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惑、情绪和行为失控及心理上的障碍。问卷中明显反映出部分“留守孩子”已经出现心理问题。他们感到孤独、寂寞,出现社交行为上的自闭。因学习困难、考试压力而导致学习障碍。心理上恐惧和焦虑,又进而产生厌学和逃学。因此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在座谈会上石湖中学的校长,德育主任和老师也提出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辅导、咨询的想法。鉴于目前心理学专业人才,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可采取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利用电视专栏节目,学校校园网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教育。(我们还有一种希望,学校老师不要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处理)。
4、开通“留守孩子”的电话热线
为了使“留守孩子”能够有人、有地方倾诉自己的苦闷和渲泄自己的情绪,学校和有关部门可考虑开通专供“留守孩子”免费使用的电话热线,安排专人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要让每个“留守孩子”都清楚,他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老师和全社会都会随时随地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并伸出援助之手。
5、帮助“留守孩子”和父母交流沟通
“留守孩子”和自己父母的交流沟通是必需的,不可取代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留守孩子”却很难与在外的父母交流。因此应帮助这部分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建立起正常畅通的交流渠道。
学校应督促外出家长定期给自己的孩子联系、交流,也应督促“留守孩子”采取电话或书信方式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
调查中我们得知石湖中学为“留守孩子”和他们父母之间建立了电话联系制度,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留守孩子和父母之间互相了解、交流和沟通。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6、帮助学习困难生,树立信心
因为种种原因,“留守孩子”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学习困难生,课堂不能安心听课,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成绩下降,渐渐地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厌学。学校应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石湖中学有的班级采取老师分人包干,学生成立课外互学帮困小组,已经初见成效。
7、尽可能的丰富“留守孩子”的课外活动
“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尽管各异,但总的特点都是在课外时间倍感孤独、寂寞,缺乏交流对象,此时特别渴望父母关爱。对“留守孩子”来说,如何度过每天的课外时间就特别关键。因此,学校或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个时间段的工作。比如,学校可以成立、组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吸收组织“留守孩子”参与,并配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和他们一起活动,使“留守孩子”的课外时间充实起来,以转移和减轻由于对父母的思念而产生的各种思想情绪,把思想和兴趣集中到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中来。
8、“留守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许多事关“留守孩子”的工作,对学校来说是责无旁贷的。但应该看到“留守孩子”问题决不是学校一方努力就能完全解决的。学校存在着一些仅靠自身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如财力、人力的问题。我们调查中知,象石湖中学为给“留守孩子”提供同他们父母通电话的机会,负担了不少的长途电话费用,长期下去恐难以维持。还有,若全面担负起“留守孩子”课外时间的监管工作,学校的人力也明显不足,如此等等。因此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应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承担的工作。学校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都来支持,都来贡献自己的一份爱,问题才会有效的解决。如经费问题,就可以多方筹集,政府,学校及家长各方都出一点,集中保管,专款专用;制定相关政策,使外出务工的子女与当地子女可以平等就学,尽量不造成孩子“留守”;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优先照顾未成年孩子的农民父母就近务工,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等等。
总之,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是“留守孩子”们的希望与期待!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0823.html
4、开通“留守孩子”的电话热线
为了使“留守孩子”能够有人、有地方倾诉自己的苦闷和渲泄自己的情绪,学校和有关部门可考虑开通专供“留守孩子”免费使用的电话热线,安排专人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要让每个“留守孩子”都清楚,他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老师和全社会都会随时随地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并伸出援助之手。
5、帮助“留守孩子”和父母交流沟通
“留守孩子”和自己父母的交流沟通是必需的,不可取代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留守孩子”却很难与在外的父母交流。因此应帮助这部分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建立起正常畅通的交流渠道。
学校应督促外出家长定期给自己的孩子联系、交流,也应督促“留守孩子”采取电话或书信方式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
调查中我们得知石湖中学为“留守孩子”和他们父母之间建立了电话联系制度,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留守孩子和父母之间互相了解、交流和沟通。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6、帮助学习困难生,树立信心
因为种种原因,“留守孩子”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学习困难生,课堂不能安心听课,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成绩下降,渐渐地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厌学。学校应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石湖中学有的班级采取老师分人包干,学生成立课外互学帮困小组,已经初见成效。
7、尽可能的丰富“留守孩子”的课外活动
“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尽管各异,但总的特点都是在课外时间倍感孤独、寂寞,缺乏交流对象,此时特别渴望父母关爱。对“留守孩子”来说,如何度过每天的课外时间就特别关键。因此,学校或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个时间段的工作。比如,学校可以成立、组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吸收组织“留守孩子”参与,并配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和他们一起活动,使“留守孩子”的课外时间充实起来,以转移和减轻由于对父母的思念而产生的各种思想情绪,把思想和兴趣集中到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中来。
8、“留守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许多事关“留守孩子”的工作,对学校来说是责无旁贷的。但应该看到“留守孩子”问题决不是学校一方努力就能完全解决的。学校存在着一些仅靠自身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如财力、人力的问题。我们调查中知,象石湖中学为给“留守孩子”提供同他们父母通电话的机会,负担了不少的长途电话费用,长期下去恐难以维持。还有,若全面担负起“留守孩子”课外时间的监管工作,学校的人力也明显不足,如此等等。因此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应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承担的工作。学校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都来支持,都来贡献自己的一份爱,问题才会有效的解决。如经费问题,就可以多方筹集,政府,学校及家长各方都出一点,集中保管,专款专用;制定相关政策,使外出务工的子女与当地子女可以平等就学,尽量不造成孩子“留守”;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优先照顾未成年孩子的农民父母就近务工,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等等。
总之,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是“留守孩子”们的希望与期待!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