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仓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
随着中央的一号文件再一次以三农为中心下发时,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从上而下的高度重视。然而农村由于它的一些历史遗留原因,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越来越暴露出其脆弱性和落后性。由于中国的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农民很难开展起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而经济作物受市场规律控制很难把握,如若信息不灵则会导致资源严重浪费。这一切不利因素最终导致现在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新仓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根据问题提出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应意见。
一、新仓农村发展的现状。
(一)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在去年取消了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免征农业税的基础上,今年又降低了村公益金中按劳动力分摊的标准,农民负担比去年减少19.47万元,下降7.1%。
(二)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明显。农业三大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加工出口蔬菜面积13500亩,为农民增收1530万元;大棚西甜瓜种植面积在2150亩左右,为农民增收近645万元;食用菌种植面积43万平方尺(下半年进入蘑菇生产期);同时,品牌农业和无公害农业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农业项目申报工作,上半年已经申报各类农业项目12只。
(三)平廊公路绿化工程稳步推进。主要涉及红光、秦沙、石路、中华、杨盛5个村,长度19720米,需要绿化面积296.1亩,已经有281亩通过上级验收,完成率95%。
(四)农业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今年以来,注重对农业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铺设地下瓦管渠道50公里,维修改造泵站12座,进一步完善机埠承包责任制,疏浚河道8条、12公里,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工程3公里,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五)村级财务管理得到规范。主要从严格收支预算、现金管理,完善审批制度、招投标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入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和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经村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形成书面协议,并要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无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帮助农民生产而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比如免征农业税、国家给予相关补贴等等。但到目前为止,新仓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也只有6500多元,是城市人口收入的一半还不到。国家的这些政策往往都是从纯财政入手,也就是政府从农民身上“拿的少”。但是,由于其他农资价格的增长,农民收入没有实际提高。在调查中发现,如果仅仅种植水稻,免去一切税收负担,加上国家的相关补贴,每亩地每季纯收益约为500元左右。而新仓镇农业人口约为39000人,耕地面积约550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4亩。这么算来,只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很低。国家的政策并不能让农民“挣的多”,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把目光转向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上。种植棉花、蔬菜、大棚西甜瓜等作物,每亩纯收益约为1000元左右;种植效益更高的食用菌类,按6000平方尺每亩计算,纯收益可达6000元。然而,种植经济作物在自然风险中的损失要比粮食作物大的多,比如今年的九号台风给新仓的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经济作物具有市场的不确定性,难以把握。在农业保险还刚刚起步的浙江,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二)农业生产率低下,产品附加值较低。据统计,2004年新仓镇实现生产总值为11.189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1.1863亿,约为总值的10.6%,而全镇农业人口约为总人口的75%,也就是说3/4的劳动者只创造了1/10的社会财富。并且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农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基本都是以初级产品形式出现。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容易受到一系列贸易壁垒限制。虽然说近几年来,国家一次次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但是在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后,产品的价格需要由国际市场来调节。外国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构成很大威胁,农民的收益将面临极大挑战。
(三)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想发展,但是没有钱。笔者在新仓没有看见建设银行,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向中心城市收缩,而这种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贷款。国有银行贷款审批制度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也不适应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政府的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力度不够,而向村里集资建设又会加重农民负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收入这几年保持增长,其主要是靠非农业收入来维持的。而非农业收入,除了一部分是在地方企业务工外,大部分都是农民进入大中型城市大工所得。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大批工人下岗,而大批的大学毕业生要上岗就业,各城市纷纷出台有关政策规定限制农村劳动力的进入。事实上这些包括行业、工种、学历等限制的政策是不公平的,也是行不通的,反而给有些人盘剥民工提供了借口。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面向外出打工农民的收费也过多、过滥。这些做法,对农民就业、城市管理没有实际作用,反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 《关于新仓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369.html
一、新仓农村发展的现状。
(一)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在去年取消了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免征农业税的基础上,今年又降低了村公益金中按劳动力分摊的标准,农民负担比去年减少19.47万元,下降7.1%。
(二)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明显。农业三大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加工出口蔬菜面积13500亩,为农民增收1530万元;大棚西甜瓜种植面积在2150亩左右,为农民增收近645万元;食用菌种植面积43万平方尺(下半年进入蘑菇生产期);同时,品牌农业和无公害农业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农业项目申报工作,上半年已经申报各类农业项目12只。
(三)平廊公路绿化工程稳步推进。主要涉及红光、秦沙、石路、中华、杨盛5个村,长度19720米,需要绿化面积296.1亩,已经有281亩通过上级验收,完成率95%。
(四)农业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今年以来,注重对农业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铺设地下瓦管渠道50公里,维修改造泵站12座,进一步完善机埠承包责任制,疏浚河道8条、12公里,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工程3公里,落实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五)村级财务管理得到规范。主要从严格收支预算、现金管理,完善审批制度、招投标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入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和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经村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形成书面协议,并要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无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帮助农民生产而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比如免征农业税、国家给予相关补贴等等。但到目前为止,新仓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也只有6500多元,是城市人口收入的一半还不到。国家的这些政策往往都是从纯财政入手,也就是政府从农民身上“拿的少”。但是,由于其他农资价格的增长,农民收入没有实际提高。在调查中发现,如果仅仅种植水稻,免去一切税收负担,加上国家的相关补贴,每亩地每季纯收益约为500元左右。而新仓镇农业人口约为39000人,耕地面积约5500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4亩。这么算来,只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很低。国家的政策并不能让农民“挣的多”,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把目光转向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上。种植棉花、蔬菜、大棚西甜瓜等作物,每亩纯收益约为1000元左右;种植效益更高的食用菌类,按6000平方尺每亩计算,纯收益可达6000元。然而,种植经济作物在自然风险中的损失要比粮食作物大的多,比如今年的九号台风给新仓的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经济作物具有市场的不确定性,难以把握。在农业保险还刚刚起步的浙江,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二)农业生产率低下,产品附加值较低。据统计,2004年新仓镇实现生产总值为11.189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1.1863亿,约为总值的10.6%,而全镇农业人口约为总人口的75%,也就是说3/4的劳动者只创造了1/10的社会财富。并且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农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基本都是以初级产品形式出现。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容易受到一系列贸易壁垒限制。虽然说近几年来,国家一次次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但是在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后,产品的价格需要由国际市场来调节。外国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构成很大威胁,农民的收益将面临极大挑战。
(三)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想发展,但是没有钱。笔者在新仓没有看见建设银行,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向中心城市收缩,而这种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贷款。国有银行贷款审批制度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也不适应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政府的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力度不够,而向村里集资建设又会加重农民负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收入这几年保持增长,其主要是靠非农业收入来维持的。而非农业收入,除了一部分是在地方企业务工外,大部分都是农民进入大中型城市大工所得。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大批工人下岗,而大批的大学毕业生要上岗就业,各城市纷纷出台有关政策规定限制农村劳动力的进入。事实上这些包括行业、工种、学历等限制的政策是不公平的,也是行不通的,反而给有些人盘剥民工提供了借口。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面向外出打工农民的收费也过多、过滥。这些做法,对农民就业、城市管理没有实际作用,反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 《关于新仓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