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师张文惠先进事迹
教育就要用心去读懂孩子
——记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教师张文惠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懂孩子,用心去读懂孩子,老师的爱才能开启孩子心灵之门。”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中学教师张文惠这样说。
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的张文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她家乡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19年来,她每天都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班级;19年来,她每天都坚持至少和一名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19年来,她把办公桌放在教室里,每天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19年来,她秉持着“认同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的信念,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
苦过累过但从未放弃过
北方的冬天总是特别寒冷,有一年,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为了不耽误孩子上课,张文惠从凌晨4点钟一直走到7点钟,将近3个小时的风雪兼程,她的手冻肿了,嘴冻得说不出话来,脚也冻得无法站立。看着这个身形单薄的女老师,老校长感动得直说谢谢,同事们也感动得落泪,学生们更是争抢着握着她的手说:“老师,别怕,我们给您暖和暖和就不疼了。”到了中午,听说了此事的家长们,争抢着把张文惠拉到家里,暖烘烘的热炕,红彤彤的火盆,还有那香喷喷的烤土豆,至今仍温暖着她的记忆。每每想起来,张文惠都很感动:“当老师真好!”
带着这份感动,张文惠在小山村开始了她长达19年的农村教师之旅,这期间,她哭过、笑过、苦过、累过,但却从未放弃过。
为了改变农村家长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现状,张文惠放弃了休息日,挨家挨户去家访,一边帮助家长们干些农活,一边潜移默化地给他们渗透新的教育观,慢慢地,家长们都把她视为朋友,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她商量。有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不爱学习的孩子少了,学习刻苦的多了,逃学的少了,辍学后返校的多了。
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张文惠曾经带过这样一个班级:全班62名学生,家庭离异的孩子有15个,还有10个留守孩子,小升初考试两科总分超过100分的还不到10个。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张文惠困惑过,也烦恼过,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他们,于是,她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用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
韩鹏是个爱打架骂人的同学,张文惠发现他一上午都没说一句脏话后,立即表扬了他;在他坚持一天都没说一句脏话后,张文惠又表扬了他,他就又坚持了一天,到周末的时候,张文惠特意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奖状。当韩鹏从张文惠手里接过奖状时,这个跟人家打架打得鼻青脸肿都没掉一滴眼泪的大男孩,竟然哭得满脸泪水,他说:“老师,您是第一个看得起我的人,我听您的话,做个好孩子,再也不惹您生气了。”
张文惠说:“孩子眼里的看得起其实是对尊重的一种渴望,如果我们做教师的没有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一个孩子的生命价值可能就毁在他的手中。”
对于那些内向而又自卑的孩子,张文惠特别注重鼓励,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敏感的心灵。黄容是个内向的小女孩,从来不敢大声说话,上课时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更不和同学一起做游戏。为了让她开朗乐观起来,张文惠平时有意给她更多关怀,课间和她说说话,放学时等她一起回家。终于有一天上课时,黄容主动举起了小手。那一刻,张文惠的心里很幸福,因为她知道,学生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双小手,更是举起了自信。
每个孩子都应该活得精彩
有些农村家长不重视教育,学生辍学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一次,为了找回一个辍学的学生,张文惠骑着自行车跑了几十里路,当赶到学生家农田里时,孩子正和妈妈在稻田里插秧。家长见了她不但没给一口水喝,还冷冷地说:“小丫头上学也没用,老师您别多管闲事了。”听到这,张文惠心里一阵委屈,可看到那个只有13岁的孩子一上一下弯曲劳作的小身体,心疼的感觉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如果你不让孩子上学,我就在田里等,看谁能熬过谁!”张文惠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炎炎烈日下,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张文惠的嗓子快冒烟了,也热到几乎晕倒,终于等到母女俩收了工。母亲看到还坐在田埂上的张文惠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俺佩服你,明天就让孩子上学去。”事后,有人问张文惠,为了一个孩子值得这么去做吗?张文惠笑了笑:“我在乎我的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活得精彩。”
张文惠在学校任两个班的课,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心理辅导员,同时还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她从没有抱怨过,相反却比任何人都快乐、开心。为了优化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张文惠学习了大量的教学理论,用以指导教师们的学科教学。张文惠还摸索出了适合农村学生的语文教学思路,一点点教给孩子写作文的方法,解决了农村作文教学的大难题。她每学期还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课,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水平。
如今,张文惠依旧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依旧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地付出着,用真心和上善若水的爱温暖着一颗颗农村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