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作选评
200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作选评
江苏 曹津源
一、作文题 (50分)
生活在集体之中,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如相互切磋学习经验,一起参与科技制作,分工创办班级小报,共同夺取球赛胜利等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以“合作”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要求:1.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二、试题解说
这一题目属于“提示语+全命题”类型,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又隐含着必要的限制和要求。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合作章识和合作能力,引导考生摆脱封闭和孤立,注重交流和合作,在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发展自我,这种导向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人文性。写好这类作文,必须抓住下列三点:
(一)审题:准确把握要求
题中“请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就隐含着两点要求,一是行为主体必须是“你”(文中的“我”),文中的“我”必须是“合作”双方的一方。如果“我”只是“合作”的旁观者。把行为主体全让给其他人,那就偏题;二是所写内容必须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是想象,例如“我”与“外星人”的“合作”就不能写。“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也隐含两点要求:一是所写“合作”之事不能满足于客观的记叙,而应该融入“真切体验”,包括情感体验(如提示语中的“品尝快乐”)、审美体验、人生感悟(如提示语中的“分享成功”)等;二是如果写议论文,也应该以“我”的亲身经历和“真切体验”为立论的主要依据,如果你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方式穿越时空,将搜索所得作为论据,那也会因所写材料中无“我”而视为不合题意。
(二)立意:注重“体验”创新
“体验”能否创新,关系到立意是否深刻。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例如,同样是写“合作”出板报,考生一般都写和同学的合作.所写“体验”难免撞车,但是如果你写同老师“合作”出板报,亮出只属于你的感悟,那就有了创意。又如,考生写“合作”之乐这类情感体验较多,如果你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合作”中的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延伸到“合作”中宽容大度、真诚奉献这些人生感悟,那么你的文章就能避开撞车,闪出创新的色彩。
(三)构思:善于“以小见大”
首先,“以小见大”的“小”不仅指事件过程之简,更指其内容的指向性和典型性,“小”而寓旨,才能“见大”。例如你写篮球比赛中的“合作”,写整场的“合作”不如写典型性强的一个场面的“合作”。例如你可以只写终场前两分钟的精彩“合作”把比分拉开,只要事例典型,可议性强,就能由此“见大”,给人启迪。优作一所写只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一次弄虚作假的“合作”,可是事“小”意义大,读者能由此联想到社会上的陋习时弊。在鞭挞假丑恶的同时,灵魂得到过滤和净化。其次,“见大”要相机引发,自然流畅,“见”不是牵强附会的说教,而是感悟的“活水”从“小事”的“源头”自然流出,要给读者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不能有居高临下式的强迫感。优作一的结尾“用灵魂来交流,用真诚来合作”就是“小”事引出的真切呼唤,自然而不做作,有水到渠成之妙。
三、满分作文及简评
(优作一)
合作
“这次领导皋我校检查,大家要好好配合老师,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就在班主任讲得唾沫横飞之时,校长尾随儿位领导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好!”其中一位跟我们打招呼。
“领导好!
”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顿时,班主任喜笑颜开。
“同学们热爱什么?”
“我们爱学习!”
其实,小A还想说她喜欢绘画,小B想说他爱踢足球。只是班主任朝我们瞪了眼,谁都没吱声。校长冲着领导笑得满脸是牙齿。
“同学们课间喜欢于什么呢?”
“我们课后抓紧复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
“我们课后读文学作品,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过滤和升华。”
“总之,大家是热爱学习的。”班主任来了个小结。
这时,领导、校长、班主任都笑了。我也笑了,只是有点苦苦的味道。
“大家是怎样对待合作这一问题的呢?”
同桌碰了碰我的肘子:“老师没问过这个问题,我们没排练过,怎么答呀?”
我笑而不答。
很久,教室里没人吱声。班主任像蔫了的茄子,无精打采的。校长的脸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
“我相信大家不是克隆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领导打破沉默。
我心一横,反正豁出去了。
“我们不需要如此千篇一律的作答,不需要如此天衣无缝的合作。合作本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需要真诚,需要用心沟通。隔着心门的交流,越是‘完美’越是虚伪。我们无需‘完美’,只要真诚!”
这时,我已经不在乎班主任的瞪眼。看着他们青灰色的脸,我又笑了。等回过神来,领导正带头为我鼓掌。
我们不是克隆人!我们需要用灵魂永交流,用真诚来合作!
[简评]
这篇讽刺小品构思巧妙,不落窠臼,语言幽默辛辣,简练流畅。作者落笔一次弄虚作假的“合作”,讽刺的是好大喜功、媚上压下的时弊,现实意义强。文中“我”“豁出去了”后的一番慷慨陈辞,“无需‘完美’,只要真诚”的立论,体现出作者痛砭假丑恶的勇气,又有思想的穿透力,给人震撼和深思。注重细节描写的照应,“笑”在文中出现6次,每次都折射出人物的心灵。在对比变化中隐含着作者的褒贬。—个初中生能以如此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生活,能有如此敏锐的眼光和创新的笔法,的确值得称道。
(优作二)
合 作
去年六月,欢欣达旦。作此篇乃回顾为老妈庆生日之情景,此乃吾与老爸之“天作之合”也。
&nbs
《200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作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