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正文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推进自主创新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推进自主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作为主管人事人才的部门怎样为发展本地区服务,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推动本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将分析**创新人才的状况,并提出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措施。
一、自主创新人才的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推动自主创新的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人才队伍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推动了自主创新的发展。
1、人才总量有了新的增加,人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截止2003年底,按原人才统计口径,昆明地区的人才总量约为43万人,比1998年底净增加9万人,年均增5.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26万人,拥有两院院士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18名,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人员6589名,高技能人才约有7.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末**属及其以下人才队伍总量为18.7万人,比1998年增加4.8万人,年均增5.7。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03万人,比1998年增加3.0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0。
2、人才体制改革取得进展,人才活力增强。随着党政机构的多轮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阻碍人才作用发挥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消除,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较好发挥,人才对科技的贡献、专利申请量大大增加,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劳动合同制、聘用合同制等契约用人制度的建立,人才和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中主体地位不断落实,人才在流动中不断实现其价值。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拓宽业务,拓展服务,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人才的增量调节实现市场化,人才的存量调节也逐步实现市场化。
3、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投入,不断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大环境。2000年5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5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近6000名,其中引进博士70余人。2005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的意见》,进一步形成了党管人才、各单位重视人才、社会关注人才的良好局面,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氛围进一步形成。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同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2003年全市人口人才密度仅为7.4,这与沿海等发达地区尚有较大差距,也难以适应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少,2004年末,市属及其以下单位开展职称评聘的有13万个单位,但仅有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平均每单位仅有1.08人,而有职务资格的仅有11万余人,平均每单位仅有0.85人,许多单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非国有单位,每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平均还不到0.5人。
二是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少,低层次人才多。市属14万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高级职称人员5千余人,占4,初职和在岗未评聘专业技术人员为9.6万人,占68;事业单位人才密度相对较高,而直接关系自主创新的企业人才密度低。市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1,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仅为8.2;学历层次低,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以上研究生703人,占0.65,而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人员占44.2。
三是分布不够合理。专业技术人员中在事业单位的多,企业的少;从事教育卫生的多,从事工程技术的少;从事传统产业的多,从事高科技的少;从事科研的仅占0.13;从事农业技术的占总数的2.6。
四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还未形成;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缺乏新的突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还未建立;符合新形势的人才资本理念还需进一步树立。
二、加强自主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决定》和推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决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构建有利于资本聚集增值、人才聚集创业环境为载体,着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工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重要环节


,整体提升人才资源开发层次,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为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开发原则
1、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发展人才方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努力营造留住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创新人才素质,运用政策和开发项目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创业、创造、创新的条件和舞台。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重点抓好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同时,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以适应自主创新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3、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为促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目的,把创新人才开发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现代新昆明建设和自主创新对人才的需求。
4、坚持人才开发机制创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建设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市场建设,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双接轨的人才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三、推动自主创新人才开发的措施
自主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了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适应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需要,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尊重创新劳动的良好氛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复杂劳动由于包含更多的知识、技术,能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新人才的创新劳动,就是一种复杂劳动。他们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等,成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价值与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地提升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要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我们首先要端正对创新劳动的认识、形成尊重创新劳动、尊重创新知识、尊重创新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创造性。
(二)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培训体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基础。培养创新人才,既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遇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事物不断进行思辨并力图创新的意识能力。为此,应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教育体系,使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被激发出来。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之中。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要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理论、新信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累计不得少于12天。在继续教育中,要突出重点,特别注意抓好工、农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培训,不断增长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积极吸引创新人才和智力。当前,**人才总量少,高层次人才比重低,特别是创新人才紧缺,已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引进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积极发展自主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是要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和用人环境。要尽快通过修改完善创新2000年出台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意见,形成有利于吸引创新人才的大环境。要通过加快科技园的建设,加快科研院所建设,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站等的建设,搭建吸纳创新人才的平台,为创新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和良好的条件。
二是要通过加强与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与珠江三角地区人才合作、构建培育研究生实习基地等方式,吸引自主创新人才加盟昆明创业。要拓展国际人才合作渠道,促进我市对国外人才的引进和使用。
三是要走引才和引智相结合的路子,拓宽引进创新人才的路子和方法。紧紧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以项目为基础,以促进自主创新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引进人才、引进智力,提升我市自主创新的水平和层次。
四是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创新人才招聘活动,集聚吸引各类创新人才。要通过发展“猎头”业务,为自主创新寻找高层次关键人才。
(四)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用人机制十分重要。能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要在用人机制中引入竞争,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要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为此,一是要深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聘用合同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落实用人单位和人才的择业择人自主权;二是要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实行职称评审和聘用分开。试行取消职称的试点,由单位根据其能力直接聘用职务;三是要建立科学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主要应由社会和业内认可,要把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人才是否优秀的重要依据。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实绩,对那些有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在自主创新中做出成绩的要打破惯例,及时破格评聘技术职称。
(五)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促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建立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为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明确了方向。要通过体制创新,大力激励人们的创新活动,保护人们因创新活动获取的收益,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和活力竞相互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中,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委关于加强人才的决定,进一步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探索体现科技人才价值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政策,让他们先富、快富,激励创新人才,为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做贡献。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推进自主创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3909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查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