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
定向积累 善于“切割” 精准对接——中考作文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
曹津源
例证法作为中学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方法,很多考生难见出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从众”,你有我有大家有;二是堆砌,罗列铺排,以多取胜;三是肤浅,叙而少议,议而不深,观点与例证油水分离。针对上述缺点,克服的对策也有三条:
一、定向积累,深度钻探。初中生囿于时间,素材积累应“点面结合”,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两三篇名著、两三位名人作为重点作深入了解。了解后还要思考,涉面之广与思考之“深”,都要高出同龄人一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只有“深”了才能“新”,才能出彩。
二、善于“分割”,精要用例。构思时可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把平时定向积累的重点材料“分割”成相应的部分用于论证分论点,用例力避重叠交叉,应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形成“精要用例,一例贯穿”的严谨结构。
三、精准对接,加强说理。“对接”要“精准”,就必须在“说理到位”上下功夫。方法是正反对比,因果探求,表里分析,反证归谬,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敲打”等等。不论是先叙后议,或是“议一叙一议”,还是边叙边议,都要使观点与材料“对”得准,“接”得顺,自然融合。由于用来论证分论点的材料“同源”而不重复,所以更能显示作者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更能凸显作者的思维个性,更能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
下面我们以一篇题为《追问幸福》的高分作文为例作说明。
“追问幸福”是当今很“热”的时髦话题。面对命题作文“追问幸福”,很多同学将目光投向近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般写法都是选出几位名人一一述说,论证幸福的内涵,结果重复肤浅,“撞车”严重。江苏如东实验初中的缪梦伊同学没有“从众”,而是从她平时重点关注的名人中选出一位女子作为例证材料。由于她对这位女子的了解、思考超越了同龄人,分割材料科学合理,所以文章的叙述流畅而富有诗意,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一例贯全文”的个性色彩十分鲜明。让我们逐段欣赏:
①当我们在追问幸福的路上苦苦寻觅而未果,不妨停下,转身,可以发现:那位女子早已用一生觅得了那令人羡慕、敬佩的完整版的幸福。
文章开篇快速入题,看来“那位女子”应是作者平时“定向积累,深度钻探”的人物,“令人羡慕、敬佩”“完整版”则点明她“幸福观”的特征和影响,是全文立论的“纲”。
②问及爱情,她回答:幸福是两人平淡的相守。
③烟雨伦敦,迷蒙康桥,她与他相遇,共剪西窗残烛,话巴山夜雨。这份爱情满足了她的全部向往,她却在关键时刻毅然离开浪漫之都,与另一个看似木讷的青年牵手,从此由仙界坠入凡尘,过着被柴米油盐浸染的生活。她构思,他画图;她读书,他看报。膝下儿女双全,追逐玩闹。再平凡不过的家庭,给予了她极大的踏实与温暖。因为她懂得,轰轰烈烈的爱情往往只能存留一时,平平淡淡才会让幸福更持久。于是,她永远不会被烈火灼烧得遍体鳞伤,而是在平淡中觅得幸福的恒久绵长。这,便是幸福。
作者先从爱情层面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幸福是两人平淡的相守”。不直指其名而用“她”“他”代替,创设了一个作者与读者交流阅读积累的平台,为行文增添了些许悬念色彩。从“康桥相遇”“共剪”“看似木讷…‘从此由仙界坠入凡尘”等关键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她”和两个“他”是何等熟悉。如果没有平时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不可能做出如此诗意化的叙述和哲理性的评论。读者如果能将这“爱情幸福观”接通自己的阅读积累,就会莞尔一笑:这三位不就是林徽因、徐志摩和梁思成吗?接着你也许会有些许担心:如此幸福观毕竟只关于个人、子女、家庭,下面的论证怎么展开呢?别急,此文对“例”的分割才开始,接下去,文章又从“例”中分割出”事业幸福观”:
④问及事业,她回答:幸福是事业成就的满足。
⑤不辞辛劳踏遍欧洲寻访古建筑的是她;不顾艰辛在荒郊僻野考察遗址的是她;肺部重病仍在病床上读完二十四史、摘录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是她:病危前期预支生命完成各项论文的是她……在她决定将建筑作为毕生事业的那一刻起,她便奋斗不止。纷至沓来的成就让她真切感受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从此,不论战乱或病重,她对事业成就追求不止,追寻幸福的心火不灭,她用一生点亮事业至上的幸福。只有这份幸福,才能让她感知人生价值与意义。这,便是幸福。
这第二次分割使立论上升至事业层面。“是她”反复三次构成的排比句摘取了“她”事业天空中的闪亮星星,如果作者不是早已仰视并心向往之,怎能如此熟悉地点出细节,激情洋溢地信手拈来?要知道每一个“是她”的背后都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呀!作者已经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和一往情深融入对“例”的分割和评议中,行文所至明显超出了同龄人的视域和高度,显示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这就是“善于‘分割’,精要用例”带来的魅力。然而文章用例的“分割”还未停止,作者又带领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幸福境界:
⑥问及人生,她回答:幸福是不需物质装点的平凡。
⑦早年的优越家境并未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在战火纷飞之际,在荒山养病之时,她才得以褪去第一才女的光环,真正地舒展身心。她在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瓶子上街打油买醋,她在香山小屋静心养病,独坐窗前写诗,偶与慕名来访的文人倾心交谈……那时的她最幸福。没有金钱名利的叨扰,没有趋炎附势者的相邀,生活变得平凡,幸福变得纯粹。没有光环的幸福,才最接近生活的原味。这,便是幸福。
这一次用例分割由前两次的横向转向纵向,从而在“人生”这一更高层面完整地展示林徽因的幸福观。仅用了短短的一百多字,就让“家境优越…第一才女…困居李庄”“上街打油买醋”“独坐窟前写诗”“慕名来访”等细节接连出现,绝非偶然,这是作者对“定向”人物“延伸了解…深度钻探”的结果。熟悉林微因的人们根据这些细节,就能述说一个个震撼力强的故事,再现一幕幕动人心弦的传奇。而这些细节的逐一亮出又并非出自随意铺排,而是经过精心筛选,都能与“幸福是不需物质装点的平凡”这一观点对接,定向性、逻辑性强。至此,“善于‘分割’,精要用例”的技艺再次大放异彩。
用例经过三次分割、论证,中心论点的亮出已呈水到渠成之势,请欣赏此文的“豹尾”:
⑧当我们仍在追问幸福的过程中被似是而非的答案迷失了方向,请驻足倾听,林徽因的声音正从心底传来:幸福是不平庸的平凡。
“驻足倾听”呼应开篇“停下,转身”,“倾听”谁的声音?一一林徽因!至此文章才将“她”的身份亮出,那“从心底传来的声音”——“幸福是不平庸的平凡”令人耳目一新,实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统领此文三个分论点的“帅”。至此全文构成“引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缜密严谨。作者让那“声音”“传来”即戛然而止,使人回昧无穷。
“精准对接,加强说理”是“善于‘分割’,精要用例”的关键所在。第③段在概述之后,通过“因为她懂得”一转,议论爱情的“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与幸福的辩证关系,运用的是因果论证法;第⑤段运用归纳法和表里分析法论述“追求理想”与“实现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第⑦段虽然细节较多,但由于作者采用夹叙夹议法,让“平凡…纯粹…‘光环”“原味”“金钱名利”“趋炎附势者”这些概念都从不同角度指向“人生幸福是什么”,所以材料与论点的对接度高,说服力强。
通过赏读范文《追问幸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议论文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是初中生的智慧选择。胜人一筹的“定向积累”是前提,贵在平时有意识的坚持;“善于‘分割”“精准对接”是面对考题时同时进行、互为影响的关键环节。“分割”后才能“对接”,“分割”的目的是“对接”;“对接”是“分割”的展开、提升;“分割”科学,“对接”易于展开,“对接”精准,“分割”才能落到实处,才有新意。此两项技艺的展示,表现在考场,功夫却是靠平时练得。 《中考作文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7283.html
曹津源
例证法作为中学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方法,很多考生难见出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从众”,你有我有大家有;二是堆砌,罗列铺排,以多取胜;三是肤浅,叙而少议,议而不深,观点与例证油水分离。针对上述缺点,克服的对策也有三条:
一、定向积累,深度钻探。初中生囿于时间,素材积累应“点面结合”,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两三篇名著、两三位名人作为重点作深入了解。了解后还要思考,涉面之广与思考之“深”,都要高出同龄人一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只有“深”了才能“新”,才能出彩。
二、善于“分割”,精要用例。构思时可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把平时定向积累的重点材料“分割”成相应的部分用于论证分论点,用例力避重叠交叉,应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形成“精要用例,一例贯穿”的严谨结构。
三、精准对接,加强说理。“对接”要“精准”,就必须在“说理到位”上下功夫。方法是正反对比,因果探求,表里分析,反证归谬,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敲打”等等。不论是先叙后议,或是“议一叙一议”,还是边叙边议,都要使观点与材料“对”得准,“接”得顺,自然融合。由于用来论证分论点的材料“同源”而不重复,所以更能显示作者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更能凸显作者的思维个性,更能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
下面我们以一篇题为《追问幸福》的高分作文为例作说明。
“追问幸福”是当今很“热”的时髦话题。面对命题作文“追问幸福”,很多同学将目光投向近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般写法都是选出几位名人一一述说,论证幸福的内涵,结果重复肤浅,“撞车”严重。江苏如东实验初中的缪梦伊同学没有“从众”,而是从她平时重点关注的名人中选出一位女子作为例证材料。由于她对这位女子的了解、思考超越了同龄人,分割材料科学合理,所以文章的叙述流畅而富有诗意,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一例贯全文”的个性色彩十分鲜明。让我们逐段欣赏:
①当我们在追问幸福的路上苦苦寻觅而未果,不妨停下,转身,可以发现:那位女子早已用一生觅得了那令人羡慕、敬佩的完整版的幸福。
文章开篇快速入题,看来“那位女子”应是作者平时“定向积累,深度钻探”的人物,“令人羡慕、敬佩”“完整版”则点明她“幸福观”的特征和影响,是全文立论的“纲”。
②问及爱情,她回答:幸福是两人平淡的相守。
③烟雨伦敦,迷蒙康桥,她与他相遇,共剪西窗残烛,话巴山夜雨。这份爱情满足了她的全部向往,她却在关键时刻毅然离开浪漫之都,与另一个看似木讷的青年牵手,从此由仙界坠入凡尘,过着被柴米油盐浸染的生活。她构思,他画图;她读书,他看报。膝下儿女双全,追逐玩闹。再平凡不过的家庭,给予了她极大的踏实与温暖。因为她懂得,轰轰烈烈的爱情往往只能存留一时,平平淡淡才会让幸福更持久。于是,她永远不会被烈火灼烧得遍体鳞伤,而是在平淡中觅得幸福的恒久绵长。这,便是幸福。
作者先从爱情层面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幸福是两人平淡的相守”。不直指其名而用“她”“他”代替,创设了一个作者与读者交流阅读积累的平台,为行文增添了些许悬念色彩。从“康桥相遇”“共剪”“看似木讷…‘从此由仙界坠入凡尘”等关键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她”和两个“他”是何等熟悉。如果没有平时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不可能做出如此诗意化的叙述和哲理性的评论。读者如果能将这“爱情幸福观”接通自己的阅读积累,就会莞尔一笑:这三位不就是林徽因、徐志摩和梁思成吗?接着你也许会有些许担心:如此幸福观毕竟只关于个人、子女、家庭,下面的论证怎么展开呢?别急,此文对“例”的分割才开始,接下去,文章又从“例”中分割出”事业幸福观”:
④问及事业,她回答:幸福是事业成就的满足。
⑤不辞辛劳踏遍欧洲寻访古建筑的是她;不顾艰辛在荒郊僻野考察遗址的是她;肺部重病仍在病床上读完二十四史、摘录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是她:病危前期预支生命完成各项论文的是她……在她决定将建筑作为毕生事业的那一刻起,她便奋斗不止。纷至沓来的成就让她真切感受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从此,不论战乱或病重,她对事业成就追求不止,追寻幸福的心火不灭,她用一生点亮事业至上的幸福。只有这份幸福,才能让她感知人生价值与意义。这,便是幸福。
这第二次分割使立论上升至事业层面。“是她”反复三次构成的排比句摘取了“她”事业天空中的闪亮星星,如果作者不是早已仰视并心向往之,怎能如此熟悉地点出细节,激情洋溢地信手拈来?要知道每一个“是她”的背后都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呀!作者已经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和一往情深融入对“例”的分割和评议中,行文所至明显超出了同龄人的视域和高度,显示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这就是“善于‘分割’,精要用例”带来的魅力。然而文章用例的“分割”还未停止,作者又带领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幸福境界:
⑥问及人生,她回答:幸福是不需物质装点的平凡。
⑦早年的优越家境并未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在战火纷飞之际,在荒山养病之时,她才得以褪去第一才女的光环,真正地舒展身心。她在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瓶子上街打油买醋,她在香山小屋静心养病,独坐窗前写诗,偶与慕名来访的文人倾心交谈……那时的她最幸福。没有金钱名利的叨扰,没有趋炎附势者的相邀,生活变得平凡,幸福变得纯粹。没有光环的幸福,才最接近生活的原味。这,便是幸福。
这一次用例分割由前两次的横向转向纵向,从而在“人生”这一更高层面完整地展示林徽因的幸福观。仅用了短短的一百多字,就让“家境优越…第一才女…困居李庄”“上街打油买醋”“独坐窟前写诗”“慕名来访”等细节接连出现,绝非偶然,这是作者对“定向”人物“延伸了解…深度钻探”的结果。熟悉林微因的人们根据这些细节,就能述说一个个震撼力强的故事,再现一幕幕动人心弦的传奇。而这些细节的逐一亮出又并非出自随意铺排,而是经过精心筛选,都能与“幸福是不需物质装点的平凡”这一观点对接,定向性、逻辑性强。至此,“善于‘分割’,精要用例”的技艺再次大放异彩。
用例经过三次分割、论证,中心论点的亮出已呈水到渠成之势,请欣赏此文的“豹尾”:
⑧当我们仍在追问幸福的过程中被似是而非的答案迷失了方向,请驻足倾听,林徽因的声音正从心底传来:幸福是不平庸的平凡。
“驻足倾听”呼应开篇“停下,转身”,“倾听”谁的声音?一一林徽因!至此文章才将“她”的身份亮出,那“从心底传来的声音”——“幸福是不平庸的平凡”令人耳目一新,实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统领此文三个分论点的“帅”。至此全文构成“引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缜密严谨。作者让那“声音”“传来”即戛然而止,使人回昧无穷。
“精准对接,加强说理”是“善于‘分割’,精要用例”的关键所在。第③段在概述之后,通过“因为她懂得”一转,议论爱情的“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与幸福的辩证关系,运用的是因果论证法;第⑤段运用归纳法和表里分析法论述“追求理想”与“实现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第⑦段虽然细节较多,但由于作者采用夹叙夹议法,让“平凡…纯粹…‘光环”“原味”“金钱名利”“趋炎附势者”这些概念都从不同角度指向“人生幸福是什么”,所以材料与论点的对接度高,说服力强。
通过赏读范文《追问幸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议论文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是初中生的智慧选择。胜人一筹的“定向积累”是前提,贵在平时有意识的坚持;“善于‘分割”“精准对接”是面对考题时同时进行、互为影响的关键环节。“分割”后才能“对接”,“分割”的目的是“对接”;“对接”是“分割”的展开、提升;“分割”科学,“对接”易于展开,“对接”精准,“分割”才能落到实处,才有新意。此两项技艺的展示,表现在考场,功夫却是靠平时练得。 《中考作文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