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关于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等10余个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农业龙头企业,享受市高科园工业投资优惠政策;对新发展的浅海深水网箱,给予1万元贷款的1年财政贴息扶持;对农业新增保护地栽培项目,由区财政每亩补贴400元;对新建一定规模的茶园,由财政给予部分种苗款补助;对新上成龄奶牛3头以上的养殖户,由区财政按每头1万元贷款的1年贴息标准给予扶持;对新上成龄奶牛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按每头2万元贷款的1年贴息标准给予扶持。认真落实将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用于农地开发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政策,积极对上争取扶持资金,不断稳定和扩大“三农”投入资金来源。今年,全区计划扶持“三农”资金2102万元,目前已完成“三农”投入1089万元,增长428%。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多种渠道促增收
我区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38.1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6.7%。为加快转移步伐,区里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6名同志专门负责全区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各镇街道均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编制3人,具体负责组织劳动力转移工作;在村(居)一级设立了信息联络员,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分类进行了建档登记,为搞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了基础。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在区农广校、区职教中心等8个培训点,对农民工集中开展了劳动技能培训,已培训农民5000多人。同时,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展农民就地转移空间。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多人。积极组织劳务外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在巩固原有北京、上海等劳务输出点的基础上,又新开辟了青岛城阳、上海远洋运输2个劳务输出点,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1.2万人,其中新增市外劳务输出5500多人,南湖镇一次性就实现对上海劳务输出800人、对东营劳务输出1000人。
总之,今年以来,我区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农村二、三产业比重较低,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农民增收空间较小。二是全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较少,多数农民仍滞留在当地,就业渠道狭窄,增收步伐缓慢。三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镇、村级财政运转将更加困难,为农民增收服务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四是“两田制”清理整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个别村预收的土地承包费无资金退还等遗留问题较多,等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市委8号、区委9号文件精神,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力争全年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33元,增长6.8%。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深挖农民增收潜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继续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烟、果、桑、菜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抓好大棚蔬菜、茶叶、优质果品的发展,落实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栽培任务目标。年内争取新发展茶园2万亩,黄烟1.5万亩,桑园5000亩,果品1万亩。二是促进畜牧业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扩大奶牛、羊、兔等食草性动物养殖;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扶持发展畜牧专业户、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小区;进一步建立健全畜禽防疫体系,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年内力争实现牧业产值增长10%以上,使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2%以上。三是加快水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养殖结构,增加海参、大鲮鲆等名优品种养殖比重,年内力争实现水产品产量15.6万吨、产值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4%。
(二)围绕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借外力、激活力,围绕我区茶叶、果品、水产、畜牧等特色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年内力争新发展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15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3处。充分发挥茶叶协会、果品流通联合体、果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促进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年内建成“放心茶、放心菜、放心果”基地12万亩。
(三)围绕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再就业的能力。积极扶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劳动力密集型项目,拉长产业链,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商贸小区和城镇建设开发力度,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能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组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和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内争取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
(四)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抓好水库塘坝除险加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解困等重点工程,年内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10项,扩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治理土地1.5万亩。切实抓好林业生产,年内完成成片造林3.23万亩,育苗2265亩,绿化道路199公里。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年内完成农村公路硬化300公里,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围绕落实农村政策,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突出高价地、经济园林、设施栽培等重点,严格民主程序,严格政策规定,切实做到依法 《(×区政府)关于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865.html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多种渠道促增收
我区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38.1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6.7%。为加快转移步伐,区里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6名同志专门负责全区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各镇街道均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编制3人,具体负责组织劳动力转移工作;在村(居)一级设立了信息联络员,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分类进行了建档登记,为搞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了基础。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在区农广校、区职教中心等8个培训点,对农民工集中开展了劳动技能培训,已培训农民5000多人。同时,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展农民就地转移空间。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多人。积极组织劳务外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在巩固原有北京、上海等劳务输出点的基础上,又新开辟了青岛城阳、上海远洋运输2个劳务输出点,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1.2万人,其中新增市外劳务输出5500多人,南湖镇一次性就实现对上海劳务输出800人、对东营劳务输出1000人。
总之,今年以来,我区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农村二、三产业比重较低,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农民增收空间较小。二是全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较少,多数农民仍滞留在当地,就业渠道狭窄,增收步伐缓慢。三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镇、村级财政运转将更加困难,为农民增收服务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四是“两田制”清理整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个别村预收的土地承包费无资金退还等遗留问题较多,等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市委8号、区委9号文件精神,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力争全年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33元,增长6.8%。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深挖农民增收潜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继续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烟、果、桑、菜等高效经济作物,重点抓好大棚蔬菜、茶叶、优质果品的发展,落实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栽培任务目标。年内争取新发展茶园2万亩,黄烟1.5万亩,桑园5000亩,果品1万亩。二是促进畜牧业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扩大奶牛、羊、兔等食草性动物养殖;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扶持发展畜牧专业户、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小区;进一步建立健全畜禽防疫体系,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年内力争实现牧业产值增长10%以上,使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2%以上。三是加快水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养殖结构,增加海参、大鲮鲆等名优品种养殖比重,年内力争实现水产品产量15.6万吨、产值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4%。
(二)围绕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借外力、激活力,围绕我区茶叶、果品、水产、畜牧等特色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年内力争新发展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15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3处。充分发挥茶叶协会、果品流通联合体、果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促进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年内建成“放心茶、放心菜、放心果”基地12万亩。
(三)围绕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再就业的能力。积极扶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劳动力密集型项目,拉长产业链,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商贸小区和城镇建设开发力度,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能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组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和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内争取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
(四)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抓好水库塘坝除险加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解困等重点工程,年内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10项,扩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治理土地1.5万亩。切实抓好林业生产,年内完成成片造林3.23万亩,育苗2265亩,绿化道路199公里。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年内完成农村公路硬化300公里,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围绕落实农村政策,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突出高价地、经济园林、设施栽培等重点,严格民主程序,严格政策规定,切实做到依法 《(×区政府)关于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