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翳见日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过程分析】
①从老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 ②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
③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
④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
⑤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
⑥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鸦”,而不是“老鹰”。
对象 内容 立意
乌鸦
乌鸦学老鹰抓小羊→羡慕→被牧羊人抓住
知人难,知己更难
正确认识自己
牧羊人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要确定好人生的位置
人贵有自知之明
小孩
“它也很可爱啊!”
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追求。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事件
关系
立意
乌鸦抓羊
因为乌鸦学老鹰抓小羊,抓不到,被卷住了,所以被牧羊人抓住
知人难,知己更难
正确认识自己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如前面的“登山感悟”)
小结:①认真研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句
②透过表层现象,探究本质原因
③审视对象主次,把握辩证关系
④整体理解材料,筛选最佳立意
启示:全面理解材料,是写好新材料作文重要的起步。
抓住材料关键点,落实求稳防偏锋。
材料作文兼考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检测不仅要考查我们对题意的领会和把握,而且也要考查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和驾驭.“重写作,轻阅读”是写材料作文的大忌。
(B)了解
第二步:漫想——凝固思维火花
第三步:整合——合并漫想成果
第四步:定向——明确写作方向
第五步:推敲——缝合观点与材料
(C)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大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从螃蟹的角度思考: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立意: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从青蛙的角度思考: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 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
立意: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
4、总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仔细阅读悟真意,选取角度材料中。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拨开云翳见日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