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特殊类型党员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工的党员、群众代表的评议意见,进行民主评议。
对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也不容忽视,难度不小,如有的流入党员不愿公开党员身份,有的不能出示党员组织关系或党组织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等等。把流入党员身份搞清楚了,教育管理工作就有了基础。对流入党员,要定期到市场、门店的管理单位调查摸底,要一个一个地找本人核实,在摸清流入党员底子的基础上,以流入党员比较集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为基本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可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在社区党组织下设行业党支部(小组),如餐饮业党支部(小组)、建筑业党支部(小组)等;还可以在社区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或服务站,使每一名流入党员都能就近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完善社区功能,加强纯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特殊类型党员除少部分外出务工外,绝大多数还在本地生活,除正常的组织生活之外,基本与本单位失去了联系,一些党组织对特殊类型党员的管理不如社区党组织管理更直接、更具体、更方便。我县已经有320名特殊类型党员移交社区管理。实践中将这部分党员纳入社区管理,关系上比较顺,效果上比较好。因此,要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发挥这部分社区党员的作用。
第一,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在本地社区的特殊类型党员中有一部分属于弱势群体,有的没有找到工作,有的年老体弱,生活比较困难。这些党员渴望党组织给他们更多的温暖。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多从提高亲和力上做文章。要从服务社区党员和群众出发,积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党员和群众提供无偿、低偿服务。社区党员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受到生动的教育和亲情式的管理,党的意识会更强,作用发挥得会更好。党员在服务居民中才能找到自身价值,信心会更足,做党的工作会更加理直气壮。社区居民对党员也会刮目相看,对党才会更加亲近。
第二,教育管理工作要严格有序。社区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组织要把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突破口,按“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妥善处理。要把好关键环节不放松:一是把好民主测评关。评议时可吸收一些政治素质较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群众代表参加;可聘请一些监督员。采取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对每一名社区党员背靠背分类量化打分,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档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二是把好调查审议关。根据评议标准、综合走访调查、民主测评、量化打分的情况,初步确定不合格党员对象后,由社区党组织对确定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写出专题材料向主管党委报告。党委在审议时,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将因丧失信心和党性立场,反对或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与因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决议贯彻执行不力的区别开来;将因党组织不健全而导致不能履行义务的,与主观上的不愿意履行义务的区别开来;将因年老体弱或长期生病,无力完成党组织分配工作任务的,与革命意志衰退、不起党员作用的区别开来;将愿意接受组织批评教育、有改正意愿的,与拒绝接受帮助、我行我素的区别开来。三是把好审核关。主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处置意见后,对不合格党员作出最终处置之前,将有关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核。组织部门着重审核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将审核意见及时向其党委反馈。审核同意的,由党委下发处置意见。
《加强特殊类型党员管理的建议与对策(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196.html
对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也不容忽视,难度不小,如有的流入党员不愿公开党员身份,有的不能出示党员组织关系或党组织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等等。把流入党员身份搞清楚了,教育管理工作就有了基础。对流入党员,要定期到市场、门店的管理单位调查摸底,要一个一个地找本人核实,在摸清流入党员底子的基础上,以流入党员比较集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为基本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可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在社区党组织下设行业党支部(小组),如餐饮业党支部(小组)、建筑业党支部(小组)等;还可以在社区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或服务站,使每一名流入党员都能就近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完善社区功能,加强纯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特殊类型党员除少部分外出务工外,绝大多数还在本地生活,除正常的组织生活之外,基本与本单位失去了联系,一些党组织对特殊类型党员的管理不如社区党组织管理更直接、更具体、更方便。我县已经有320名特殊类型党员移交社区管理。实践中将这部分党员纳入社区管理,关系上比较顺,效果上比较好。因此,要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发挥这部分社区党员的作用。
第一,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在本地社区的特殊类型党员中有一部分属于弱势群体,有的没有找到工作,有的年老体弱,生活比较困难。这些党员渴望党组织给他们更多的温暖。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多从提高亲和力上做文章。要从服务社区党员和群众出发,积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党员和群众提供无偿、低偿服务。社区党员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受到生动的教育和亲情式的管理,党的意识会更强,作用发挥得会更好。党员在服务居民中才能找到自身价值,信心会更足,做党的工作会更加理直气壮。社区居民对党员也会刮目相看,对党才会更加亲近。
第二,教育管理工作要严格有序。社区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组织要把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突破口,按“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妥善处理。要把好关键环节不放松:一是把好民主测评关。评议时可吸收一些政治素质较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群众代表参加;可聘请一些监督员。采取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对每一名社区党员背靠背分类量化打分,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档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二是把好调查审议关。根据评议标准、综合走访调查、民主测评、量化打分的情况,初步确定不合格党员对象后,由社区党组织对确定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写出专题材料向主管党委报告。党委在审议时,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将因丧失信心和党性立场,反对或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与因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决议贯彻执行不力的区别开来;将因党组织不健全而导致不能履行义务的,与主观上的不愿意履行义务的区别开来;将因年老体弱或长期生病,无力完成党组织分配工作任务的,与革命意志衰退、不起党员作用的区别开来;将愿意接受组织批评教育、有改正意愿的,与拒绝接受帮助、我行我素的区别开来。三是把好审核关。主管党委集体研究确定处置意见后,对不合格党员作出最终处置之前,将有关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核。组织部门着重审核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恰当,将审核意见及时向其党委反馈。审核同意的,由党委下发处置意见。
《加强特殊类型党员管理的建议与对策(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