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内容提要] 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环境因素分为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是指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所共同享有的环境,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较小。非共享环境是指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分享的环境,它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以外的同伴、教师与生活事件等非共享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上升。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教师也许是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影响可能对青少年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一些独特、具体的生活事件能够引起青少年心理生理反应进而影响青少年的人格与心理健康。上述家庭之外的非共享环境因素只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中的社会环境因素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这些因素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持续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环境因素,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人格发展。
行为遗传学家一般采用两项基础研究设计,即双生子研究和抚养研究来评估遗传和环境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遗传影响人格的观点最有力、最一致的证据来自双生子研究。但是,用双生子来研究遗传对人格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这类研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双生子有相同的成长环境。双生子虽然在看似相同的环境下长大,甚至穿戴相同,但他们可能参加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朋友,对父母的关爱有不同的感受等等。因此,虽然双生子在同一家庭中生活,但因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人格仍可能存在着差异。行为遗传学家把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环境因素分为两个部分,即共享环境(sharedenvironment)和非共享环境(nonsharedenvironment)。
一、共享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较小
共享环境是指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所共同享有的环境,如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教养方式、父母的教育程度与社会地位以及周边环境等。这些因素为家庭成员共同分享,对他们在人格特征、行为方式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较小。我们有时会发现,在同一家庭环境和气氛下长大的孩子,会具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如同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自闭、攻击等人格特征;同在体贴、温暖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成熟、独立、友好等人格特征;同在一个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内向、孤僻、偏执等人格特征,或存在某些心理障碍。于是,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之所以具有这些相同的人格特征或行为方式,完全是因为共享环境因素造成的,其实不然。
Plomin等人认为,共享环境一般不会造成家庭成员在人格特质、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等方面的相似性(Plomin,R。,& Daniels,D。Whyarechildreninthesamefamilysodifferentfromoneanother? 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1987,10,1-16)。共享环境虽然为孩子获得某种体验与人生阅历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但是,这些体验并非都与孩子所处的共享环境相联系。Scarr认为,共享环境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影响不大,是因为共享环境的影响是非线性的(nonlinear)(Scarr,S。Developmentaltheoriesforthe1990s: Developmentandindividualdifferences。ChildDevelopment,1992,63,1-19)。心理学家还发现,有些父母离异或父母死亡较早的孩子,在其成人后容易产生抑郁或焦虑等心理现象。这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丧失父母似乎是造成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相似的一种特定的共享环境因素。事实上,子女对父母离异或死亡的感受和体验是有所不同的,这就不能归于共享环境因素了。一项名为非共享环境与青少年发展(NonsharedEnvironmentandAdolescentDevelopment,简称NEAD)的研究着重考察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发现青少年的非共享经历与其反社会行为、抑郁等问题行为有高相关([美]LawrenceA。Pervin,OliverP。John著,黄希庭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340页)。
二、非共享环境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非共享环境是指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分享的环境。例如,兄弟姐妹出生的顺序、年龄分布、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受父母的宠爱程度等,这些因素即使对于同一家庭的成员来说总是互不相同的,或者说不为家庭成员所共同享有。关于出生顺序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
注。一般认为,长子(女)在次子(女)未出生之前,接受了像独生子女那样的待遇;然后次子(女)的出生,又被给予一定的权威和责任,容易形成慎重、自尊、细心、现实、协调等特征。而小子(女)由于受到双亲、哥哥(姐姐)的溺爱、放任、袒护等,容易形成依赖性重、独立性差、幼稚、任性或腼腆、胆小、悲观等特征。
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非共享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人格个体差异的变化。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同卵双生子在人格自陈量表的得分中,遗传通常可以解释40%的变异,共享环境为0,非共享环境加上测量误差负责解释 60%的变异。这类量表一般至少有80%的一致性,这意味着约20%的变异可归于测量误差。因此,除这些误差外非共享环境造成了40%的变异([美]LawrenceA。Pervin,OliverP。John著,黄希庭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340页)。行为遗传学一项引人注意的研究表明:同一个家庭子女们在家庭内外所获得的独特经验,远比在同一家庭所拥有的共同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更为重要([美]Lawrence。A。Pervin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182页)。正是这些独特的非共享环境,而不是家庭中的共享环境,使同一家庭中的孩子们彼此不同。同一家庭的孩子受父母宠爱程度的不同也会导致人格上的差异。父母往往会说对所有孩子的抚养都是相同的,而孩子们往往认为父母给他们的照料和培养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不同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有不同的知觉和体验。Daniels用自己修订的人格测量量表,对同一家庭的同胞兄弟和姐妹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获得更多母爱的孩子更容易社会化,人格发展得更健康(DanielsD。Differentialexperiencesofsiblingsinthesamefamilyaspredictorsofadolescentsiblingpersonalitydifferenc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6,51,339-346)。Dunn等人在同胞子女行为问题的差异研究中,发现获得更多母爱的孩子很少表现出焦虑、神经质等不良症状(Dunn,J。,Stocker,C。,& Plomin,R。Nonsharedexperienceswithinthefamily: Correlatesofbehavioralproblemsinmiddlechildhood。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1990,2,113-126)。“母爱”这个概念并不是新的,这些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把影响人格发展的母爱作为非共享环境因素来理解,并且把焦点集中在家庭内部的母爱差异上。
值得注意的是,非共享环境并不仅仅限于家庭内部环境。当人们开始步入社会时,家庭之外的环境更有可能成为非共享环境的因素。例如,同伴、教师、邻居,或从更广的意义讲,孩子个人经历的生活事件等都属于非共享环境的范畴,这些因素比家庭内部因素对当今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整个二十世纪,家庭的社会地位与人格发展的相关性在下降。随着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不断攀升,共享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下降,而家庭以外的非共享环境影响在上升。
三、家庭之外的非共享环境与青少年人格发展
1.同伴与青少年人格发展
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的社会交往日益扩大,即使是来自同一家庭中的孩子,其交往对象也可能不同。除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之外,与青少年交往最多的可能是同伴,包括学校的同学、邻居的小孩、团体中的成员等。孩子的同伴群体对孩子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J。R。Harris综述了大量研究资料,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陈会昌等:《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心理科学》1998年第3期,第264-265页)。他认为对孩子人格留下明显而长远影响的环境是他们与同伴的非共享环境。
社会文化的传递也主要是通过群体,而不是由家庭单独完成的。没有亲密的同伴,孩子可能表现出很多的适应不良,同伴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与人格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伴可以成为青少年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与具有攻击性人格特征的同伴交往,则青少年容易形成反社会性的人格;与具有利己行为的同伴交往,青少年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特点;与团结互助的同伴交往,青少年则可能较多地发展合作与助人的特点;与慷慨大方的同伴交往,青少年则会不知不觉之中学习和发展这种大方的特征。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青少年逐渐学会克制与忍让,学会合作与竞争;他们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独立性日益增加。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看, 同伴是孩子行为强化的源泉。孩子的某些行为如受到同伴的鼓励或赞赏,则他倾向于保持这种行为;如遭受反对,则这种行为可能消退。
孩子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受到同伴的影响。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生活中某些人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作“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对于孩子来说,在学龄前阶段,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到小学阶段,教师开始发挥可能超过家长的影响力;从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同伴的影响力明显增强。青少年从同伴那里接受信息,同伴那里获得同龄人对生活、对社会、对人、对事的看法或态度;从同伴或同伴群体中获得反馈,感受别人和社会对他的看法与期望,从而促进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发展,这也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伴关系对孩子人格健康的影响不仅限于青少年阶段,即使是他们到了成年阶段,同事或好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教师与青少年人格发展
来自同一家庭的孩子,可能上不同的学校,或上相同的学校而遇见不同的老师。因此,教师也可被看成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非共享环境因素。
教师也许是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影响可能对青少年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往往是青少年崇敬的对象与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为人。他们观察和模仿教师的举止、言行、态度,教师的思想、信念,对事对人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当教师尊重青少年、平等对待青少年,满足青少年尊重的需要后,青少年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获得真实和坦率,更能表现自己,更自然地与人相处。我国研究人员曾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在中学生中进行过调查,排在前十位的条件是:热情、耐心;因材施教;公正、不偏心;学识渊博;方法;态度;关心学生;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关注学生兴趣。在一项以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人们发现,三国青少年都把教师“理解青少年”、“待人公平”、“和蔼可亲”、“乐于言谈”这四项条件排在了前面(郭亨杰:《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473页)。因此,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
教师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也会对青少年的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民主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和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自信、自尊、诚实、情绪稳定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权威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斥责和训斥较多。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暴躁、易怒、攻击他人等不良的人格特征。而具有放任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漠不关心,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不参加学生的活动。这种教育管理方式极易使学生形成冷漠、孤僻、不合群、缺乏感情等人格特征。相比而言,在上述三类教育管理方式中,民主型的教育管理方式效果最好。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民主型的教育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当然,其他两种教育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也不是没有一点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是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3.生活事件与青少年人格发展
生活事件指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变故或问题。其中,有些事件对于即使来自同一家庭中的孩子来说也是唯一的、独特的,即使是同一生活事件,不同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相应地就会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心理反应。Baltes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人格的发展更多地受到对于个体来说唯一的、独特的事件即非标准性生活事件(nonnormativelifeevents)的影响(Baltes,P。B。,Reese,H。W。,& Lipsitt,L。P。Life-spandevelopmentalpsychology。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80,31,65-110)。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一些独特、具体的生活事件能够引起青少年心理生理反应进而影响青少年的人格与心理健康。丁新华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学生具体生活事件和抑郁状况的关系(丁新华等 《浅谈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