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正文

徐州市城区青年诚信素质调查报告


。因此,在“对待诚信现实态度的选择”问题时,的人选择了坚持但不固守,表明普遍性的诚信原则已经受到怀疑,青年的诚信态度与行为趋于现实化,“是否应该诚信”已经不再作为诚信行为选择的依据,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的诚信行为的可能结果”。如果这种行为不使青年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带来好的结果,青年往往会去实施诚信行为;如果会使青年的利益受到损害,青年就出于自保而不愿实施诚信行为,甚至是为了自保也会做出现实的不诚信选择。这时,诚信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素质问题,而是涉及个人在实施诚信行为时的成本问题。在后继的访谈中,许多青年表明这样一个立场:如果坚持诚信,有时会付出远远高于不诚信的代价。
     
     测试中也反映出青年对于诚信行为的矛盾心态。在“如果你参加有关你今后命运的选拔考试,你会不会事先和录取人员有所联系”的问题中,的人选择不会,的人选择会。这种两种取向接近的局面,说明青年在认定社会无法保证公平的情况下,面临着要保证自己免受不诚信的伤害,却必须以不诚信的的方法损害他人利益的困难选择。这实际上是青年在面对现实时所做出的无奈退却。
     
     五、诚信行为的维护
     
     如果说,自身诚信行为的实施是独善其身的话,维护诚信素质就反映出个人对社会的关注,是对于他人诚信行为的控制与监测。在“你发现商贩正在欺瞒顾客时,你的选择”中,有的人选择了“悄悄提醒他不要上当”,的人选择了“事后到有关部门举报”,而选择“挺身而出,揭露真相”的人有,选择“不管不问”的人有。大多数人仍然是以一种“现实”的态度维护着诚信。在“如何对待同事使你遭受损失的不诚信行为”上,有的人选择“自己不与他来往”的选项,不计较的人有,叫大家不与他来往的人有,以牙还牙的人有,人们还是趋近于比较温和的选择。在对于竞争对手采取同样行为时,答案非常集中,即有的人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这说明对象一旦确定,青年会根据对象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的问题中,有的人选择揭露真相,的人选择反映但不抱有希望,的人选择不采取措施,的人选择也采取同样的行为。四个趋于平均的答案说明,在没有具体对象且现实条件取消的情况下,青年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维系诚信,处理事件时尚无普遍的原则,选择就会趋于离散化。因此可以简单认定,不论是自我诚信行为的实施还是维护诚信的行为,青年的行为都是特殊化的而非普遍化的,对象不同会带来方法与具体原则的不同。
     
     六、对社会诚信机制的认可程度
     
     如果说维护诚信的行为是在表面描述了青年的诚信素质,那么青年在维护诚信中所拥有的的资源则直接构成青年的社会资本,极大地影响着青年诚信行为的选择。在“你认为不诚信是否得到了应有惩罚”中,的人选择“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法规、制度保证”,的选择“没有,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人选择“没有,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只有的人认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青年普遍认为社会诚信机制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不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也不否认,在“自己受到商业欺骗、认为哪一种方法最为有效”中的青年选择“去消协”,在迷路时的青年选择找警察来保证不受欺骗,说明青年对社会的某些部门还是有较高的信任度。但认为不诚信受到惩罚的微弱比率,使青年在选择有较高公信度部门的同时,又对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的结果表示怀疑。因此,青年对诚信机制的要求除了保证诚信行为的合理结果外,还要使不诚信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
     
     七、建设社会诚信机制的手段
     
     的人认为主要是由于法制建设的落后,的人认为缺乏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与此相对的在“解决诚信问题的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的选择中,法律以的被选率居于第一位,其次分别为“建立公开的信用档案”(),“舆论谴责”(),自己的现实手段(),没有任何手段()。两个答案中,法律都被看作是导致诚信水平较低和改变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的人认为不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是因为法律方面的原因。这显示一方面用法律作为维护诚信手段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诚信的制度建设远远不能够让青年感到满意。
     
     个人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空缺也普遍被青年所认知。在“如何了解他人的诚信状况”中,的人通过朋友了解他人诚信状况,的人没有任何手段来了解别人的诚信状况,只有的人通过信用档案,的人通过调查公司了解信息。数据显示出青年尚缺乏了解诚信状况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你是否愿意建立诚信档案”的选择中,只有的人选择了不愿意,而的人选择了“愿意,但要保证隐私”,的人选择了“如果大家愿意,我也愿意”,的人选择了“愿意,但担心评价的公平性”。说明青年在认识上是非常清醒的,将建立诚信档案看作是改变诚信状况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诚信使你蒙受损失是否还会继续”的选项中,的人选择“即使诚信使你面临损失,仍然会继续诚信,而不讲任何条件”,的人选择自己会继续讲诚信,但要分情况”,说明青年对于建设诚信还是有很强的意愿,但是仍然关注诚信是否能够真正的公平建立。青年不是不愿意在诚信的道路行走,而是担心如果“我讲了诚信,别人不讲诚信,我岂不是要当冤大头”,因此如果不能保证诚信的收益大于不诚信的收益,就会陷入人人谈诚信,人人不诚信的循环怪圈。
     
 

《徐州市城区青年诚信素质调查报告(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349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查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