民爆器材、海上渔业生产、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专项检查50多次,检查单位400余个,发现各类隐患4000多处,整改3800多处,整改率98%。加大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和重要会议期间的安全生产监控力度,每年统一组织开展春季防火、“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安全生产月”、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排查活动,派出工作组巡回检查,落实监控和整治措施,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加强重大隐患治理。2003年,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排查确定了18类481处单位为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和单位,并全部登记造册,明确了对各重点部位和单位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配套下发了《全市重点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分工》的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各整改单位和监控单位的责任分工。各重点监管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与监控,将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边检查、边整改。对已经查出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种问题,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坚决停业整顿,该关闭的坚决予以关闭。
三是加强重点管理。根据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情况,工作中,我们突出强化了矿山、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的管理。在矿山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切实加大了力度,对各矿山企业逐个检查落实,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严禁突击生产和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的发生。督促各矿山企业落实保障设施,加大安全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严查各种交通工具的带病运行和超员载客;在路口、事故多发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加大路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章行为。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山林、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和宾馆、饭店、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的防火监督检查,落实整改责任,有效杜绝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四、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为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持全社会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市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管理方式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水准接近,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一是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我们把企业的“三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工作作为企业接受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到目前,全市已有4家黄金矿山企业通过了一项或者两项认证,有7家企业正在认证当中,并且我市进一步加大了推广力度,力争更多的企业通过认证,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全面的安全评估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办法,严格证照管理,重点检查了《采矿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合格证》、《爆炸物品生产、储存、购买、运输和使用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五大证照。突出评估重点,主要围绕技术资料 《加强重点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899.html
四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对安全生产责任状内容重新进行了修订和规范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划分,年初由市政府与各级各部门、各集团公司签订,签状率达到100%。各镇(街道、区)、各主管部门又将责任指标层层分解,与辖区各企业全部进行了签状,各企业再逐级签订到科室、车间、班组和职工,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横到边、纵到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五是启动早期安全生产预警制度。本着“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构建
起了市、镇、企三级安全生产预警网络,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关口前移,事先监督,早期介入,有效监管。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整治为重点,
采取综合与专业、突击与日常、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不定期进行突击性检查,提高检查的实效性。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大规模矿山安全检查80余次,深入矿井检查1500多人次,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4000余处。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全部登记建档,落实监控、整改措施及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因条件限制一时无法解决的复杂事故隐患,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认定,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并加强监管和安全警示,切实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2003年,全市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18家镇办矿山企业、30家采石场进行了停产整顿,对6家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进行了关停。三、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治理
我市矿山多、车流大、行业杂、工程多,安全生产工作面广量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落实严格的监管措施、保持面上稳定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加强重大隐患的治理,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的可持续稳定。
一是加强重点监控。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我们每年围绕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民爆器材、海上渔业生产、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专项检查50多次,检查单位400余个,发现各类隐患4000多处,整改3800多处,整改率98%。加大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和重要会议期间的安全生产监控力度,每年统一组织开展春季防火、“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安全生产月”、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排查活动,派出工作组巡回检查,落实监控和整治措施,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加强重大隐患治理。2003年,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排查确定了18类481处单位为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和单位,并全部登记造册,明确了对各重点部位和单位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配套下发了《全市重点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分工》的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各整改单位和监控单位的责任分工。各重点监管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与监控,将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边检查、边整改。对已经查出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种问题,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坚决停业整顿,该关闭的坚决予以关闭。
三是加强重点管理。根据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情况,工作中,我们突出强化了矿山、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的管理。在矿山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切实加大了力度,对各矿山企业逐个检查落实,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严禁突击生产和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的发生。督促各矿山企业落实保障设施,加大安全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严查各种交通工具的带病运行和超员载客;在路口、事故多发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加大路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章行为。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山林、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和宾馆、饭店、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的防火监督检查,落实整改责任,有效杜绝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四、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为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持全社会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市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管理方式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水准接近,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一是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我们把企业的“三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工作作为企业接受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到目前,全市已有4家黄金矿山企业通过了一项或者两项认证,有7家企业正在认证当中,并且我市进一步加大了推广力度,力争更多的企业通过认证,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全面的安全评估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办法,严格证照管理,重点检查了《采矿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合格证》、《爆炸物品生产、储存、购买、运输和使用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五大证照。突出评估重点,主要围绕技术资料 《加强重点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