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之随想作文
草之随想作文
文/吴悦琪[杭州学军中学高一]
又是一年冬天,春节已过,但春天似乎离我们还很远。从公园回来,路过一片草地。草地依旧是一片枯黄,仿佛是为了掩盖底下孕育的生命。草是再普通不过的生命,要不然人们怎会将民众喻为“草根”,将大众文化称为“草根文化”呢?但平凡并不是平庸,草,也有着令人尊敬的生命哲学。
初读《飘》时,妈妈对我说:“郝思嘉是一类人,他们的勇敢像石头,无论在什么时代,他们将永远是强者。而媚兰则是另一种人,她就是野草。”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何妈妈对媚兰的评价如此低,就像我不明白为何作者要设置这样一个温柔贤淑的理想式人物,难道仅仅是为了衬托郝思嘉吗?无论是战前战后,媚兰都远不如郝思嘉那样抢眼、能干。正如作者写“她是旧时代美好的影像”一样,她永远是那么娇小、温柔、善良,仿佛一生都将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中。这样的一个淑女,放到哪一个故事中,都是一个——也只能是一个——典范式的人物,而非旗帜式的。
有一次看《动物世界》,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只能看见零星的几棵大树,倒也生得枝繁叶茂。但震撼人心的,却是那草的海洋。你无法分清一株草,就像你无法在浪花中找出一滴水的身影。你只能看见,风吹过时,草儿纷纷向前向后倒去,形成一道道巨大的波浪。当狂风咆哮着掠过后,草又直了起来,依然昂头挺胸,恢复原先宁静的模样。
在暴风雨呼啸过后,草原上留下的,只有石头与草。
从灾难中幸存的,不只有强硬如石的人,更有野草般柔弱的人。媚兰便是这样,她从未改变自己的内心,却能从容地适应战争过后的世界。当旧时代的一切美好都随风逝去时,草又站直了,坚韧地迎来新的生活。
无数次翻阅《石头记》,总会不经意地略过第一回的传说,而对后面宝黛二人凄美浪漫的故事细细品味。对于“木石前盟”,只在脑海中依稀残留着儿时看连环画时的一点印象:宝玉是南石头化作的神瑛侍者,而黛玉则是一株绛珠仙草。但就是这么一丁点印象,却使我每次翻开书页时,便能感受到一种黛玉特有的气质。无论宝钗如何端庄温柔,湘云如何憨态可掬,其他女孩如何貌美如花,黛玉总能从其中脱颖而出,给我们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神韵。直到后来老师在课堂品读《红楼梦》时,淡淡提到了一句:“有些同学将林黛玉比作花,这不太妥帖吧?黛玉就是一株草,不是一朵花。”老师的活过去了,却引我陷入了沉思。原来这便是黛玉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魅力所在:她不是一朵妩媚的花,而是一株草,一株更具有生命气质的清纯脱俗的草。
春天是繁花似锦的季节,粉红的海棠,白色的梨花,金色的迎春花,更别提五彩缤纷的野花像调色盘似的绚烂夺目。但花看多了,难免让人有些浮躁,此时便需要一方安静的草地,给自己一杯清茶,沉淀思绪,问候人生的季风。花的开放是为了吸引蜂蝶,然后孕育、延续生命。而草似乎更带一点儿单纯与洒脱,它只为生而生,为绿而绿,只为爱而爱,为情而流泪。一株草会为了还泪而追至人间,这样的生命,足矣。这便是颦颦,冰雪聪明,情痴意重。
草,并非一个轻描淡写的生命。它也许渺小,也许平凡,但我却愿化作一株草,享受每一缕灵魂的清风,在茫茫草地间,坚韧地走出我的人生,葱绿如春。
如草人生
作者即景生发,借物抒怀,写的是草,咏叹的却是青春的感悟,生命的追求,可谓言为心声,真诚坦然。万物静思皆有得。就一次性而言,生命的可贵让每个人都希望活得精彩活得幸福,但如何精彩幸福却是见仁见智,各有所求。作者的“如草人生”乏所以打动我们,就在于她的感悟无不根基于自我生命的见闻观照:从柔弱而坚强的媚兰,到大草原上狂风吹不倒的野草;从清纯脱俗的绛珠仙草林黛玉,到繁花似锦时只为生而生为绿而绿、单纯而又洒脱的蔓蔓春草……丝丝缕缕,深深浅浅,都袒露着一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真实可信。
(耳一) 《草之随想作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7849.html
文/吴悦琪[杭州学军中学高一]
又是一年冬天,春节已过,但春天似乎离我们还很远。从公园回来,路过一片草地。草地依旧是一片枯黄,仿佛是为了掩盖底下孕育的生命。草是再普通不过的生命,要不然人们怎会将民众喻为“草根”,将大众文化称为“草根文化”呢?但平凡并不是平庸,草,也有着令人尊敬的生命哲学。
初读《飘》时,妈妈对我说:“郝思嘉是一类人,他们的勇敢像石头,无论在什么时代,他们将永远是强者。而媚兰则是另一种人,她就是野草。”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何妈妈对媚兰的评价如此低,就像我不明白为何作者要设置这样一个温柔贤淑的理想式人物,难道仅仅是为了衬托郝思嘉吗?无论是战前战后,媚兰都远不如郝思嘉那样抢眼、能干。正如作者写“她是旧时代美好的影像”一样,她永远是那么娇小、温柔、善良,仿佛一生都将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中。这样的一个淑女,放到哪一个故事中,都是一个——也只能是一个——典范式的人物,而非旗帜式的。
有一次看《动物世界》,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只能看见零星的几棵大树,倒也生得枝繁叶茂。但震撼人心的,却是那草的海洋。你无法分清一株草,就像你无法在浪花中找出一滴水的身影。你只能看见,风吹过时,草儿纷纷向前向后倒去,形成一道道巨大的波浪。当狂风咆哮着掠过后,草又直了起来,依然昂头挺胸,恢复原先宁静的模样。
在暴风雨呼啸过后,草原上留下的,只有石头与草。
从灾难中幸存的,不只有强硬如石的人,更有野草般柔弱的人。媚兰便是这样,她从未改变自己的内心,却能从容地适应战争过后的世界。当旧时代的一切美好都随风逝去时,草又站直了,坚韧地迎来新的生活。
无数次翻阅《石头记》,总会不经意地略过第一回的传说,而对后面宝黛二人凄美浪漫的故事细细品味。对于“木石前盟”,只在脑海中依稀残留着儿时看连环画时的一点印象:宝玉是南石头化作的神瑛侍者,而黛玉则是一株绛珠仙草。但就是这么一丁点印象,却使我每次翻开书页时,便能感受到一种黛玉特有的气质。无论宝钗如何端庄温柔,湘云如何憨态可掬,其他女孩如何貌美如花,黛玉总能从其中脱颖而出,给我们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神韵。直到后来老师在课堂品读《红楼梦》时,淡淡提到了一句:“有些同学将林黛玉比作花,这不太妥帖吧?黛玉就是一株草,不是一朵花。”老师的活过去了,却引我陷入了沉思。原来这便是黛玉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魅力所在:她不是一朵妩媚的花,而是一株草,一株更具有生命气质的清纯脱俗的草。
春天是繁花似锦的季节,粉红的海棠,白色的梨花,金色的迎春花,更别提五彩缤纷的野花像调色盘似的绚烂夺目。但花看多了,难免让人有些浮躁,此时便需要一方安静的草地,给自己一杯清茶,沉淀思绪,问候人生的季风。花的开放是为了吸引蜂蝶,然后孕育、延续生命。而草似乎更带一点儿单纯与洒脱,它只为生而生,为绿而绿,只为爱而爱,为情而流泪。一株草会为了还泪而追至人间,这样的生命,足矣。这便是颦颦,冰雪聪明,情痴意重。
草,并非一个轻描淡写的生命。它也许渺小,也许平凡,但我却愿化作一株草,享受每一缕灵魂的清风,在茫茫草地间,坚韧地走出我的人生,葱绿如春。
如草人生
作者即景生发,借物抒怀,写的是草,咏叹的却是青春的感悟,生命的追求,可谓言为心声,真诚坦然。万物静思皆有得。就一次性而言,生命的可贵让每个人都希望活得精彩活得幸福,但如何精彩幸福却是见仁见智,各有所求。作者的“如草人生”乏所以打动我们,就在于她的感悟无不根基于自我生命的见闻观照:从柔弱而坚强的媚兰,到大草原上狂风吹不倒的野草;从清纯脱俗的绛珠仙草林黛玉,到繁花似锦时只为生而生为绿而绿、单纯而又洒脱的蔓蔓春草……丝丝缕缕,深深浅浅,都袒露着一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真实可信。
(耳一) 《草之随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