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少年旧事
爷爷的少年旧事
金
医院的墙壁在强烈的光照下显现出一种病态的白,就如爷爷手术后苍白的脸。浓厚的消毒水气味在空气间流动,争先恐后地钻入我的鼻孔。“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快逃离——快逃离——”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子里叫嚣。我忽然想起我从小就不喜欢医院,我年幼时只要母亲一拿“不吃饭就到医院打针”相威胁,我就再也不敢挑食。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
刚下了决定,我就立马起身,边疾步逃离,边向病床上的爷爷道歉:“爷爷,我走了。祝你早日康复,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屋外,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心里觉得十分难过。爷爷虽然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身体依然硬朗,腰板依然挺直,他时常把双手后背这里转转,那里走走。不料在几个星期前却忽然得了肝硬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好长时间。
忽然想起年少时的那个爷爷,与如今截然不同的那个爷爷——那个沉默而倔强的少年。
木
少年出生在边疆的一个小山谷中。
“哇——哇——”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他的母亲便激动极了:是个男孩,是个男孩!太好了!他应该会给我带来好运的吧?从此我这残腿不用再受那么多的苦啦!但一切总是事与愿违——少年七岁、小弟不满一岁时,他的父亲因不堪生活重负还是为自己添了房室,为他找了个小妈来主持家务,小妈还带来了一个三岁的弟弟在家排行老二。小妈的到来给无序的家庭带来了条理,也因此赢得了爷爷父亲的信任,而他的亲生母亲,却被逐渐遗忘在了破旧的房屋之中。
一斧,一筐,少年简单地收拾了行装,再向床上的母亲和她怀抱中的三弟道别。屋内是小妈在忙碌地做早餐的身影,父亲和二弟,五弟,小妹,安静地在桌旁等候。
“五年了呢……”少年边爬着山路边想。
小妈来少年家已经五年了,她为父亲生下了四妹和五弟,愈加受到父亲的喜爱。家中仅有的花销几乎都用在小妈和她的孩子身上,父亲也无力多花钱为他不爱的女人治病。无可奈何的少年只能拿起斧子到后山上砍柴,卖给需要的人家以担负母亲的药费。母亲也不时为附近的邻居做点针线活,赚取三个人的生活花销。
少年用力抬起沉重的斧子,挥下,把树上较粗的枝叶砍下,再在路上捡起一些木柴。累了,少年就坐在横倒的树干上,从衣兜里拿出母亲塞给的窝窝头,一口一口地咬起来。看着缭绕在山间的云雾,想起了老师教过的那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是不是那里的云也和这里的一样呢?”少年这样想。
水
忽然山下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铃声,少年立刻收拾好东西,向山脚狂奔。
“遭了,来晚了。”少年把柴卸下,伫立在一间土屋的窗前。屋内回响着学生洪亮的读书声,老师正站在讲台后抄着什么。少年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二弟,他瞥了少年一眼,眼神里充满了炫耀:进不来吧?少年也不理会,他更加专注地看着老师的笔记。
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弟弟的这般不敬。自从五年前小妈到来后,父亲已不再过问家事和关心他,任由小妈盼性子取舍,对小妈的孩子甚是宠爱。今年二弟八岁,小妈让他上起了小学。少年也想去,一次就悄悄地尾随二弟到了学校。听着老师讲的那些新鲜的东西,少年着了迷。从那以后,少年每每找空隙去学校听课,也更加努力地砍柴,想要攒够学费。
“铛——铛———”下课铃声响了。少年正想要离开,却忽然被叫住:“孩子,等等!”
少年一转身,发现是老师。
旦日,少年照旧收拾好行装,他心中的兴奋在不停翻滚:“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去学校了!”
昨夜少年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老师答应他可以先来上学,慢慢再付学费的许诺。
少年还记得当他把这些告诉母亲时,母亲灿烂的笑容,以及那个紧紧的拥抱。“三弟似乎也很高兴呢!”少年这样想着,又擦了擦那本破旧的课本。
“你,你怎么来了?”小孩一进教室就看到意料之外的人,惊叹道。
少年一抬头,是二弟,“是……”
“你的柴呢?不会是父亲答应你来的吧?”还没等少年回答,二弟又连连发问。
“不是,不是。”少年连忙回答道,怕二弟越猜越离谱,“是老师,他……他说学费可以先欠着。”
“呵,是吗?”二弟不屑地笑笑。
放学后,少年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前踌躇不前。
“吱——”老师打开了门,破旧的木门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
“怎么了?看你在这很久了。”老师笑着问道。
“没……没什么。”少年把低着的头埋得更低了,“老师,这是家里攒的钱。不知道够不够。”
说话间少年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包来。
“没关系。这些钱你自己留着吧。”老师轻轻拍了拍少年的头,“对,你可以帮我打打上下课的铃——就当你付的学费吧。”
“谢……谢谢老师!”少年的声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更加手足无措。
“不早了,回去吧。”
少年才回过神来,只看见老师已经远去的身影。
火
冬日的清晨,山上的景物都在迷雾之中模糊成了一片。
少年牵着九岁的三弟小心地摸索着那条崎岖的小路,他起得比两年前更早了。
母亲两年前的去世,给他们俩带来的不仅仅是悲伤,更多的是沉重的负担。少年只好带着年幼的三弟早早地上山多砍些柴,等到阳光驱散雾气的时候,又牵着三弟飞快跑到学校,匆匆敲响上课铃,开始一天的课程。放学后,兄弟俩也不似其他同学一般嬉戏于田野之间,而是又挥起斧子继续砍柴。到了傍晚,他们边吃着杂粮,边挨家挨户地卖着一天的成果。
尽管如此忙碌,少年和三弟依然很努力地学习,老师也很照顾他俩,减了他们的学费,还经常用较高的价钱买他们的木柴。所以少年和三弟总是在空闲时间帮老师做些简单的活,或用省下的钱买几个鸡蛋送给老师,但每次都被老师以各种借口还给了他们。
《爷爷的少年旧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2768.html
金
医院的墙壁在强烈的光照下显现出一种病态的白,就如爷爷手术后苍白的脸。浓厚的消毒水气味在空气间流动,争先恐后地钻入我的鼻孔。“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快逃离——快逃离——”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子里叫嚣。我忽然想起我从小就不喜欢医院,我年幼时只要母亲一拿“不吃饭就到医院打针”相威胁,我就再也不敢挑食。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
刚下了决定,我就立马起身,边疾步逃离,边向病床上的爷爷道歉:“爷爷,我走了。祝你早日康复,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屋外,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心里觉得十分难过。爷爷虽然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身体依然硬朗,腰板依然挺直,他时常把双手后背这里转转,那里走走。不料在几个星期前却忽然得了肝硬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好长时间。
忽然想起年少时的那个爷爷,与如今截然不同的那个爷爷——那个沉默而倔强的少年。
木
少年出生在边疆的一个小山谷中。
“哇——哇——”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他的母亲便激动极了:是个男孩,是个男孩!太好了!他应该会给我带来好运的吧?从此我这残腿不用再受那么多的苦啦!但一切总是事与愿违——少年七岁、小弟不满一岁时,他的父亲因不堪生活重负还是为自己添了房室,为他找了个小妈来主持家务,小妈还带来了一个三岁的弟弟在家排行老二。小妈的到来给无序的家庭带来了条理,也因此赢得了爷爷父亲的信任,而他的亲生母亲,却被逐渐遗忘在了破旧的房屋之中。
一斧,一筐,少年简单地收拾了行装,再向床上的母亲和她怀抱中的三弟道别。屋内是小妈在忙碌地做早餐的身影,父亲和二弟,五弟,小妹,安静地在桌旁等候。
“五年了呢……”少年边爬着山路边想。
小妈来少年家已经五年了,她为父亲生下了四妹和五弟,愈加受到父亲的喜爱。家中仅有的花销几乎都用在小妈和她的孩子身上,父亲也无力多花钱为他不爱的女人治病。无可奈何的少年只能拿起斧子到后山上砍柴,卖给需要的人家以担负母亲的药费。母亲也不时为附近的邻居做点针线活,赚取三个人的生活花销。
少年用力抬起沉重的斧子,挥下,把树上较粗的枝叶砍下,再在路上捡起一些木柴。累了,少年就坐在横倒的树干上,从衣兜里拿出母亲塞给的窝窝头,一口一口地咬起来。看着缭绕在山间的云雾,想起了老师教过的那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是不是那里的云也和这里的一样呢?”少年这样想。
水
忽然山下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铃声,少年立刻收拾好东西,向山脚狂奔。
“遭了,来晚了。”少年把柴卸下,伫立在一间土屋的窗前。屋内回响着学生洪亮的读书声,老师正站在讲台后抄着什么。少年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二弟,他瞥了少年一眼,眼神里充满了炫耀:进不来吧?少年也不理会,他更加专注地看着老师的笔记。
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弟弟的这般不敬。自从五年前小妈到来后,父亲已不再过问家事和关心他,任由小妈盼性子取舍,对小妈的孩子甚是宠爱。今年二弟八岁,小妈让他上起了小学。少年也想去,一次就悄悄地尾随二弟到了学校。听着老师讲的那些新鲜的东西,少年着了迷。从那以后,少年每每找空隙去学校听课,也更加努力地砍柴,想要攒够学费。
“铛——铛———”下课铃声响了。少年正想要离开,却忽然被叫住:“孩子,等等!”
少年一转身,发现是老师。
旦日,少年照旧收拾好行装,他心中的兴奋在不停翻滚:“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去学校了!”
昨夜少年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老师答应他可以先来上学,慢慢再付学费的许诺。
少年还记得当他把这些告诉母亲时,母亲灿烂的笑容,以及那个紧紧的拥抱。“三弟似乎也很高兴呢!”少年这样想着,又擦了擦那本破旧的课本。
“你,你怎么来了?”小孩一进教室就看到意料之外的人,惊叹道。
少年一抬头,是二弟,“是……”
“你的柴呢?不会是父亲答应你来的吧?”还没等少年回答,二弟又连连发问。
“不是,不是。”少年连忙回答道,怕二弟越猜越离谱,“是老师,他……他说学费可以先欠着。”
“呵,是吗?”二弟不屑地笑笑。
放学后,少年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前踌躇不前。
“吱——”老师打开了门,破旧的木门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
“怎么了?看你在这很久了。”老师笑着问道。
“没……没什么。”少年把低着的头埋得更低了,“老师,这是家里攒的钱。不知道够不够。”
说话间少年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包来。
“没关系。这些钱你自己留着吧。”老师轻轻拍了拍少年的头,“对,你可以帮我打打上下课的铃——就当你付的学费吧。”
“谢……谢谢老师!”少年的声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更加手足无措。
“不早了,回去吧。”
少年才回过神来,只看见老师已经远去的身影。
火
冬日的清晨,山上的景物都在迷雾之中模糊成了一片。
少年牵着九岁的三弟小心地摸索着那条崎岖的小路,他起得比两年前更早了。
母亲两年前的去世,给他们俩带来的不仅仅是悲伤,更多的是沉重的负担。少年只好带着年幼的三弟早早地上山多砍些柴,等到阳光驱散雾气的时候,又牵着三弟飞快跑到学校,匆匆敲响上课铃,开始一天的课程。放学后,兄弟俩也不似其他同学一般嬉戏于田野之间,而是又挥起斧子继续砍柴。到了傍晚,他们边吃着杂粮,边挨家挨户地卖着一天的成果。
尽管如此忙碌,少年和三弟依然很努力地学习,老师也很照顾他俩,减了他们的学费,还经常用较高的价钱买他们的木柴。所以少年和三弟总是在空闲时间帮老师做些简单的活,或用省下的钱买几个鸡蛋送给老师,但每次都被老师以各种借口还给了他们。
《爷爷的少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