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党政相关 >> 事迹材料 >> 正文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李林森同志生于1969年,宣汉县红岭乡人,先后担任宣汉县三河乡副乡长、乡长,东林乡、五宝镇党委书记,宣汉县副县长,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于2006年11月担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11年7月31日,年仅42岁的李林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辞世。李林森同志是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时代先锋,老百姓的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在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时定下了以下几条标准:
  
  创造“四评村官”——“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
  
  达州万源市白沙镇往川坝村70岁的罗天应老人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是自己投票选出了自己想选的村党支部书记。这之前,都是“组织定名单,群众画圈圈,干部都是上面说了算”。
  
  在万源让成千上万像罗天应这样的老百姓真正行使民主权力,选出自己心中的“当家人”,是组织部长李林森的创举。
  
  2006年2月,四川宣汉县副县长、五宝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被调任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同年11月,转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万源位于大巴山,连接川、陕、渝三省交通重镇,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块红色的土地多年来一直是“国家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李林森到任组织部长后,就提出了组织工作“小县要有大作为、穷县更需创一流”。
  
  5个月后,万源市委组织部接到了达州市委组织部下达的村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
  
  曾经在3个乡镇担任过乡镇长或书记的李林森,工作法宝之一就是走群众路线。万源山高路险,下一次乡近的要走一天,远的三五天回不来。李林森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万源市大大小小52个乡镇,哪儿的干部叫啥姓啥,有什么长处缺点,他都清清楚楚。
  
  在这个基础上,他重点选了8个不同层次的村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群众对选任村干部的想法和期盼。他说:“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合适的”。
  
  老百姓的声音一下子打开了闸。“自己的当家人只有自己选才选得准……”这是李林森听到的最强烈的意愿。他对组织部的同志说:“我当过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选好了,可以造福一方,如果选不好,会贻误一方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党的形象,是大事啊!”
  
  李林森的脑子里渐渐形成一个想法: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扩大选人视野,让老百姓在村干部选任中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四评村官”模式诞生。
  
  通过“自我荐评”,用开放的方式选人识人,给每个想干事的人机会;通过“群众相评”,让群众提出村干部标准,推荐自己满意人选;通过“组织考评”,对推荐人选进行测试,让群众深度了解人选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公开竞评”,“赛场识马”,挑选出群众满意的村干部后备人选。
  
  往川坝村罗天应老汉和全村144名年满18岁以上的村民,庄重而自主地投下了自己的一票。往川坝村曾是一个落后的农村,交通差、饮水难、产业弱,村民们串门常常要“打泥巴”,一身上下都是泥。“前任村支书一直没有帮我们把实际困难给解决好。这次,我把票投给了潘毅。他是我们村的,知根知底。当过大学生村官,知识多、见得多,相信他能解决好问题。”
  
  22岁的回乡大学生潘毅,就是在这次“四评村官”中,被全村党员群众推举为往川坝村党支部书记。他记得那天,组织部长李林森一直都在现场,见证了整个选举过程。他紧紧握着潘毅的手:“祝贺你,潘书记!一定不要辜负群众的期望!”
  
  年轻的潘毅,不愧是“四评村官”选出的带头人,上任半年,就带领全村人修通了17公里的联村路和社通路,建了3座石拱桥,彻底解决了往川坝村老百姓多年来最大的困难——出行难。
  
  在这个村子里,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自己选的人,没有错!
  
  “四评村官”让万源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换了气象,呈现出新模样。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6岁,比上届低了19岁;文化程度大幅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61人,占41%。第二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对“四评村官”的经验做法作出批示并要求在全国推广。
  
  成功开展村级换届后,李林森又投入到破解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等问题上。在全市村级企业中建起了村企联合党支部。他病危前,正在思考着如何为乡村教师打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通道”。他认为,只有重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素质,让万源摘去“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
  
  有人不解:为什么李林森能创造出这么多基层党建的好办法?
  
  因为他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所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坚持“四重”标准——“用人导向,关乎我们党事业存亡”
  
  王承兴多年担任万源市紫溪乡党委书记。
  
  紫溪乡位于川、陕、渝三省交界处,是有名的高寒山乡,被称为“万源的小西藏”。每年10月大雪封山,要到第二年4月才开始融化。不通公路的时候,镇上打电话都要到相邻的陕西省镇巴县去打。很多到这里工作的干部不是主动辞职,就是想尽办法往城里或条件较好的乡镇调。王承兴不言不语,在这个大山里一待就是15年。
  
  2009年,大雪快封山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王承兴在乡政府见到了李林森。“穿件发白的蓝上衣,没有随行,只有一个司机,见面就笑,看不出是个领导。”王承兴至今仍记忆犹新。
  
  山里天气寒冷,李林森和王承兴围着炉子吃饭,李林森不停地询问着紫溪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状况和眼下的工作,聊了足足3个小时。这是王承兴10多年来和一个领导最长的一次交谈。只是,自己工作的事,他一个字也没提,压根也没想到提。
  
  2009年农历腊月初四,很多熟识的人给王承兴发短信说他调动了。“我以为他们开玩笑,对我个人,进城是梦想,打死我也不相信。”原来,在万源干部中,曾经有个印象,调到边远山区乡镇工作,几乎像“打入冷宫”,就只能等着到老退休回家了。
  
  可就是这个在边远山区不言不语工作了10多年的王承兴,真的调动了,被任命为万源森林公安局局长。
  
  促成这一调动的是李林森。
  
  2010年万源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上,当李林森提名王承兴调任时,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比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还没有安排得这么好,他王承兴,凭什么调到森林公安局当局长?
  
  一向温和的李林森少有地发了脾气:“谁能够坚持在万源最艰苦的乡镇工作15年? (事迹材料 fanwen.oyaya.net) 王承兴在紫溪当了7年乡长、8年党委书记,不提任何要求,谁能做到?我们就是要鲜明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
  
  王承兴的调动,在万源市乡镇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乡镇干部见了他说:“过去都说,在乡上工作,好坏一个样,也进不了城,没得干头、没得盼头。把你一看,我们有奔头了!”
  
  王承兴的调动,是李林森关于组织工作理念的一次实践。他在万源干部调任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四重”标准:“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特别是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推进重点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李林森担任万源组织部长近5年中,全市先后有18名优秀乡党委书记受到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乡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级部门。
  
  “组织部是一个渡人的梯子,选人用人是党委的最大形象,关乎事业成败和

《李林森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5591.html

  • 上一篇范文: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经验交流
  • 下一篇范文: 军训感言600字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事迹材料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