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农民增收年”工作,市委、市政府从今年2月中旬至10中旬,利用八个月时间,在全市普遍开展了“抓千户、促增收”活动,现将工作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大宣传。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农业局、计委、财政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召开了由各县(区)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区)长、农业局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松原市农民增收年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各地注重宣传发动,特别是突出对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一免三补等重大政策的宣传。市农业局和松原日报社联合在日报开辟专栏,围绕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开展集中宣传战役,年初以来,共刊发有关农民增收政策、技术和典型经验稿件近百篇。
(二)科学选择,点面结合。根据农户之间的差异、产业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口素质差异,全市共选择1500个农户,其中好、中、差农户各占1/3,县区间农户分布侧重产粮大县,扶余、前郭、长岭三县各400户,乾安县200户,宁江区100户。每个县(区)重点抓好一个乡(镇),重点乡(镇)突出一个重点村。每个农户都建立了详细的增收计划,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为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市委、市政府实行“四个一”经济目标责任制,确定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贫困村44个,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贫困村187个,特别是对千户中收入较低的农户进行特殊帮扶。
(三)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根据入户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依托各农户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把1500户农户分成六类,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研究确定增收途径。突出抓好优质粮产业、优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园艺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务经济,切实提高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
(四)自检自查,整体推进。9月20日至9月30日,市政府组织有关涉农部门,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四县一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进行了逐项检查验收。以县(区)为单位,重点对千户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增收措施进行综合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确保活动平衡推进,收到实效。并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及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二、工作成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抓千户、促增收”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典型农户在各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中央和省委各项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一免三补”政策落的较实。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市里和各县(区)都制定了“一免三补”工作方案。目前,首批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已经全部兑现到户,第二批直补资金的兑付工作已接近尾声,良种补贴和三项技术补贴工作进展良好。总体核算,我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共计2.5亿元,人均获补贴128.6元。
(二)优质粮产业带初具规模。以东南部玉米大豆轮作区为重点,建设优质专用玉米(工业高淀粉玉米、食品级活性玉米、饲料玉米)和高油大豆生产基地;以前郭灌区、拉林灌区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增加全市粮食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1万公顷和5.8万公顷,比上年分别增加8.3%和8.5%。全市新开发水田4500公顷,水田面积达到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同时,由于今年重霜来得较晚,玉米实行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全市玉米产量将达到370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500万吨。
(三)优质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以长岭县为重点,在周边的45个乡镇,建设优质肉(毛)羊生产基地,引进了道赛特、德肉美等世界顶级肉羊种羊301只;以前郭县为重点,在周边的60个乡镇,建设优质肉鸡生产基地;新建种猪场2处,年出栏父母代种猪1万头。同时,还分别建设了优质奶牛生产基地、优质牧草生产基地等等。年初以来,全市新建各类牧业小区22个,总数发展到243个,牧业“三户”达到7800个,比去年同期增11.6%;牛、羊、猪良种率分别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肉蛋产量增长较快,牧业人均收入可达4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扶余县蔡家沟镇腰号村农民蒋希久科学养猪,2003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今年镇政府协调银信部门帮助贷款,共投资100余万元,扩大经营规模,月均出栏生猪300头,据估算,年可获利50余万元。
(四)农产品加工业拉动能力增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龙头企业带户能力增强。截止到8月末,全市开发建设农业项目46个,总投资30亿元,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00户,实际加工玉米51万吨,水稻11.4万吨,大豆3.6万吨,肉羊10万只。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达17万户。其中,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由30万吨扩产到60万吨项目,总投资3.3亿元,年初以来加工玉米20万吨;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万吨大豆分离蛋白扩产项目,已投资1.42亿元,现加工大豆2.7万吨;前郭县裕丰米业公司年加工10万吨水稻项目,完成投资2196万元,加工水稻1.3万吨,年底前稻壳发电设备可完成安装运行。另一方面,一批以庭院作坊加工为载体的农畜产品加工专业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小酒厂、小豆 《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0148.html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大宣传。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农业局、计委、财政局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召开了由各县(区)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副县(区)长、农业局长参加的专题会议,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松原市农民增收年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进行了专门部署。同时,各地注重宣传发动,特别是突出对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一免三补等重大政策的宣传。市农业局和松原日报社联合在日报开辟专栏,围绕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开展集中宣传战役,年初以来,共刊发有关农民增收政策、技术和典型经验稿件近百篇。
(二)科学选择,点面结合。根据农户之间的差异、产业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口素质差异,全市共选择1500个农户,其中好、中、差农户各占1/3,县区间农户分布侧重产粮大县,扶余、前郭、长岭三县各400户,乾安县200户,宁江区100户。每个县(区)重点抓好一个乡(镇),重点乡(镇)突出一个重点村。每个农户都建立了详细的增收计划,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为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市委、市政府实行“四个一”经济目标责任制,确定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贫困村44个,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贫困村187个,特别是对千户中收入较低的农户进行特殊帮扶。
(三)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根据入户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依托各农户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把1500户农户分成六类,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户研究确定增收途径。突出抓好优质粮产业、优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园艺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务经济,切实提高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
(四)自检自查,整体推进。9月20日至9月30日,市政府组织有关涉农部门,组成三个检查组深入到四县一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进行了逐项检查验收。以县(区)为单位,重点对千户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增收措施进行综合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确保活动平衡推进,收到实效。并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民收入水平及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二、工作成效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抓千户、促增收”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典型农户在各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中央和省委各项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一免三补”政策落的较实。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市里和各县(区)都制定了“一免三补”工作方案。目前,首批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资金已经全部兑现到户,第二批直补资金的兑付工作已接近尾声,良种补贴和三项技术补贴工作进展良好。总体核算,我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共计2.5亿元,人均获补贴128.6元。
(二)优质粮产业带初具规模。以东南部玉米大豆轮作区为重点,建设优质专用玉米(工业高淀粉玉米、食品级活性玉米、饲料玉米)和高油大豆生产基地;以前郭灌区、拉林灌区为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增加全市粮食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市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1万公顷和5.8万公顷,比上年分别增加8.3%和8.5%。全市新开发水田4500公顷,水田面积达到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同时,由于今年重霜来得较晚,玉米实行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全市玉米产量将达到370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500万吨。
(三)优质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以长岭县为重点,在周边的45个乡镇,建设优质肉(毛)羊生产基地,引进了道赛特、德肉美等世界顶级肉羊种羊301只;以前郭县为重点,在周边的60个乡镇,建设优质肉鸡生产基地;新建种猪场2处,年出栏父母代种猪1万头。同时,还分别建设了优质奶牛生产基地、优质牧草生产基地等等。年初以来,全市新建各类牧业小区22个,总数发展到243个,牧业“三户”达到7800个,比去年同期增11.6%;牛、羊、猪良种率分别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肉蛋产量增长较快,牧业人均收入可达4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扶余县蔡家沟镇腰号村农民蒋希久科学养猪,2003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今年镇政府协调银信部门帮助贷款,共投资100余万元,扩大经营规模,月均出栏生猪300头,据估算,年可获利50余万元。
(四)农产品加工业拉动能力增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龙头企业带户能力增强。截止到8月末,全市开发建设农业项目46个,总投资30亿元,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00户,实际加工玉米51万吨,水稻11.4万吨,大豆3.6万吨,肉羊10万只。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达17万户。其中,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由30万吨扩产到60万吨项目,总投资3.3亿元,年初以来加工玉米20万吨;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1万吨大豆分离蛋白扩产项目,已投资1.42亿元,现加工大豆2.7万吨;前郭县裕丰米业公司年加工10万吨水稻项目,完成投资2196万元,加工水稻1.3万吨,年底前稻壳发电设备可完成安装运行。另一方面,一批以庭院作坊加工为载体的农畜产品加工专业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小酒厂、小豆 《农民增收年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